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穷问题包括客观贫穷与主观贫穷两个层面.21世纪以来台湾不论是客观贫穷还是主观贫穷均呈现扩大化趋势.客观贫穷扩大化与台湾人口高龄化加速以及身心障碍者增多有关,更重要的是宏观经济状况恶化和收入差距扩大加剧.而台湾主观贫穷感受的增强则表明台湾民众消费期望和收入状况严重不符.造成这种不符的原因既有总体经济层面的原因,如房价过高、薪资停滞、贫富差距增大等,也有传统消费习惯的路径依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费市场高端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贫穷的画家     
蜗牛,你是一位贫穷的画家。 你一直想画一幅好画,可是你没有手,怎么画?你只能用粘液画出一条条银色的横条。蜗牛,你每天都背着沉重的屋子,四处流浪,困了就睡进屋里,每天都这样坚持着,你不怕累吗?  相似文献   

3.
玲珑 《人生与伴侣》2009,(11):56-56
那时候,他就是文章里写的那种“最后一个去食堂”的男生。因为他穷,最后一个去,可以只要两个馒头,偶尔要一份最廉价的菜,而不用去承受同学诧异或同情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李开复 《社区》2010,(35):52-52
来哥伦比亚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刚走进自己的宿舍.就看到一个棕发碧眼的男孩冲我微笑,“嗨,我叫拉斯,把东西放在这里吧。”他就是我的室友拉斯,我们后来住在一起整整两年半。  相似文献   

5.
韩国总统李明博,出生在一个极其贫穷的家庭里。年少的时候,一家人时常居无定所,有一段时间,他们甚至与乞丐为伍。尽管全家人拼命干活,但他们仍然要为一日三餐而担心。为了填饱肚子.他们不得不以别人不屑一顾的酒渣为主食。每次吃完酒渣后,李明博总是满脸通红,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特征是物质文明在膨胀中失衡 ,精神文明在混乱中平庸。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反差造成了人们心理对物质严重的不平衡。在物质和精神的贫穷中人们的心理不仅承受了比以往更多的压力 ,也充满了更多的渴望。当压力和渴望的对抗普遍呈现反向运转并导致战略断裂的时候 ,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系统某些重要环节的缺失便成了当今世界邪教得以滋生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特征是物质文明在膨胀中失衡,精神文明在混乱中平庸。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反差造成了人们心理对物质严重的不平衡,在物质和精神的贫穷中人们的心理不仅承受了比以往更多的压力,也充满了更多的渴望。当压力和渴望的对抗普遍呈现反向运转并导致战略断裂的时候,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系统某些重要环节的缺失便成了当今世界邪教得以滋生的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的困扰,迫切需要加深对贫穷问题的研究。对柯象峰关于中国贫穷问题的主要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贫穷问题是由物质、生物、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并且具有循环性,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的社会问题,后果严重。因此,贫穷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主要包括积极的贫穷预防和消极的贫穷救济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论16、17世纪英国理性的贫穷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6、1 7世纪英国对待贫穷问题的态度一直受到各类“左”派史学家的严厉批评。本文通过分析英国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实情 ,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评价。认为 1 6、 1 7世纪英国有关贫穷问题的新思想、新观念是一份内容丰富的思想遗产 ,决非“冷酷无情”一类片面之词所能涵盖。它所提倡的自助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理性主义态度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贫穷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分析应对方式、控制点、成就动机、自尊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对贫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影响;同时对今后贫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两个孩子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一个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而另一个父亲只是一个泥瓦匠。  相似文献   

13.
西欧国家在近代一举超越经济和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国。原因是在大变革时代,王权专制下分裂的西欧为经济和科学上革命性创新的出现提供了更多机会。西欧分裂而中国保持统一的原因在于古代经济水平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教权差异。中国在发达农业的支持下很早实现了中央集权式统一。由于缺乏适合多雨气候和粘质土壤的耕作技术,古代西欧经济严重落后,无力建立中央集权大国;贫穷愚昧还助长了罗马教会的教权,使西欧在经济发展以后仍然不能统一。经济发展水平和宗教对统一的影响还解释了其他地区的统一或分裂。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战争、自然灾害、不平等条约与世界经济危机等国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中国失业问题愈来愈严重,失业者遍及全国各行各业,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尤以贫穷最为突出。失业群体在穷困的折磨下,有的家庭破裂,有的选择自杀,这些行为威胁到了国家的统治秩序。  相似文献   

15.
社会形态决定宗教的形态,这是哲学上抽象的原则,缺乏具体说明。分存原则和共存原则乃为宗教不同形态的滋生提供了不同的土壤,从而显示出东西宗教形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莱泽因的生命历程政策模型分析美国和瑞典的贫穷动态与社会政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笔者发现两国公民生命历程中的贫穷与本国的社会政策有直接关系。瑞典公民的生命历程被政策建构的程度较深;而美国社会则出现分化,下层阶级的生命历程制度化程度很深,而上层阶级则基本不受政策影响。两国的福利改革对于贫穷动态也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福利政策对于生命历程中贫穷的建构作用需要综合考虑,不可忽略它在不同国家和阶层的不同表现以及它随改革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7.
山上忆良创作的《贫穷问答歌》是《万叶集》中唯一的一首反映贫苦人民生活的咏贫诗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通过分析作品本身的深刻内涵,并结合山上忆良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解读出《贫穷问答歌》这篇和歌的思想性。同时与中国相关古代文学作品作了比较,找出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山上忆良运用质朴平实的笔墨,倾诉人民饥寒之苦,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状态。其思想的深刻性在日本诗史上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发现诸多已有概念或理论对于描述个体与金钱相关的认知和情绪上的差异存在不足,如心理资源、心理资本、精神贫困、主观贫困、稀缺理论、金钱态度和物质主义。通过对话生命史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与过度补偿,该研究提出"贫穷感"这一综合性概念。"贫穷感"是个体与金钱相关的、相对稳定的内心感受,包含不安全感、焦虑感、厌恶感、不满足感和金钱关注五维度。贫穷感高的个体为了避免失去金钱或追求获取更多金钱而甘冒风险。贫穷感量表的编制、贫穷感与风险偏好、损失厌恶、社会比较和跨期决策等相关研究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起惊天命案:5年前的一个黑夜。26岁的海南小伙陈亚军被8名同乡殴打致死并埋尸荒坡。多日后。认为儿子出车祸的母亲却在荒野一土坑里刨出开始腐烂的儿子尸体。当地警方接到报警后经过一个月的侦查,4个杀人嫌犯被警方抓获。然而几个月后。几个嫌疑人又相继被释放回家,加上原始侦查材料莫名丢失,杀人嫌犯逍遥法外。  相似文献   

20.
王海玲小说创作关注的是小人物平淡的生活,但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往往能达到陌生化的效果.她的中篇小说<承蒙错爱>通过方言变异﹑修辞格﹑言语表达和思想表达等文体技巧,揭示出农民工抵抗贫穷的方式应该是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