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世纪的史学史应该怎样发展,这里提出三条思路,一是对传统史学的总结,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史学史应当重视文献目录学,但显然又不能局限在那样的范围内讨论中国史学史的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史学史研究已经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西方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西方史学传入并影响中国,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世纪初,民国时期,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同时期,传入的内容各有不同,传播的途径、宗旨和目的及其表现出的总体特征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新资料的刊布促使研究工作呈现出持续进步的态势,研究者的兴趣点更为广泛,以及研究理念和学科建设引起了学界的思考,这些是21世纪最初13年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趋势。目前中国古代史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第一,研究工作多致力于对古代历史的重建,而对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理论问题着意有限。第二,由于缺乏问题意识,出现了研究工作立意有限的情形。第三,学术评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开展。第四,对新资料的使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第五,在电子技术的背景下,提升研究者史识的紧迫性得到凸显。在未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我们需要打通不同研究领域的壁垒,思考学术研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更多地关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从而促进中国古代史研究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陈寅恪先生早年赴海外求学时期即师从兰曼、吕德斯等西方史学大家,他回国后所撰写的多部著作里面虽很少明确提及西方史学理论,但其中却蕴涵着西方史学理论之精华。文章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评述陈先生治史中西方史学理论方法的运用,同时也力图揭示其史学中的西学渊源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深入研究20世纪中国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和评价20世纪中国史学,目的是为了发展21世纪中国史学.研究得深入,评价得恰当,是发展21世纪中国史学的学术前提之一.古人云:"彰往而察来."把过去看清楚了,对未来的目标就更加明确,更加有信心.这里,就有关研究和评价20世纪中国史学的问题,讲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西方史学传统对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作为史学分支的一门,需要不断借鉴西方史学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成果,来展现新闻传播史的原貌和全景。新闻传播史研究需要继承西方史学的三大传统,具备社会文化史的视野,政治军事史的热情,神话史学的信仰和勇气,以及年鉴学派的时间概念,世界体系的空间概念,后现代史学的批判眼光。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客观主义史学支配着西方史坛,其特征是主张客观的研究、崇尚史料、轻视理论、不作价值判断等,它对近代西方史学的发展和繁荣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客观主义史学在某些方面却违背了历史科学的性质和历史研究的实践,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从20年代到90年代,取得了三次突破性的进展,在新闻传播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中国新闻史已经成为了基础扎实,发展稳定的学科.本文对近几年学术界的媒介史研究、报人新闻活动以及思想、媒介经营与管理方面、新闻史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对21世纪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概况进行一次扫描.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知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的中国史学复兴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目标 :首先是实现历史观的创新 ,研究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历史 ,从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各个领域全面认识历史 ;其次是在新的历史观指导下实现史学理论知识来源的开放式 ,研究者队伍不断扩大 ,专史研究的综合性和史学功能的多样性等史学理论知识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临近世纪之交,又一个巨大的时间纪元转换,迫使人们愈来愈自觉地把目光投向21世纪。无论是政界要员、学界巨擘,还是普通上班族抑或市井百姓,对于新世纪里各自的前景和重心无不作出相应的判断、思考和设计。一贯以鉴往知来为传统的历史学科,同样面临这一时代课题。从上一个世纪史学发展与演变及其对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的关注,史学研究的现代性,以及新世纪中国文化建构与史学功能的关系等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11.
从古希腊时代到18世纪,博学好古研究以不同于历史学、以过去事实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而存在。它的专题论述、系统分析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方法,增进关于过去的知识、力求博学的研究目的,将其与按事件顺序叙述历史事件,重视政治、军事,关注当代,以道德垂鉴为目的的传统历史学区分开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独立发展过程中,从一开始博学好古者就与哲学家联系紧密,从文艺复兴晚期起又与自然科学家亲近。因此,博学好古研究较早地接受了新兴的近代科学精神的洗礼。18世纪,博学好古研究与历史学走到了一起,开始了融合过程。两个学科的融合标志着西方近代新史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科学史学在中国有着长足的发展并日趋成熟,这主要表现为:科学史学正经历着"再建制化"、其国际影响力和地位迅速上升、科学史学出版物的日渐繁荣和科学史学研究上呈现出新特点和新趋势。同时,这一时期在中国科学史学自身和外部还存在诸多发展上的难题,如学科定位不尽合理、学科规范尚待加强、研究领域不够平衡、研究水平亟待提升等。这需要科学史学界联合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调整其学科定位,促进学科互动;跟踪国际前沿,拓展其研究领域;加强学科建设,规范其人才培养;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其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形而上("道")和形而下("器")之矛盾,是数码游戏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它表现在游戏产品哲学化和实用化的不同要求、游戏观念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不同定位、游戏开发文化与技术的不同约束等方面。21世纪西方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 :发展目标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 ;发展内容是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发展策略是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为特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码游戏是传统艺术、游戏活动和信息科技等要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彼此结合的产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诸多新的研究课题。近年来,西方学者试图从历史渊源、外部联系和内部分类等角度为数码游戏寻找恰当定位,其理论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中国国情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现代外国哲学的研究 ;必须加强对分支应用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交通自古,文缘恒久。一部中印文化交流史,堪称人类跨文化交流的典范。进入现代,中印文化交流愈发交光互影,迈进全新里程;两国关系,虽然发生过不愉快,而且其影响至今仍未彻底消弥,但也只属于“百分之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先后于2005年、2006年成功访印,建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上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件标志性的事情,是印度经济学家、商务部长兰密施于2005年出版的Making Sense of Chindia: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一书,随即在印度及国际社会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Chindia一词成了热点关键词。今年四月下旬,为落实巩固胡主席访印成果,推动中印关系新发展,深圳大学和中国南亚学会联合召开“中国印度关系国际研讨会”与“2007中国南亚学会年会”。来自印度、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欢聚深圳,围绕“胡锦涛主席访印后的中印关系”、“CHINDIA的内涵及反响”、“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是一次中印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盛会。在此,我们特向广大读者推荐三篇文章: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的《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Indiaan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著名美籍华裔印度学家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和北京大学教授尚会鹏的《文明整合与CHINDIA》。《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一文,表达了一位印度资深高级外交官对当下中印关系的积极评价和未来前景的乐观展望,充满睿智、殷切和对中印两国人民深深的爱。谭中的文章,凝聚着他和他的父亲——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谭云山先生两代人的中印情结,浓烈而深沉。尚会鹏教授则用CHINDIA/中印大同分层次的观点来阐述其阶段性,同时对中印文明整合催生世界新文明给予了肯定的判断和热切的期盼。  相似文献   

18.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其对华报道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通过EBSCO数据库,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法对新世纪初西方主流媒体的代表《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的对华报道进行关注度、内容和倾向性分析,可揭示西方的中国国家形象变化曲线及变化原因,利于探索媒体语篇、意识形态和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世纪中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呈渐趋加强的态势。到世纪末 ,可以说已蔚成风气。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 ,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积极成果 ,以创造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