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客体语,体态语和副语言三个层面分析非语言交际在电视剧《黎明之前》中角色塑造中的作用。客体语为故事的发展提供时代背景,而一些道具物品成为剧中人物的标记性声色。身势语是个人心理活动的暗示,在特定的情境下对话语交际起到了丰富、强化甚至逆反的作用。《黎明之前》的台词量明显少于同时期的一般电视剧,非语言信息的应用为该剧带来浓重的艺术特质,增强了该剧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2.
<战国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比如,运用氛围渲染烘托人物;运用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运用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等等.可以说,<战国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为后世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技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2010年新版电视剧《水浒传》成功地为经典名著中性格各异的重要人物形象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绎。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新版电视剧采取了与传统艺术特质艺术一致而又在人物形象表现手法上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创新,丰富了人物内心世界,拓展了人物形象艺术世界,体现出新版电视剧独具匠心的改编艺术。  相似文献   

4.
《黄河大合唱》歌颂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和抗日战争,成功塑造了勇敢者、劳动者、受难者、战斗者诸多音乐形象。本文从音乐角度出发,分析了作者多侧面塑造人物形象、展示历史画面的高超手法,揭示出60多年来该曲之所以广受欢迎、家喻户晓、在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高希希导演执导的<新三国>在荧幕网络再一次掀起三国热, 观众争论褒贬不一.且不论其影视创作如何,三国故事的回归对笔者倒有不少感发.  相似文献   

6.
北大汉简《妄稽》是一篇以西汉士人家庭伦理关系及内部矛盾为叙事题材的俗赋,篇幅宏大,情节起伏跌宕。作者主要运用丑化描写、对比映衬、设置戏剧化冲突等多种手段,成功塑造了妄稽这一“妒妇”典型,这说明汉代文学叙事写人的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妄稽形象的塑造,还肩负了汉代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使命,而其最后病死的悲惨结局,使她彻底完成了这一使命。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妄稽这一形象的出现具有重要而又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池莉近期小说与以往小说进行比较 ,较深入地分析了她近期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用心用力 ,即注重刻划人物的复杂化性格 ,注重抒写人物的心态心绪 ,礼赞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人群。作者认为 ,池莉近期小说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她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的不屈不挠活着的小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百合花>在人物刻画上,运用了略貌传神与外象显心的和谐统一.用淡淡的笔触,简洁地写出了人物的面影外形,将现实生活中可揭示本质的、独特新颖的情节进行高度的艺术加工,着重突出人物的情致神韵、心态品质,流露出一种由友情、爱情、军民鱼水情构成的浓浓的情意.在这种用淡笔营造浓情的构思下,用简洁传神的语言塑造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中所呈现诗词歌赋,更是锦上添花,集古典诗艺之大成,一向为人们所称道.《红楼梦》中的诗词本身既是完整的作品,同时又是小说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对人物塑造、情节推进、环境渲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红楼梦诗词对人物性格、命运结局出发,着力解读诗词以阐述它对人物形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国演义》塑造和刻画典型人物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实际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吻合,形成了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矛盾,给作者的创作本意与人物性格、典型意义等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尴尬。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尴尬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读懂这部世界名著。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老渔民捕鱼的冒险经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把作者一生所赞美和推荐的硬汉形象及人文精神提到了哲理的高度,文章分析了这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现实及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通过描写老渔民捕鱼的冒险经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把作者一生所赞美和推荐的硬汉形象及人文精神提到了哲理的高度,文章分析了这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现实及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玛拉沁夫前期小说塑造了许多新人形象。热爱自己的民族,珍惜新生活,勇敢坚强,乐观开朗,无私奉献是他们性格的共同特征。玛拉沁夫不是用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来刻划人物性格,而是注重在情感空间和人物心灵空间的拓展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其小说具有一种浓郁的抒情风格,人物也变得更加丰满和立体化,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莫言几乎所有的短、中、长篇小说中,都有一些性格鲜明、形象丰满,却又卓尔不群的女性人物形象。与莫言小说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对现实的显性批评与隐性讽喻和他的内部二元对立、多元共生、众语喧哗的"莫言体"小说叙述风格相对应,莫言塑造了一系列极具文学史颠覆性的女性形象,这些人物在小说叙事中多处于"被压抑者"的地位,是制度弊端、民族矛盾、阶级压迫、文化陋习和性别歧视语境下"被压抑的""第二性"。她们所处时代社会环境不同、身份地位外貌各异,多是某种时代悲剧、某种制度弊端或情感压抑的"被牺牲者"和悲剧命运的苦难承受者。但是,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这些女性人物都在进行着令人讶异的精神觉醒和"行为革命",她们以"人"的最朴素的对"生"的向往、对"自我"生命主体性的追求、对"爱情"的最简单纯粹的渴望,或者因为某种物质诱惑或情感责任的驱动,被动地在环境的催逼下完成了精神层面的"自我觉醒"。她们顽强抗争、自我解放,以或坚毅、或叛逆、或自由、或奔放、或快活的女性形象对"压迫性"的外在环境进行或喜或悲、亦弱亦强的冲击与嘲讽。她们的最终命运与结局不一,但都体现了作家莫言试图借助"女性"这一性别视角解构历史、描画时代精神、批评社会弊病和表达人文关怀的叙事意图。同时,莫言的这种叙事努力也为当代文学的人物图谱增加了诸多新的、个性鲜明、形象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试论《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中的次要人物沙僧也是一个具有个性的艺术典型。本文立足于取经队伍整体,在各主要形象的对照与联系中,通过内部矛盾的演化过程把握沙僧性格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发展,并从作者叙写人物的艺术空白入手,试揭示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潜伏>剧创造了收视热潮,获得很大的成功.除去谍战剧的常规手法,如化名、绑架、暗杀、偷情报等,该剧巧妙地演绎精密的语言,使剧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电视剧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宗教对我国的文学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佛教禅宗和道教的教义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文人的作用入手 ,分析了这两种宗教对《天龙八部》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诸葛亮用关羽守荆州和用马谡守街亭两次重大的决策失误及其所导致的致命后果,阐述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潜伏》的台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练透彻、幽默机智,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会话合作原则,从人物对白本身着手,探讨出《潜伏》语言中的会话含义,并从修辞的视角,品味该剧语言的独特魅力,深化人们对该剧的欣赏与领悟,为戏剧评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观众对电视剧的审美接受主要是通过对电视剧的艺术形象的认识和感受来完成的。电视剧作为一种再现性的艺术形态,其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电视剧的成败。由于生活本身的大部分是平淡的,因此电视剧在表现现实生活时,就要富有刺激性和浪漫性,也就是电视剧要通过曲折的情节和浪漫的情怀,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而完成电视剧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