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居民收入增加,信贷消费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居民消费水平处于长级储备期;城乡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消费制度改革迫使居民将储蓄作为最钟情的投资方式;消费领域信用水平低下,价格心理预期走低,使居民即期消费下降;高收入阶层消费饱和,投资渠道不畅,货币沉淀于长期储蓄。因此,消化这些巨额资金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直接投资;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尽快建立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调整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转化高收入群体的长期储蓄为有效购买力;加大规范市场秩序力度,提高消费领域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2.
影响民间储蓄自觉转化为投资的因素是居民储蓄所有者结构、民间储蓄的潜在用途结构、居民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和消费预期,以及金融机构对普通市民投资消费的支持力度.政府应采取切实的措施,架起由货币市场通向资本市场的桥梁,积极引导居民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3.
利率下调 ,储蓄存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投资渠道单一 ,存款实际利率较高 ,消费需求受到制约 ,居民的储蓄倾向加强  相似文献   

4.
制度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有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制度原因是 :宏观调控乏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低效率的企业制度阻碍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经济转型中制度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健全 ,导致居民诸多不安全感 ,进而产生畸形的储蓄倾向 ,减少了即期消费需求 ;金融保险制度对居民投资需求的激励不够 ;法律对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力抑制着居民有效需求的增长。制度创新是扩大有效需求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影响河南省城乡居民储蓄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物价水平、房地产投资情况、金融投资情况、预防性动机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河南省城镇居民储蓄额和农村居民储蓄额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测度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序,得出了相应的模型。从模型来看,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居民储蓄,促进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转化,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不能单纯依赖利率政策,完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和完善投资市场。  相似文献   

6.
英语专业的中职生小林毕业后在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做前台服务员,细心的她发现每天前来咨询课程的家长络绎不绝,电话铃也总是响个不停。小林想,既然少儿培训机构的业务这么兴旺,那么与之互补的儿童读物市场也一定存在着大商机。此后,小林开始关注儿童读物市场,用心搜索相关的信息。据小林了解,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城市家庭教育占家庭消费的65.5%,有56.5%的家长把教育投资列在首位;另一项调查显示,20.2%的居民储蓄动机是攒教育费,这项存款稳居居民储蓄动机的首位。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儿童教育市场的延伸项目——儿童读物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是创业者不错的选择,于是小林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  相似文献   

7.
居民储蓄是国民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过高的储蓄,必然伴随着投资或消费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国民生产总值、利率水平、政府政策以及居民收入差距对储蓄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针对我国偏高的居民储蓄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央银行今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运行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居民储蓄存款超常增长值得关注。主要表现为:企业存款明显增加,居民储蓄继续快速增长,存款和储蓄今年l一7月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并且有迹象表明,居民储蓄增长速度还有继续加快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自1996年以来,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呈明显不足且有下降态势。社会失业率增高,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较少甚至降低,导致全社会购买力萎缩;储蓄过度膨胀使居民消费份额减少;居民个体微观生活心理环境恶化,家庭预期消费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致使消费者消费心理钝化、消费需求压缩等是其主要原因。面对消费需求严重短缺的国内市场,国家的宏观调控紧要措施应为:①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②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③积极发展消费信贷业务,使居民目前缺乏支付能力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即期需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区域相关体制和制度的变迁,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储蓄的基本经济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储蓄宏观上表现为储蓄结构单一、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边远地域的少数民族居民储蓄总量较低;微观上表现为储蓄动机带有预防性、储蓄需要带有强制性、储蓄决策带有计划和理智性。储蓄作为消费的余项部分和投资的重要来源,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引导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储蓄行为,保障甘肃经济的通畅运行。  相似文献   

11.
能否有效设计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将直接影响到存款保险制度作用的发挥。基于我国高储蓄特征的情况,文章认为我国应当采用金额存款保险与部分限额保险相结合的设计方式;通过对我国居民金融投资构成分析,我国应设定较高的存款保险保护比例。  相似文献   

12.
改革以来,居民部门成为最大的储蓄主体,由于资本市场发育滞后,居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主要依赖银行信贷,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建立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资本金融资机制,是增加企业资本金来源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3.
居民的储蓄——投资行为分析李茂生柏冬秀作者认为,研究居民储蓄用于投资的转化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论述了居民储蓄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居民储蓄行为特征和储蓄种类,银行存款在居民储蓄中的特殊地位,影响居民储蓄的诸因素,居民投资的种类及其特点,并探...  相似文献   

14.
影响内需扩大的因素有许多 ,但关键是体制性障碍 ,包括体制性价格上涨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性增支。前者涨幅太快 ,并与产品降价不相称 ,个别价格严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后者增支太大 ,已趋近居民的经济承受力极限。两者的综合作用使消费者储蓄倾向陡增 ,即期消费倾向锐减。因而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消除体制性障碍及其所诱发的市场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积累了大量的储蓄存款、住房资产等家庭财富.本文利用2005年1447户上海居民生活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资产对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在非耐用品消费方面,储蓄和住房资产都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两类资产每增加1%将使非耐用品消费支出分别增长0.04%-0.05%和0.05%-0.06%,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略高于储蓄资产.在耐用品消费方面,储蓄资产没有显著的财富效应,但住房资产对推动耐用品消费具有显著而巨大的财富效应,住房资产价值每上升1%将使家庭拥有耐用品的概率增加20%左右.在当前"拉动内需促增长"的形势下,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稳定房地产市场,发挥住房资产在促进消费中的"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6.
居民储蓄高达 6万亿 ,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原因在于货币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消费有限而投资找不到出路。普通工薪阶层 ,因产业结构调整、公务员分流 ,预期收入不稳定 ,社会保障不完善 ,导致不敢消费。只有解决就业问题 ,提供更多的投资项目 ,改善投资环境 ,市场松绑 ,消除人为的消费障碍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这样 ,消费市场才能启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启动消费需求 确保经济稳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前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对于启动国内市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即期消费需求、挖掘潜在消费需求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试论当前改革中我国居民的社会心理压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步步推进 ,我国居民的心理压力日趋增大 ,它反映出我国居民对下岗失业、改革成本下移等的承受能力有限 ,他们面对改革压力增大的现实 ,理性地调节自己的经济行为 :减少即期消费和增加储蓄。这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银行存款额仍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增加居民收入 ,适度转移改革成本 ,是减轻居民心理压力的有效办法 ,这对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从而刺激生产 ,拉动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当作一项前景看好的产业来建设 ,是引导居民调整自己经济行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养老金体制的制度变迁,增加了居民预防性储蓄.利率下降,消费和投资并未增加,利率下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利率机制存在着非对称性.为此,应从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政府明确承担转轨成本以增强养老金体制的可信度和增加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入手,减少预防性储蓄,进而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居民消费出现低迷不旺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居民收入增幅趋缓和收入差距扩大影响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居民的消费观念尚处于转型时期,而预期收支的变化进一步弱化居民的即期消费意愿,保障力度软弱的消费环境拖住居民消费意愿和行为的后腿,商品生产者开发市场的能力滞后,不能很好发挥引导消费的微观职能以及政府调控经济运行政策灵敏度低,不能很好发挥引导消费的宏观职能,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