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白居易诗中的人格形象栾睿古典文学研究中,常把李白、杜甫、白居易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综观三家的诗歌创作,如果说李白以盛唐时代的理想主义精神给后人以深刻印象,杜甫以有唐一代的痛苦转折点为背景,写出了一个伟大灵魂中深重的忧患意识的话,那么,白居易的诗...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从十五岁起,他便开始漫游。一生中,几乎游遍了我国的名山大川。而且每到一地,都要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同样,在山西也留下了李白的游迹和诗篇。在这方面作一些初步探索,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李白,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以其丰富的生活经历、独特的思想感受,用一支雄奇怒放、妙笔生花的如椽之笔给我们留下了近千首优秀诗篇,实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自出现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以后,研究李白诗歌的各种诗话词话,可谓汗牛充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历来研究李白的文章,言其艺术性者多,论其思想内容者寡;纠缠于某一篇文章者多,整体研究者少.而对李白乐府的研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有感于此,本文欲结合李白对汉魏乐府民歌的继承发展,简单分析一下李白乐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在他那众多的诗篇中,最富有现实性、人民性的作品,当推讽谕诗了,即《秦中吟》五言古体十首和因事立题的《新乐府》五十首.白居易将自己的诗作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就是讽谕诗.可见,诗人自己也是十分重视这部分作品的.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诗人。毛泽东诗词,艺术精湛,感人弥深,气势磅礴,足凌干古,万口传诵,誉满海内外。一个外国人曾说:“一个诗人赢得一个新中国”,这话并不过份。 毛泽东对中国古典诗歌有强烈的爱好,历史上一切伟大杰出诗人的优秀诗篇,,无不尽搜饱览。 毛泽东于唐代著名诗中喜欢三李,即李白、李贺、李商隐。他既喜欢李白的豪放和李商隐的缠绵,更喜欢李贺的奇妙的想象和富有创造性的词语,有时甚至借用李贺的诗句。  相似文献   

6.
"幽玄"是日本古典文论中借助汉语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学概念和美学范畴,至少在公元12至16世纪约五百年间,"幽玄"不仅是日本传统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也是日本古典文化的关键词之一。如果说"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一把钥匙,那么"幽玄"则是通往日本文学文化堂奥的必由之门。"幽玄"概念的成立主要是出于为本来浅显的民族文学样式"和歌"寻求一种深度模式的需要,以此促使和歌、连歌、能乐实现雅化与神圣化。"幽玄"是日本贵族文人阶层所崇尚的优美、含蓄、委婉、间接、朦胧、幽雅、幽深、幽暗、神秘、冷寂、空灵、深远、超现实、"余情面影"等审美趣味的高度概括,并体现于能乐等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李白是公认的乐府大家及古乐府集大成者.这一经典地位的确立与<乐府诗集>有重要关系.此书对李白乐府收录全备、界定精确;着重发掘其古典特色,并在乐府诗史的高度上加以肯定,确立了其作为"古典代表、盛唐大家"的地位,在李白乐府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系统考察此书对李白乐府的著录及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李白乐府的经典化过程,并进而考察乐府诗史的源流演变.  相似文献   

8.
何羽 《西部观察》2001,(3):24-29
"朝辞白帝彩云间."他们从李白的诗篇中走出,可这千里江陵却不再是他们的返身之处.为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工程,为前方等待他们开拓的热土,为子孙后代的幸福,他们挥泪告别故土,把三峡的青山绿水折叠成厚厚的行囊,跋涉千山万水,远迁鞋都--晋江.  相似文献   

9.
中华书局1977年出版了清朝王琦编纂的《李太白全集》。这本书共收入唐朝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文 1110 篇,其中诗歌 1048 首。在这1048首诗中,可以认定是描写女性的诗篇有103首,我们将它们称为“李白女性诗歌”。这些诗大约占李白全部诗歌的10%。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比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女性的诗歌的比例要大许多。李白女性诗歌不但多,而且写得非常优美。《唐诗三百首》是众多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读者公认的。这本唐诗选集名为 300 首,实选唐诗307 首。在这 307 首中,李白的诗有 25 首,其中有 13 首是写女性…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的语音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唐时期韵文的押韵情况.他的诗歌用韵有哪些特点?《福建师大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马重奇的文章提出,白居易比李白和杜甫的  相似文献   

11.
李白在与河南交往的20多年间,曾四到洛阳,三下宛城,北抵安阳,东游梁宋,创作了大量描写河南秀美山川和风物人情的篇章。这些诗篇,寄托了李白的人生感慨;体现了李白进无台阶、退不甘心,丰富复杂的思想矛盾;展现了李白诗歌创作特有的艺术风格。研究李白与河南有关的这些诗歌,对认识和评价李白,认识和了解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道教渊源颇深,道教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道教文化与李白的诗歌创作为切入点,探求道教对李白人生道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李白信道、学道、寻道、悟道的分析,阐明李白的道教信仰。道教追求自由的精神,与李白悟道的灵性完美结合,促使其山水诗具有人格化、神灵化特点,形成独特的仙灵化风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李白有关三峡一带诗作写作季节的考辩 ,解决其编年上存在的问题 ,并由此确定李白出蜀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李白及其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原典之后的影响研究。李白的影响非止一端,戏曲文学的叙事技巧带来了较之传统诗文的表现更为汪洋恣肆的故事流传,戏曲作品受到审美创造者和接受群体———读者(听众)的制约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意识。本文正是通过对后世戏曲中的李白题材作品全面系统的考证叙录,梳理其故事情节的渊源变化,反映出李白形象在后世的流传特点,从而揭示中国文化中李白接受史的内涵构成。  相似文献   

15.
赵丽梅 《学术探索》2011,(6):106-109
李白笃信道教,他的诗歌深得道家思想之精髓。道家的自然观、神学观与政治观在李白诗歌里勾勒出的自然之美、呈现出的神思妙想与蕴涵着的人生态度,成就了李白大量不朽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诠释着“道”的奥妙。  相似文献   

16.
盛唐文学的自觉,是词体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盛唐诗坛对于诗歌中情爱题材的回避,为词体形式出现在情爱题材上提出了需要。盛唐对于初唐宫廷诗和宫廷应制方式的批判,客观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宫廷文学形式出现的要求。王维与李白虽然同为盛唐文学自觉的旗帜,但王维更为代表正统的士大夫集团,而李白天宝初年的宫廷供奉生活,则成为了李白写作宫廷应制词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李白是著名的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饮酒与其诗齐名,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可见其一斑。李白一生追求仕途,但又不想走科举之途,只想通过各种捷径以达仕途,但都难以从愿。因此,李白常有怀才不遇的愤懑心理,在其诗歌中往往有所体现。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李白的求仕心理:自命不凡心理、终南捷径心理、入仕爱国心理、疏财求名心理。从李白酒诗所反映出的心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的济世宏愿和豪情侠骨,但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失败与痛苦,由于其性格使然,最后诗人不得不在豪放与苦闷中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18.
赵艳喜 《殷都学刊》2008,29(2):62-66,156
宋初,举朝上下弥漫着一股崇尚白居易的风气,宋诗也以“白体”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一直以来,学者多关注宋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诗人王禹偁对白居易的学习,然而王禹偁却推崇另一位诗人“须知文集里,全似白公诗”,此即当时一位颇受皇帝重用、位高权重又喜好赋咏的李昉。李昉在宋初堪称白居易最忠实的追随者。与王禹偁受困于仕途的坎坷磨折不同,李昉更有条件追仿白居易的闲适生活和闲适诗风,由此也成为宋初主流风尚接受白居易的代表,代表着王禹偁之前宋初“白体”的真正风貌。  相似文献   

19.
许明 《殷都学刊》2001,(2):82-85
紫式部的名著<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据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典籍者凡185处,涉及著作20余种,其中涉及白居易的诗40余篇,引用106处,其中江州司马时期的作品引用得颇多.本文对照被贬时期的白居易和物语<须磨>卷中的源氏形象,从被贬缘由、被贬后的心情、携带物、居室、用具、衣服、被贬后的待遇、诗文的引用、退隐后的思想认识、赦免契机等方面,指出了物语<须磨>卷对江州司马时期白居易形象的有关摄取所在,探讨了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文人对中国文学良好的吸收状况.  相似文献   

20.
王菊芹 《殷都学刊》2008,29(2):151-156
安阳是殷之都城,至今仍流传着关于殷商的美丽传说。本文从概况、类型、分布、流传等多方面对安阳的殷商传说作个介绍,并试着分析其特点、成因及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