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瓶梅》中出现的"一僧一佛一神仙"人物形象组合,也称"超情节人物"。超情节人物形象的设定,与小说中涉及到的宗教描写有关,显然具有儒道交融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基础;超情节人物的描写具有相当的叙事功能作用,这体现在叙事主题能传递果报思想和完善小说结构上。这种超情节人物设置对明清小说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天香》是一部蕴含丰富的现实主义小说。申府的兴衰故事折射出明朝上海的风云变幻和器物工艺的繁荣。陌生化的历史背景、精彩的故事和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审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器物之美的赞扬,以及对人性本真的倡导使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具有知识性和启迪性。《天香》是雅与俗的结合,是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融合,具备现代文学经典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文学的历史中,英雄美人模式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它在各个时代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若要对西方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就应认清和掌握英雄美人创作模式产生的源头及其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并结合西方文化和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对其特点加以关注。本文正是基于如上之考虑,拟以欧洲骑士文学和莎士比亚之相关作品为中心,对西方文学中的英雄美人模式做出分析,进行抛砖引玉的初步工作。  相似文献   

4.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其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女性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她精准的刻画下各有特点,各自在小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作品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和事件的细致描写,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和意义。通过对次要人物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在小说中意义的分析,可以从侧面更加清楚地认识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特征并深刻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歌德原型角度来分析《浮士德》中浮士德的性格特征 ,让读者对这个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而能从多角度去看这部作品 ,并能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接受理论,重视作品的阅读和阐释,强调读者对作品的反应和对意义的重新建构,实现了西方文学研究从"作者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向。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和研究日渐增多,但是立足读者接受方面的还为数尚少。本文选取莫言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首先在读者中进行人物形象测评,而后结合时代背景,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探讨莫言小说人物形象中的人格变迁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飞正传》被誉为香港20世纪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电影之一,剧中主角旭仔完整地表现了反叛、无归属感的人物特色。本文从语用文体学角度,采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这两种重要的语用学理论,并结合语境对剧中围绕主角旭仔的对白和独白进行分析,揭示这些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以彰显语用文体学在电影赏析中的应用,深化对电影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和作品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喧哗与骚动》(1929)是福克纳第一部成熟的作品,讲述的是南方没落地主康普森一家的家族悲剧,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折射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迷失、沦陷.从现代主义的角度,首先分析了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展示美国现代南方人扭曲的精神生活;然后通过对小说主要人物的人性进行艺术化探讨;最后得出人性探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作品《纳棺夫日记》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心路历程分析,探究出日本社会人们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和认知。通过解读出现在作品中的"自然界动物之死""雨夹雪""不可思议之光"等多处细节的深刻内涵,探讨作者青木新门的生死观及其给予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文字中,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颇多。无论是人物形象本身所具备的社会意义还是审美价值,也无论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还是读者对书中人物的观感,评点者们都进行了耐心的探讨和深刻的研究。而其中,评点家们对小说作品中人物身上的集体意识———传统伦理道德和作家本人的个体意识———作者心灵展示这样两个问题的评论尤有一定的深度。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及其批评者,理应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注意一二。  相似文献   

11.
陈染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建构完成了对自我心路历程的找寻,同时也透露出她对他者(人类)和现实世界反抗中的复杂情绪。从暧昧母女关系角度出发,分析陈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助于体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写作姿态。  相似文献   

12.
海顿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于古典主义风格的最终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社会历史背景对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变换产生的影响,将海顿作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创作时期。分别考察不同时期海顿钢琴奏鸣曲作品的艺术风格和技术规范,形成对其作品基本特征的准确认识;继而阐述海顿作品演奏要点,以提高钢琴学习者的鉴赏能力和演奏技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死朗读》电影版搬上大银幕并在本届奥斯卡大放异彩,本哈德.施林克的《生死朗读》的社会关注度又迎来了一轮新高。在这部独特的作品中,作者将自己的审美精神观照聚焦于战后无罪一代的情感维度上,通过对人物在历史背景下本性与生存意义的嬗变,创造了一个个超越二元对立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纳粹罪行"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为人所称道,他在作品中反复摹写孤寂、阴冷的意象,并且使用复调等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内蕴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着重从意象世界和叙述方式两个方面阐述其作品形式的意味。  相似文献   

15.
叶甫盖尼·涅金作为“多余人”群像的鼻祖,在俄罗斯文学形象的画廊里占有特殊的地位,关于这一形象的 争议却一直绵延至今、从未停止。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以人物形象为重心,分析并描述出了奥 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的波动轨迹,以期获得对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荚国现代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在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独特的犹太幽默及其所描摹的近代犹大人的生活境况及心路历程。分析了其作品中犹大幽默的特征及其对人物形象的塑追、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情感的渲染等所体现出的幽默,并揭示了犹太幽默对于主题的烘托所起的作用。对作者移用依地语和象征、比喻手法,使传统犹大幽默独具魅力的写作特色进行了疏理。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梦"对奥尼尔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梦"是美国文化中的独特现象,它与美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联.文章通过对"美国梦"的文化渊源、奥尼尔的生平及其所创作的典型作品和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说明"美国梦"对杰出剧作家奥尼尔的戏剧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中人物原型,是由于受作家塑造人物形象动机的影响、受作家生活经历影响、受作品情节拓展的影响和受作品中人物性格发展规律的影响所致。这亦是一条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聚焦了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斯诺普斯三部曲同美国南方边疆幽默作品在恶作剧人物形象方面的互文呼应.通过这种呼应,三部曲不但吸收了边疆幽默作品中的一类重要的人物形象,而且弘扬了这类作品推崇的社区观念,鞭挞了贪得无厌的斯诺普斯工商者.三部曲与边疆幽默作品在恶作剧人物形象方面的呼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品丰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大革命”前,对杜鹏程的研究多属单一作品的评论,而新时期已进入了对作家与作品的整体的、综合的、多剖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对杜鹏程所创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初步的整体的剖视。作家所创作的众多人物形象各有其面,不应该雷同;但是,他们毕竟来自同一个特殊的加工厂,互相之间会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即从总体上考察作家作品的人物形象体系的审美特色。从宏观亦即从广度上去探究作家人物形象的总体,放大了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