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王冬梅 《山东社会科学》2020,(1):154-158+180
中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文学演进,经历了从启蒙到世俗的文学转型。"80年代文学"的个人话语指向人性、欲望、生命、尊严、价值等审美要素,对于苦难的审美观照具有启蒙的批判价值,同时具有修正启蒙话语的审美功能。世俗在"90年代文学"的表现更为突出,出现远离公共话语的消费化、"非历史化"和个人化的"个人化写作"。进入90年代,作家更关注文学的个人、自由和自己,文学的内容更多地包含个人体验、个人记忆、个人生活和个人价值。"非历史化""非社会化""价值悬空"等倾向让文学远离公共生活和公共话语,审美解构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文化建构。要警惕"个人主义"发展到"自我本质化"的倾向,这是考量个人与社会、文学与市场、"80年代"与"90年代"等关联问题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的严酷统治武力切断了新文学传统;狭窄言路下上海文学的异常繁荣被认为是畸形的、偶然的;异族统治下文学民族化的追求也被视为不可能.然而,异族高压、民族情绪、市民文化等多种话语力量的交错博弈形成了沦陷时期上海的异质文学空间,推动了理论与创作上极有文学史价值的“五四”重审.上海沦陷区小说一方面对“五四”经典主题、情节、人物进行着反讽叙事;另一方面也在题材选择和文学接受的调整中,继承发展了“五四”的精神实质.这一解构与沉潜并进的过程,促进了“五四”先锋质素的落地生根,展示了民族文学发展的另类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