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马关条约签订九十周年。史学界关于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之间的关系和评价问题,众说纷纭。本文拟就有的研究者所提的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说进行探讨、辨析。  相似文献   

2.
<正>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但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我认为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丰功伟绩,史学界历来估价不算高.原因是:作为反帝反封的革命,它是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大前提.辛亥革  相似文献   

3.
对于1854年夏天地会起义时洪兵围攻广州的失败,本文作者认为,并不像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由于广州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勾结,并从各地调团练入援,以至敌强我弱所致。无论从当时的战争形势和军事力量来说,洪兵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洪兵之所以最终失败,是由天地会起义本身不可克服的分散性等弱点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一、对几种失败原因说的商榷意见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曾三年间横扫了东南半壁河山,打得清政府如暮燕釜鱼,惶惶不可终日,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到头来又失败了。这就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它失败的原因何在?对此史学家们曾做过多种解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没有先进阶级领导说。按照某些权威性著作的说法,它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一提法曾长期在史学界占据统治地位。今天看来,这一理论是经不起认真推敲的。首先,它是一个建立在超越时代和阶级阶段、凿空基础的假设性立论。…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的败亡原因何在?目前史学界颇倾向于从用人方面寻求答案。茅家琦教授曾指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批或一大批第一流的战略家、谋臣和武将”刘君达同志则  相似文献   

6.
孙占宇 《西域研究》2006,(3):105-110
1991年以来,学界对敦煌马圈湾汉简中有关王莽征伐西域战争史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物考证、文字释读和史实考订等方面。基本认定这批汉简是当时参加战争的五威左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等人在军事失败后向朝廷奏书的副本。这批材料的出现为我们了解这一西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并为我们解决一些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东方主战场地位,一直是西方史学界无视或者刻意回避的重要学术问题,在他们的话语建构当中,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不大,中国战场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东方战场在绝大多数西方史学论著中失语、失声。西方史学界之所以不能正确看待中国的东方主战场地位,主要原因是西方史学界始终秉持“欧洲中心说”,以强烈的文明优越感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除此之外,我们自身话语体系不够严谨周密也影响了东方主战场话语体系的建构。为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建立科学严谨的战争贡献评判体系入手,提升在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章太炎与孙中山为何由合作走向分裂宾长初孙中山和章太炎都是辛亥革命时期有影响的人物。在辛亥革命前期,两人的关系经历厂从合作到分裂这样一个特殊的过程。原因何在?从中说明什么问题?对此史学界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待澄清。章太炎认识孙中山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  相似文献   

9.
建立"东方战线"得失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对前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评价不一,应予以重新思考。(1)前苏联政府从积极防御德帝国主义侵略的实际出发,建立一条战争防线是必要的,但实施的手段和方式不妥。(2)战争防线的建立,由于发生苏芬战争,削弱了苏军的军事力量。加之短时期内战争防线建造不力,是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后期,以李秀成为首的一批将领曾经挑起了一场围绕是否向长江下游的苏、浙、沪进军问题的激烈争论。这一争论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内部政治上分歧的反映。它对太平天国后期战局的发展和最后的失败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史学界同志们商榷。毛主席关于战争问题,曾经指出:“战争历史中有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这里说的‘连战皆捷’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首次抵抗资本主义殖民者入侵的战争。抗战为什么失败?以往的研究并不很透彻,有些结论或过于简单,或不符史实。笔者不揣浅陋,试列举两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指教。一、“忽战忽和”问题不少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在总结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时,几乎都强调指出: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道光皇帝“和战方针不定”、“忽战忽和”。笔者认为,这种结论不符合史实。只要我们仔细翻阅一下《清实录·宣宗实录》,从道光帝的一系列谕旨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对战争的指导并没有摇摆不定,而“忽战忽和”。诚然,在  相似文献   

12.
1860年太平天国西征,其目的在于攻武汉,解安庆之围,以保天京。这是太平天国后期一次重大的军事战略活动。它的失败,造成了安庆失陷,天京危急。史学界普遍认为西征是正确的,其失败原因主要是李秀成消极参战,贻误战机造成的。①有的则认为是英国的干涉造成的。②我认为上述二说不是第二次西征失败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整个战略决策的失误。现从以下几方面来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灾荒与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灾荒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关系问题,史学界很少论及。本文认为太平天国辖区内连年不断的灾荒,大大加重了太平天国政权所面临的粮食危机;而粮食的匮乏无疑是导致太平军一些战役失利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严重的瘟疫、雪灾、水灾等灾害也是太平军几次重大战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能将甲午战争的失败定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吴晓军史学界长期以来有一种定论,即把甲午战争看成是洋务运动破产或失败的标志,原因在于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如果将洋务运动纳入中国近代历史整体中去考察,这种观点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偏颇,是把复杂曲折的历...  相似文献   

15.
神机营是研究明朝军事和战争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关于明朝神机营问题的研究日渐被学术界关注起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明朝神机营作为当时军事上一支特殊部队,有着与明朝其他部队不同的特点,在战争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史学界关于神机营的研究大多涉及神机营成立时间、神机营阵法、编制、祭祀制度和神机营的作用等问题,关于介绍神机营方面的论文也被大家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时,史学界流行着这样的观点,认为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或者说是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我觉得这种提法值得探讨。 (一) 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都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尽管有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旧政权,建立起新王朝,例如刘邦和朱元璋分别建立起西汉和明朝;或者在局部地区建立起  相似文献   

17.
论二战中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以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宣布无条件投降而胜利结束了。日本的失败和投降迄今巳近半个世纪,但史学界对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些分析,以就教于史学界的朋友。  相似文献   

18.
军费支绌是清军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如何筹款?筹了多少款用于战争?还鲜有人考察。本文试图考证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筹款的情况,并略加分析造成清廷筹款困难的原因,以使人们对甲午战争失败有更全面的认识,并求教于史学界同仁。一、筹款的措施与实效甲午战争即将爆发之际,李鸿章请求产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战费,清政府竟仅拿出18万两以充军费(l)。随着中日战争的爆发,清政府才手忙脚乱地开始筹措经费。1894年8月14日,户部提出四条等切紧急措施,即:一、停止工程;二、核扣俸廉;王,预缴盐厘;四、酌…  相似文献   

19.
史学界一般认为,陈独秀被开除党籍原因是由于他在“八七”会议后继续坚持机会主义错误,并组织反党小集团。本文则不同意这种传统说法,而认为其原因在于陈独秀对大革命失败原因看法,对共产国际的看法以及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看法与当时党中央及共产国际存在根本分歧,而且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陈独秀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性质等问题的错误看法,导致他最终走上了反国际、反斯大林、拥护托洛茨基的错误道路,这就构成了他被开除党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英国和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是产生"东方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当欧洲革命风暴平息下来后,就会产生所谓"东方问题";这个问题都要留待欧洲革命来解决.他们还指出,美、法的"绥靖"政策及活动,是导致战争初期土耳其军事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东方战争的结束不仅未使西方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矛盾得以解决,而且还孕育着新的、更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