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晚清东北商埠形成发展历程中,交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商埠地域分布及发展建设前景.商埠与近代交通的结合,对东北社会经济产生了诸多影响:引起东北商埠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重新排序;拓展了商埠港口之腹地并使二者协调发展;同时,加剧了边疆危机,便利了列强对东北地区的经济掠夺和控制等.  相似文献   

2.
自媒体时代,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东北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东北文化因其娱乐性、包容性和亲和力,在一些网络直播平台上拥有较大的市场,并为经济上陷入困难的东北地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因一些节目存在过度娱乐化的现象,以及粗鄙、低俗、肤浅的文化内容,也使东北文化饱受诟病,破坏了东北的地域形象。未来东北文化的发展,一是要继续扩大原有的优势,令东北文化“红”上加红,稳步实现量的扩张;二是要逐渐消除负面内容,进一步提升东北文化的档次和品质,做到雅俗相谐。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以粗放型为主,农业结构单一、农民思想保守、农村发展落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东北作为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切实推进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转变农村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实现东北地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此,对东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智慧城市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它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和重要特征。作为东北地区具有独特地域优势的中小城市,吉林市在2012年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城市信息化网络已初见端倪,但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未形成成熟完整的“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和内容体系。因此,吉林市应结合具体情况和现实基础构建包括智慧网络、智慧政务、智慧经济、智慧服务与管理在内的完整的智慧城市发展体系,同时应加强和完善顶层规划与设计,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促进区域合作与技术创新,进而加快吉林市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强化信息引领——信息经济时代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信息化主导社会各领域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代特征和基本实现手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初期,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助推器、倍增器和带动、引领的作用,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相似文献   

6.
论东北地区信息产业发展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信息化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改造的必然选择.笔者分析了东北信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发展现状、机遇、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东北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目标是构建东北亚制造业研发与信息中心,并就政府支持和多元协作两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了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基本特点,在总结历史经验、遵循发展中国家新型工业化共同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具体途径、战略举措与保障体系,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宏观性、战略性和地域性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域文化与文化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落后于全国,被称之为“东北现象”。本文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分析东北地域文化及文化性格与“东北现象”的内在联系,并提出怎样才能走出“东北现象”低谷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当前地域文化日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特色、区域发展环境、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创新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东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提出了基于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的东北地域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但因其在地理区位、资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因此,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关系到东北地区整体的发展,关系到东北地区未来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更关系到该地区周边区域地缘政治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经济架构,从功能区的定位、交通经济带的建设、口岸经济的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外开放合作及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进行分析,寻求适合东北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