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思想教育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就应坚持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应按照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发展观去认识和把握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按照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规律推进高校学生在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发展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与科学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对以往人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它认为以人为本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要以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动力源.体现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发展的动力源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论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广侠 《学术界》2007,1(2):178-184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顺应人性,注重尊重人、关爱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根据以人为本的要求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注意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07,28(5):83-85
人本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中外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都有其时代意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中外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与中外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在联系中区别、在继承中发展,凸显其中国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思想是蕴涵在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内容,该思想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目标,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超越贫穷——实现以人为本的低层次目标;共同富裕——实现以人为本的高层次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终极层次目标。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思想,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凸显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都要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向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做好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志远 《南方论刊》2009,(1):66-66,65
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论述既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和基本原则,又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方法,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是公路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公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就一定能够开创公路行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就一定能够凝聚人心、稳定队伍,推动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和外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都有其时代意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与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和外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对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和外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相关思想以及对其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在联系中区别、在继承中超越,凸现其中国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民主体思想则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和践行人民主体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精辟论述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并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分析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精辟论述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并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思想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要确立一种适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思想、新的价值观念、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哲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要确立从现实的人出发的理念,确立独立个体主体理念,确立人的权利本位理念,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与此相适应,对于社会价值理念转变来说,它则要求更新外在力量决定观念,破除人的依赖关系观念,转变传统权力主导观念,扬弃物的依赖关系观念。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与社会价值理念的转变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应有之意,主体性发展的内在诉求就是通向主体间性。随着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转型,以人为本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超越单子式主体性的必然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具备了通向主体间性的现实必要性。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展现的是真实的主体间性,它对引领主体间性哲学观的实践生成、普适化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 ,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理念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运用和发展。它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近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提高执政能力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剖析和借鉴专家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人为本重点包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方面,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一些核心的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和权重的优化,进而研究了以人为本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建立新型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建立新型的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与时俱进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