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新诗歌运动中,曼晴是一位出过大力、流过大汗的老诗人。从三十年代至今,他一直孜孜不倦,壮心不已,“他对于诗,简直可以说生死与共的,诗就是他的第二生命。”(孙犁《曼晴诗选序》)可是,对于他的诗,我们过去却知之不多,研究和评论也不够,这不能说是正常的现象。1981年,《曼晴诗选》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立即受到诗歌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这不是偶然的。这说明,历史对于文艺作品也是有它的优选法的,凡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对历  相似文献   

2.
从<双城记>中主人公曼内特医生的角度分析狄更斯的博爱主义精神.曼内特受侯爵兄弟迫害,在巴士底狱度过了18年冤狱.在得知未来的女婿达奈就是仇人侯爵兄弟的后代时,他的精神遭遇到了巨大的漩流的折磨.但最终,爱战胜了恨.达奈被捕后,曼内特全力参与了营救达奈的行动.这充满博爱的行为,也正表现了狄更斯的主张:他反对暴力血腥的革命,他通过作品暗示,<新约>中所倡导的博爱的为人准则才是解决阶级斗争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3.
谁之过     
“你给老子滚!”田桂芝在儿子李国的怒吼声中,拜别丈夫李富财的新坟,改嫁去了。这是元旦刚过发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金印村的一幕悲剧。 去年夏收时的一个早晨,李富财收完早活叫田桂芝喊醒酣睡的儿、媳起床吃饭。当田桂芝战战兢兢地连喊几声后,儿子李国陡地坐起骂道:“喊你妈啥子!老子  相似文献   

4.
1 最近20余年来,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曼得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就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一种。 埃内斯特·曼得尔(Ernest Mandel,1923——)是比利时经济学家,早年就读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毕业于巴黎大学文学院,后获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学位。1970年开  相似文献   

5.
周岳萍 《南方论刊》2010,(12):112-112
有一首小诗,题目叫做《回声》。诗中写一个小孩面对山谷喊。他喊"你好。"山谷回声"你好。"他说"你坏!"山谷也回声"你坏!"这首小诗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普通的道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如果你良言暖语,那么对方也笑脸相迎;  相似文献   

6.
正人老了,年纪大了,应该获得儿女的尊敬和孝顺,但老人和儿女在一起时,也不要倚老卖老讨人嫌,心中常有"六个切记",生活才能舒心。1.切记岁数大了不是本钱。心里千万别有那么多的"应该"或者"不应该"。喊你声"老头儿"没什么错,叫你声"老先生"是对方的教养,并不关你什么事。有人给你让个座,那一定要记着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7.
正周日回家,老爸拿出一个按摩仪给我看,说用这个按摩仪可以缓解各种疲劳,有效改善颈肩腰腿痛。"这个宝贝可神奇了,最适合按摩我和你妈的老腰老腿,对你们这些长期坐在电脑前的人也管用,你不是经常喊脖子痛、腰痛吗,一用这个按摩仪,保管好。"老爸兴奋地边说边比划。我接过老爸所谓的"宝贝",不就是一个普通的按摩器  相似文献   

8.
“活得累”成为当今不少人的共同语言。你也喊累,他也喊累。这很让人迷惑不解,为什么有了双休日,增添了娱乐活动,一些人仍然喊累呢? 我以为,这些人所说的累,不是身体上感到累,而是心累。 有的人月收入七八百元,按说这比不景气的企业,比开不出工资的职工和下岗者强多了,但他们嚷嚷自己挣钱少,喊累;有了二居室,在当今住房拥挤的都市,已属上乘,但看到别人住的三居室宽敞明亮且装修豪华,喊累;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上下班,看到别人有辆私人轿车喊累;有几万元的积蓄,但看到别人几十万元、几  相似文献   

9.
杨朴 《北方论丛》2003,(5):112-117
萧涧秋觉得陶岚是可爱的,但他对陶岚就是爱不起来;萧涧秋觉得他不该爱嫂,但他确实强烈地爱上了嫂。萧涧秋患了一种“强迫症”:他内心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迫使他不爱陶岚而非爱嫂不可。这种强大的力量来源于他的潜意识情结——他童年时期的阿尼玛原型——堂姊。  相似文献   

10.
当家伟突然提出离婚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颤抖着望着他,哑着嗓子问:“是开玩笑吗?”“不是。”他冷冷地转过身。我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对他喊:“为什么?我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了?谁?她是谁?”他阴沉着脸,轻轻一挥,就把我抛到了沙发上:“她是谁不重要。离婚协议书给你,我不会亏待你的。”随即扔下两三片薄纸。我泪流满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有个圣人收了500个弟子。 在弟子中间,有一个人名叫“有罪”。他听着别人对他喊“有罪有罪”时,心里非常别扭,好像他真的有罪似的。他便想改个名字。他跑到圣人那里。对圣人说:“老师,我的名字不吉利,请您帮我起一个吉利的名字吧!”圣人和蔼地对他笑道:“我的孩子,你嫌你的名字不吉利?  相似文献   

12.
论洛特曼的行为符号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特曼是前苏联著名的符号学家。他的符号学体系独具特色,他借鉴了索绪尔共时性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了西方符号学派的某些成果,创立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符号学系统,他的研究的特点是系统、多角度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古代婚俗中,存在着一种看来是奇特的然而却是极为普遍的婚姻形态,这就是当一个已婚的男子死后,他的兄弟可以,甚至必须娶他的寡妻为妻;他的儿子也可以娶除了自己生母以外的诸母为妻。这一现象,有些史家称之为“妻后母、执嫂”。如《三国志·乌桓传》注引《魏书》说:“乌桓者,东胡也。……父,兄死,妻后母、执嫂。若无执嫂者,则巳。”婚姻史上把这种特殊的婚姻方式称做“收继婚”,而“执嫂”又称做“逆缘婚”。在人类的婚姻发展史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过“妻后母、执嫂”这一婚姻形态。兹略举几例,用概其余。  相似文献   

14.
“活得累”成为当今不少人的共同语言。你也喊累,他也喊累。这很让人迷惑不解,为什么有了双休日,增添了娱乐活动,一些人仍然喊累呢? 我以为,这些人所说的累,不是身体上感到累,而是心累。 有的人月收入七八百元,按说这比不景气的企业,比开不出工资的职工和下岗者强多了,但他们嚷嚷自己挣钱少,喊累;有了二居室,在当今住房拥挤的都市,已属上乘,但看到别人住的三居室宽敞明亮且装修豪华,喊累;骑自行车或摩托车上下班,看到别人有辆私人轿车喊累;有几万元的积蓄,但看到别人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存款,还喊累…… 可以说,这些人的累,是嫉妒心理和虚荣心理在作怪。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们八  相似文献   

15.
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兴起的新兴阶层"耐普曼",在当时的苏俄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这种争议的实质问题是"新经济政策"的本质问题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问题.伴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终止,"耐普曼"阶层最终消亡,"耐普曼"消亡以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逐步定型,苏联社会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认识逐步固化和僵化,苏联的社会阶级阶层关系也逐步固化和僵化.  相似文献   

16.
史学著作历来把苏联二十年代的“耐普曼”看成是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资产阶级,把当时反对“耐普曼”的斗争评价为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措施。“耐普曼”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在当时有没有形成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对反对“耐普曼”的斗争究竟该作出什么样的历史评价?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一次新的、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大早,妈妈就打来电话,说大伯的儿子又失业了,让我帮忙找工作。我对这位堂弟很反感,已经换过好几回工作了。我很不理解,妈妈对大伯家的事总是很上心。"妈,您就别管他的事了,爸都不管,您倒是老操心。"我有些怨言。"好女儿,这次你一定要帮忙。让他进你们公司,你给盯着点。等他成器了,你爸的一块心病也就拿下来了。"妈妈有点恳求我的意思。说起我爸的心病,我又想起他和大伯的故事:当初大伯把自己上县高中的指标让给了爸爸。我爸现在调到市里,能过上好日子,都是因为大伯那份恩情。妈妈接着说:"女儿啊,夫妻间没有什么是闲事,都是为了这个家,得互相帮衬着点。"  相似文献   

18.
周末的一个晚上,以前房东的大闺女青莲急冲冲地来到我家,说: "叔叔,你快去急诊室看一下,我们家建良他,他……" "你不要着急,建良怎么了?" "这几天建良走路老是一瘸一拐的,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老不说,我以为他摔伤了腿,后来才知道他下面发炎溃烂了.最近几个月他都在出差,我估计他没干好事,说不定染上性病了.他却一口否认干过坏事.我陪他去一家私人诊所就诊.  相似文献   

19.
王民同 《学术探索》2004,14(5):109-112
作者对19世纪中叶缅甸曼同王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内容进行了评介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次,刘墉从台北到纽约,在出境大厅见到一对情侣抱头痛哭,那个男孩都已出关了,还隔着玻璃对女孩喊:"求你别哭了!"一边喊,一边擦着眼泪。上了飞机,巧的是,刘墉正好坐在那男孩旁边。飞机起飞了。不一会儿,到了进餐时间,男孩不仅把餐食吃得干干净净,还要了两次香槟酒。空姐调侃他一句:"你胃口真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