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建设,是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条件,也是农村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建设,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注重农村教育和科普工作,加强农村科技法制建设和科技伦理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2.
日本政府通过实施农业农村整备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改善,实现了农业农村综合振兴发展。目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学习、借鉴日本农业农村整备的成功做法,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相关法律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参与,完善新农村建设内容,增强农村灾害防治和资源环境保护能力,研究建立新农村建设评价制度,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农业农村发展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加快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胡锦涛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明确了推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具体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胡锦涛的农业农村发展思想,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协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立足西部农村地区社会事业现状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西部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 ,对西部农村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社区组织建设、法制教育和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村扶贫工作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5.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须深化农村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的分析,集中就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进行了研究,从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源素质、农业投入、分配体制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别从家庭承包经营权永用制、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加快劳动力转移、发展农村合作化组织、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健全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角度探讨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思路,以求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基本成型,涉农法律实施机制日益完善,农村社会守法共荣的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权益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和以权利调整、农业补贴、农业市场准入为主要手段的农业农村法律调控机制,成为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产业调整的重要力量。 面向新时代,需充分发挥农村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全方位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而农业效益太低、农村发展太慢、农民收入太低 ,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制约。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应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调整农业结构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 ;实施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农村物流作为服务农村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城乡间人、财、物和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本着发展农村物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要求,从山西省实际出发,通过对交通运管部门在发展农村物流中的实践以及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管理、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专业知识和技术普及、加强对外交流等五方面提出了农村物流发展的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仍不合理 ,阻碍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及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努力优化品种 ,提高质量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0.
皖北广大农村发展物流产业意识不强、重视不够,虽然农村物流前景广阔,但当前仍面临许多困难,农村物流仍然在拖“三农问题”的后腿。结合安徽省实情及相关理论,对皖北农业发展、农村物流发展、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及农村物资流通体系、农村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建设、积极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一直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普及的过程,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体制的过程,是实现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本着着眼于农村和农业的长远发展、农民的现实利益、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建设市场体系的原则,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市场导向与发挥区域优势的关系和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关系,加强对种植业、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外向型创汇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根据社会学、教育学理论分析了农村青年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基础,农村是难点,农民是关键。开展农村青年创业教育意义重大,本文论述了开展农村青年创新教育对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范围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了战略布局,也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绿色发展薄弱、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落后、环保法律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展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从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以及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指出推行循环经济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提出了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转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实现农村的生态化、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等农村生态文明科学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学者们从“民工潮”的出现到“民工荒”的产生,描述了中国规模宏大的农民工的现状,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的原因、条件、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还有的预测了农民工的未来,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工对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意味着什么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又会起何种作用学术探讨对这些问题则涉及不多,本文拟从这个角度作一些探析。一、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涵义和内容现阶段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业的稳定与丰收,也不仅仅是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应该把农业、农民、农村看作一个系统,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发展和全面进步。笔者认为,农村现代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由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现代化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农民自然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变。农业现代化:通俗地讲,就是由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过渡、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农业发展过程,是农业领域科技进步和组织结构不断更新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业人口息息相关,农村人口的过剩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力、农民人均收入。现实中如何解决农业发展与农业人口的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对的一大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核心在于提高现代文明,农村人口的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人口与土地之间矛盾、农村人口素质与现代农业技术之间矛盾、农村收入较低与实现小康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人口大县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并确立示范省以带动我国农村信息化事业全面、快速、稳定发展。2011年10月17日,《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在科技部、中组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与农村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和建设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应遵循合作社原则,坚持"姓农"的方向,依法进行内部管理,才会使农村社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客观、具体地分析传统农业文化对于农村变革的正、负效应,继承其积极因素,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建构适合中国特点的、有利于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农业文化;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推动农村走上文明发展之路;还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开发力度,走科技兴农道路;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通过制度创新,组织生活在各地的"村里人"捐资、捐劳,可以有效解决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乡村旅游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是新时期城市反哺乡村的有效方式,突出"农"字,建立社区参与制度,乡村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等农业教育横跨高等教育和农业,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高等农业教育良好的发展际遇,是高等农业教育的职能要求与历史使命。以美国、日本、荷兰为例,中国可借鉴国外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村建设的相关经验,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积极互动,大力发展各级培训机制以培育新型农民,调整高等农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建立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机制,以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天津正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要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就必须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农村城市化建设对天津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