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在贵州中部的村落进行人类学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一种名为"地戏"的民间艺术.当看到同在贵州村落做傩文化研究的李岚博士新近出版的大作<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时,一种由研究地缘(李岚博士的田野点在黔东北,我的田野点在黔中)和研究对象学缘(李岚博士的研究涉及傩堂戏,我研究的是地戏)构成的亲切感与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伴随着亲切与好奇,我一气读完这本近40万字的著作.读后略有所得,算是与未曾谋面的"田野同志"结缘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阿城的《棋王》是新时期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在现代语境中对道家理想人格的塑造是小说的核心取向。棋王王一生从“吃”与“棋”两方面体现着无为超脱的生命之道,但是他的价值立场又是不稳固的,对现实之恶的纵容与主体精神的空虚终究会使其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3.
根据技术的工具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三重分析,指出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工具价值体现在效率性、趋利性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定进步性;从生态价值分析,追求效率的局部价值和趋利的孤立价值可能影响生态平衡,而突破物种界限的危险性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新麻烦;从社会价值分析,会产生企业间经济利益和国家间政治利益的冲突和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农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战略应建立在技术的工具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兼顾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玉娇教授撰著的《诗化哲学:T·S·艾略特研究》一书,于2010年5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来自作者的博士论文,参考资料都是英语原版书籍,除提要外,正文都用英语撰写。  相似文献   

5.
价值领域众说纷纭的观念、理论,要求我们对其走过的历史印迹进行勘察,并对研究的基础、方法进行深刻的反思,以求更加成熟,更加深入.<价值哲学方法论>对独属于价值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廓清了价值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澄清了价值论研究中的诸多混乱,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价值层面上,诚信有三重境界,表现出不同的社会价值:功利主义的诚信追求的是诚信之外的功利目的,诚信只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义务论的诚信坚持把诚信作为一条可普遍化的规范而无条件地遵守;德性主义的诚信把诚信作为具有内在价值的实践,注重诚信品德的生成与培养。在当下社会,诚信的这三重境界各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但功利主义的诚信因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略诚信的目的性意义而纯粹成为手段,在当下社会虽被提倡,却不应该被继续强调、倡导和肯定;德性主义的诚信强调高尚的追求和境界,但超越社会现实的道德水平而曲高和寡,难以被普遍践行;作为义务的诚信兼顾主体内在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外在行为模式的普遍化规范,且在当下社会有相适应的约束机制,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当下社会的实际道德水平,是应该被强调且能够被普遍践行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是能够坚守自由这一信条的,否则它将是一门微不足道的学问。”[1]——让.卡泽纳弗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让.卡泽纳弗的《社会学十大概念》本该在近二十年前就与中国的读者见面的。杨捷先生在1987年就译出本书,1989年初完成了全书的校订工作。20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论价值中立概念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中立问题一直是马克斯.韦伯社会理论当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我们理解韦伯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此的理解,学界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本文认为,需要基于三个层面,也即基于韦伯对经验性社会科学、理想类型、研究态度的本原意义上的理解才能真正全面阐释价值中立的涵义。本文也指出了存在于韦伯本人身上价值追求与价值中立之间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儒学全方位地参与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贯穿心性、政治、社会的完整思想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心性儒学、政治儒学和生活儒学的三重向度.儒学三重向度的互动与整合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军事技术的伦理价值在历史演变中呈现出生命伦理—生存伦理—生态伦理的逻辑框架.当今的军事技术伦理价值是一个综合话语体系,生命伦理是微观支撑,源自于人类维持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天然需求,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生与死的问题;生存伦理是中观体现,就是国家或阶级以生存为目的所发生和建构起来的各种伦理关系,关系到国家的尊严、自由和独立;生态伦理是宏观存在,是军事技术主体基于自身与周围的人、动物和大自然等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所持有的一系列道德观念,它将伦理的范围扩到了非人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制文化的祖先神话图腾的考察走向史前"女神文明"的探究;三是明确提出"四重证据法",并尝试"四重证据法"在揭示中华祖先神话起源方面的阐释效力;四是在民族志"写文化"的批判反思语境下对写作形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井本日志》是吉见义明1993年在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图书馆发现的。《井本日志》是井本在中国派遣军作战课和参谋本部作战课时期写下的作战机密,其中记载与哈巴罗夫斯克审判中731部队有关战犯的供词以及中国相关文献档案记载相吻合,可信度相当高。《井本日志》的发现,证实了细菌战是日本最高当局的战争行为,是一种国家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1]是周怡博士的优秀博士论文专著。该书立足于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娴熟地驾驭相关的社会学整合理论,对被誉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模范”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在从农业计划经济向工业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一直保持的集体主义特征做出独到、丰富而又极具深度的社会学诠释。笔者以为,这本书是运用社会学理论指导和进行社会学实地研究的典范之作。目前中国有二十多个所谓的“超级村庄[2]”,包括河南的南街村、山西的大寨村、天津的大邱庄、北京的韩河村等等,这些“超级村庄”都奉行集体主义模…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文献,其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忠实地代表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重视促进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显然,人的所有价值创造实践皆围绕人的主体需要而展开,这决定了人本价值在所有价值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梳理《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这四重意蕴,对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学史进入课程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数学史则是最具权威的课程资源,具有明理、哲思、求真三重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数学到教育数学:隐匿数学思维的本源结点;(2)从绝对主义到拟经验主义:折射数学是发展的科学与假说;(3)从概念思维模式到实体世界:隐喻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和语言.  相似文献   

17.
《三事忠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箴书,是元代名儒张养浩所著《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的合称。《庙堂忠告》是张养浩为身居庙堂之高的显官们提供的施政建议,也是对自己担任礼部尚书兼参中书省事期间从政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心系天下的情怀;《风宪忠告》是张养浩针对监察官员弹劾、纠察等日常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执法为公的精神;《牧民忠告》是张养浩为地方县级行政长官提出的从政建议,针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内容,阐述了自己的为政理念,字里行间充溢着勤政爱民的思想。《三事忠告》体现了张养浩深厚的文化素养,“至君泽民”的理想和忠于职守、敢于直言的精神,反映了张养浩一生追求天下大治的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它虽然距今已有700余年,但仍有值得借鉴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两难的选择 世界上的每个个体总是被动地附属于或主动地依附于某个群体,“我是某族人”“我属于某群人”的归属感会使我们内心获得宁静,这就是所谓族群认同或者文化身份的问题。理想的情景是:我认为我属于某群人,那个群体也接纳我,我们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在身份的家园中悠游自在。可是世界上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处于身份与文化流离失所的困境,“就像触犯天条,遭天谴,而从这个理想的身份乐园中放逐出来,永远回不了那从来没有进去过或者本就不存在的身份家园,只有靠着行西西弗斯般的徒劳无功而又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19.
托·斯·艾略特的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几乎是共生关系,将《荒原》研究与他的文学理论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发现这位天才作家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话语蕴涵与文学魅力。《荒原》是个互文性的文本,在这一文本中,艾略特以重复的手法一方面激活了由《圣经》所开创、约翰·弥尔顿所继承的"沉沦与拯救"模式,弘扬了基督教人文主义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对经典的引用、改写和戏拟在续接传统的同时,又彰显了文本差异,从而使《荒原》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相似文献   

20.
萨林斯在晚年出版的《与修昔底德辩难》(以下简称《辩难》),或许是他最后一部重要的著作。2000年,他出版一部文选《实践中的文化》(Culturein Practice),书中选入自1963年后,他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而思考和写作的多篇论文,分别列入“文化篇”、“实践篇”和“实践中的文化篇”三个部分,从时间来算的最后一篇文章是1999年的“何谓人类学启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