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萨是侗族的祖母神,是美丽、勇敢、慈祥、善良等一切美好品德的化身,是拥有无限法力的保护神。虽然萨没有具体的形象,全凭人的想象,可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侗族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2.
正沿着蜿蜒的坪坦河畔,三五里就可以看到一个村寨,寨门、鼓楼、风雨桥……整整一百里,侗族文化尽收眼里,活脱脱的一个"侗族文化博览会"。这里,被誉称为"百里侗文化长廊"。我们要去寻访的坪坦村,就坐落在"百里侗文化长廊"的核心之地,是这里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坪坦村位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是坪坦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坪坦村为纯侗族聚居村寨,共辖17个村民小组,常住236户1093人。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侗族传统文化尤其是语言、服饰、建筑、饮食、礼仪、  相似文献   

3.
"记间"作为侗族祭祀祖先的一种集体行为,以祈求他们护佑村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为主旨;侗族"记间"这一文化"标识",其优秀合理的文化"内核"正越来越多地共融于中华各民族文化宝库中,并为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产生、发展和传承与当地的生态息息相关。本文基于"侗族大歌之乡"岩洞侗寨的实地调查,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三个方面入手,探究生态对"侗族大歌"生存状态的影响,并试图从保护自然生态、完善社会生态、维护人文生态等基础性保护路径来反思和考量"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卜拉"是普遍存在于侗族社会的以血缘为基础、地缘为纽带的一种拟制宗族。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侗族"卜拉"的概念、形成的历史根源、特征、社会功能、族群认同与民间自治、"卜拉"与"卜拉"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析,较为全面、深入地展示了卜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卜拉"是普遍存在于侗族社会的以血缘为基础、地缘为纽带的一种拟制宗族。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侗族"卜拉"的概念、形成的历史根源、特征、社会功能、族群认同与民间自治、"卜拉"与"卜拉"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析,较为全面、深入地展示了卜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滚贝侗族的丧葬仪式 ,蕴含着古老的鱼图腾崇拜和“萨”神信仰及“女性”文化内涵。丧葬礼仪的隆重、肃穆 ,反映侗族历史悠久 ,重现生命 ,重视自然环境 ,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和寻求群体永生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8.
<正>萨岁,是侗语的汉语音译,侗语称"saxsis",有最大的老祖母之意。她是侗族人民心目中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小时候,吃完晚饭,常常与小伙伴们围坐在某一家的火塘旁,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故事,其中听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萨的传说。听多了,对萨就有了这么一些印象:萨有13位,她们各司其职,有管乡村的,有管山林的,有管婚恋、生育的,也有管水井的,还有管桥头的等,其中最传奇、最受人拥戴的是萨岁。她是古代侗族社会的一位女英雄,她神通广大,武艺高强,且心地善良,善恶分明,曾带领族人抗击无数次的外敌入侵,最后战死沙场,  相似文献   

9.
郭婧  吴大华 《民族学刊》2010,1(2):91-99,164
侗族习惯法作为一种从远古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继续影响着侗寨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侗族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之间在定罪和刑罚上的差异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现实冲突,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自治地方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具有立法变通权,"两少一宽"刑事政策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法律依据;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理论空间,刑事和解制度在侗族地区运用为侗族习惯法提供了实践机遇。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的建立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这项制度在实践中也正不断地趋于完善。笔者调研了侗族地区在侗族非遗传承中进行的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在传承人队伍建设、徒弟招收、传承环境营造和考评机制建设上尚有进一步细化之处。  相似文献   

11.
<正> 侗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鼓楼文化就是这种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专家学者。一、鼓楼的起始学术界对侗族鼓楼的起始有三种说法,一是鼓楼先于侗寨兴起;二是鼓楼与侗寨同时兴起,三是鼓楼后于侗寨兴起,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理由。笔者同意第一种观点,鼓楼先于侗寨兴起,即先立鼓楼,再立萨堂,后立寨子,这是侗乡建立  相似文献   

12.
<正>吴文志:"构建湘黔桂三省坡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议已进展到申报阶段,这是包括三位侗族文化研究专家在内的广大同仁共同推动的结果。现在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实验区"定位问题,因为从字面上理解"实验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是一个文化概念,那么它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呢?吴浩:自启动"实验区"申报工作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它的定位问题。我想,就地理概念而言,它是指湘、黔、桂三省(区)的通道、靖州、三江、龙胜、黎平、从江、榕  相似文献   

13.
“侗族文化圣地”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目标,生活理想和原始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极具丰富历史内涵的文化概念,它是侗族人民保护原生态自然和文化环境的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侗族人民创造和美化幸福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  相似文献   

14.
<正> “巫医”作为一种民俗文化事象,在贵州东部侗族地区广泛流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巫医”文化。贵州东部侗族的“巫医”具有族群的集体参与性,它反映着侗族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本文在调查之基础上,就“巫医”文化试作初步的探折。  相似文献   

15.
"冻鱼节"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庆云乡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而节日中的芦笙大赛既是一项娱乐项目,也是他们巩固族群意识、维系族群关系的方式之一。本文拟以民族学视野来探究冻鱼节芦笙大赛的行为及族群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理解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侗族是华夏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是以团结、智慧、美德、乐歌、款约为方圆,与自然和谐而共生的一个优秀的传统民族.历史悠久的侗族人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湖北4省区的38个县区内,侗族人口有28万多人,信仰多元神,例如佛教、道教、土地神、树神、火神、水神、山神、萨神等.  相似文献   

17.
侗族是华夏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她是以团结、智慧、美德、乐歌、款约为方圆,与自然和谐而共生的一个优秀的传统民族。历史悠久的侗族人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湖北4省区的38个县区内,侗族人口有28万多人,信仰多元神,例如佛教、道教、土地神、树神、火神、水神、山神、萨神等。  相似文献   

18.
"月也"是侗族地区一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其主要内容可简单分为宴请与娱乐两部分,涉及"吃"与"被吃","表演"与"观看",通过这样的关系转换,侗族人群交往背后相互宴请与娱乐的交换机制得以展现出来。双方之间的交往活动以猪头礼物的"欠"与"还"标记出来,形成一套互惠性计算的逻辑,这个过程中的礼物交换及其展演的文化象征代表着村寨之间交往关系的确立和维系。"欠"与"还"的运作,植根于各民族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套共享的规则体系。虽然"月也"本身限定在侗族的村寨之间,但是其背后的民俗规则超越了民族界限,适用于地区内的多个族群,从而整合出某种超越族群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梳理、田野考察等方法对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黔东南侗族武术在技术上体现出山地特征,传承上呈现出地缘和血缘特征,技击心理上表现出防御特征;并认为山地自然环境下侗族先民的生存竞争、宋朝以前侗款组织下的武装防御、明清时期反抗斗争、宗教信仰下的"禁忌"和祭祀活动是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通道侗族自治县作为"行政的边缘,文化的中心"的典型地带,拥有丰富的可供研究的民族文化资源,通道也成为侗族文化研究成果的汇聚地之一。关于通道侗族研究的著书类有20余本,如《通道县志》、《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和谐侗乡》、《独坡八寨志》、《侗族文化研究笔记》、《独坡八寨侗族文化》等,其研究多为综合性的研究。除了有较为丰厚的通道论著之外,还有各类研究论文300多篇,内容涉及通道侗族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社会组织、医药与健康、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诸多方面,研究的视角是多样的,切入研究的学科专业背景也是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