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畲族族源问题,许多史家和民族学家都提出各种不同见解,但都难以彻底释疑.本文对此问题拟一抒己见.一、畲族族源试探"畲族"是个新名称,但这个民族的历史是极久远的,上古、中古无畲族  相似文献   

2.
(一)福州是闽越汉三族的结合作福建在周朝称“七闽”,最古的名称叫做“闽”,其先民。闽族大致分布在闽江下游,临水而居,文化发展相对缓慢。但是,闽族生活的地方北山面海,气候优越,四季如春,有着生息繁衍的好环境。又因闽地处东南沿海,历史上有几个较为安定的时期,因而战国后期越族,晋朝和五代时期中原汉族大量南迁入闽。越族人的八闽当从战国中期开始。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海上……”。到了秦末,勾践的后高无话,带越国王…  相似文献   

3.
由丽水学院和浙江省畲族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畲族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丽水学院畲族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于2005年5月14日至15日在丽水学院召开。本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来自浙江、北京、福建、广东、武汉、江西等地的畲族研究学者12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者们就畲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语言文学音乐舞蹈及经济教育、畲族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等四个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畲族族源的问题,是畲族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本次会议的一个焦点问题。以往关于畲族族源的讨论,可以分为土著说和外来说两种。在本次会议上,对于畲族族源仍有许多不…  相似文献   

4.
百越(越族)是我国东南和南部地区古代民族的总称,虽然作为百越民族在历史上已经消失了,但是它的后裔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保留下来,诸如壮族、侗族、水族、布  相似文献   

5.
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立汉  蓝岚  孟令法 《浙江社会科学》2012,(4):110-115,104,159
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普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如何挖掘其潜在的文献价值是畲族文化研究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是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畲族民间文献资料的价值作一初步的探究,指出其书籍文献是还原该民族真实生存发展史的有力证据;契约文书是展现该民族经济发展、淳朴民风的时代烙印;文物遗存彰显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优秀的品质;口头承继传达了该民族内心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6.
经学产生于春秋末年孔于删定六经,从事私人讲学,创立儒家学派之时,最初只是一门学术.汉兴以后,经学的影响逐步扩大,至汉武帝时便与政治产生了密切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成为最高统治集团制定政策、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西汉王朝(包括新莽时期)各种民族政策的出台,也和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起创造着祖国的文明历史.西汉时期,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族,周边地区还活动着匈奴族、西域诸族、越族、羌族以及西南和东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最强盛的是北方的匈奴族.汉初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学界对佛教怎样通过流行的古代立身处世格言著作而走进士大夫生活的问题探讨不够.本文通过剖析《菜根谭》以佛教弥补儒家缺陷的观点,说明唯有“百花齐放”才能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越是民族的,越有亲和力,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8.
千百年来,畲族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星散分布在闽、浙、赣、粤、皖五省的六十多个县、市部份山区.自唐以来,在汉族的影响下,其从原始社会跳跃式地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已经封建化了的畲族却仍然保留了不少原始社会的残余.本文试就畲族在经济生活、社会组织、婚姻习俗、宗教信仰诸方面的原始社会残余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畲族乃南迁武陵蛮与闽粤赣交界处的土著及部分逃入溪峒的汉人经过长期融合,于南宋末年形成的单一民族。历史上,闽粤赣边区是畲族先民早期的聚居区,元时畲民开始陆续北迁,闽浙赣三省交界地渐成为畲族先民新的聚居地。究其主要居地变化,畲人抗元失败,闽西畲民大批北迁是一原因,而南赣畲族先民"销声匿迹"则与明中叶王阳明的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密切相关。正是上述"举措",南赣畲民得以去蛮化,由早期的"梗化"、"顽民"渐渐向化一新,族性潜隐,直至民族识别。然而,以往对明中叶南赣之乱的研究学人多从客家视角进行解读,缺乏一个从輋(畲)民主位视角的观瞻。  相似文献   

10.
中外移民社会适应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移民的人力资本越强,如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竞争力越强、经济收入越高,则越容易适应城市生活.而国外移民的适应则不同,移民越是来自发达国家,其收入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越是有优越心态,越不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中外移民在社会适应方面共同性的规律则是,移民融入城市的动机越强、在城市居住的时间越长、社会交往越广泛(社会关系越多),越容易适应与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景宁畲族民间工艺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畲族的民间工艺文化在畲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以刺绣、彩带、竹编、服饰等为表象的工艺文化更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对这些工艺文化的研究、整理对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坊村是福建省上杭县管辖的一个村落,村民分属于畲族与客家两个族群。由于长期的共同生产、共同生活,两个族群的文化已经涵化,文化边界相当模糊,两者在语言、宗教、经济、民俗与共同的历史与记忆等方面都难分彼此。村民长期没有客家与畲族的分类,族群意识十分谈薄。20世纪80年代之后,村中钟姓恢复了畲族的民族成份,普通村民逐渐有了一些关于畲族与客家的认识,但其族群意识仍然很弱,他们对畲族、客家相关的知识仍然十分有限,并且对畲族与客家的认识受到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职业与身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族在我国属于人口较少民族,现在的俄罗斯族基本上都是华俄后裔.作为跨境民族,在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中仍保留着一些俄罗斯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丧葬礼俗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以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恩和村为例,描述俄罗斯族丧葬礼俗的基本过程,进而揭示其特有的东正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左江岩画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和平而河沿岸的断岩峭壁上,先后发现古代岩画点六十一处。分布于宁明、龙州、崇左、扶绥四县境内,绵延达二百公里。岩画全部用赭红颜色画成,规模巨大,气势雄伟。它是广西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这批珍贵的古代岩画,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壮族先民创作的。但究竟是壮族先民中的哪一个民族,又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是骆越;有的学者认为是西原族。此外,还有的同志认为是乌浒人,并认为乌浒人不是越族,而是属于僚族(指濮族后裔的僚族)。以上三种不同的看法表明:左江岩画族属问题的讨论,不仅涉及到是越族系统中的哪一个民族,而且涉及到是否属于越族系统。因此,进一步弄清岩画的族属是有必要的。一、关于岩画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领域是有别于自然规律的自由王国,其特征是世界性、未来前瞻性和开放性.因此,历史哲学断不是如同中国文化那样停留在封闭的自然民族状态,而是进入开放的面向未来的历史和自由的视野.自由的历史领域以人为本,而在必然的自然领域,人却是手段.自然和历史,民族和世界,既往和未来,封闭和开放,必然和自由,是两个分离的领域.自然界没有历史和自由,历史中也没有必然.历史同自然脱离,形成逐渐向上却充满艰辛的道路.民族的概念从属于自然,而不是从属于历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自然的;越是历史的,就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民族性格概念内涵的基础上,简要阐析了畲族民族性格的主要特征及社会文化功能,旨在对社会转型期的畲族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性格、增强族群主体的文化自觉性、挖掘民族精神资源等方面提供某种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进行了三次选择。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越是艰险越向前,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人生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不存在一个可成其为民族的越人族体,泰人也不是越人演变而来的,傣泰民族在汉代以前的历史的追溯已无意义。傣泰民族可追溯的源流在汉代云南滇中,并随后向南迁移到今天的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由于傣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迁移与发展中保持了水稻种植、“勐-阪”制度与文化的复制模式,使傣泰民族的先民们能在长期的迁移过程中定居并壮大起来,从而在今天形成了一个傣泰民族居住的文化圈。傣泰民族文化圈是一个文化地理概念,基于共同的民族渊源关系,人们互相理解、宽容、合作、开展社会与经济的交流,共同促进民族与文化的发展,是当代理解傣泰民族文化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哈萨克族族源与民族形成问题,至今众说纷纭。曾有人把哈萨克与蒙古的族源混为一谈,散布了一些模糊观念。解放前蒋介石反动政权根本不承认在中国有几十个民族的存在。当时在新疆的泛土耳其主义者也把早在六至八世纪突厥人建立起来的突厥汗国拉到当代来解释,说什么当代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统统是土耳其民族。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在哈萨克民间广泛流传的一些“穆斯林谱系”中,把原来哈萨克族本身存在的一些谱系硬拉到它那里面,把哈萨克族说成是穆罕默德的后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民族概况广东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主要还有黎族、苗族、瑶族、壮族、回族、满族、畲族七个少数民族(另有分属于38个民族的人在广东工作落户).据第三次人口普查,广东省汉族人口有58,239,089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060,131人,其中黎族810,379人,苗族41,431人,瑶族95,801人,壮族86,165人,回族10,849人,满族4,427人,畲族3,205人,其他少数民族和未识别民族或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共7,874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79%,其中黎族占1.37%,苗族占0.07%.瑶族占0.16%,壮族占0.145%,回族占0.018%,满族占0、007%,畲族占0.006%,其他少数民族占0.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