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革"结束之后,宗璞接连创作出<我是谁>和<蜗居>,它们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初最具代表性的反思"文革"的作品,也是新时期现代派小说的溢觞之作.这两篇小说以作者对"文革"记忆的艺术表现为中心,用夸张、变形、象征等艺术形式,表述了知识者荒诞的生存境遇.逃避、希望与直面,是知识者面对荒诞现实时的三种不同态度.<蜗居>中的"青年"在寻找"真"的"人"的过程中,完成了既否定自我又拒绝成为他者的主体建构.  相似文献   

2.
恨不能"在路上" 又有一个学生在网上给我留言,希望我在课堂上讲一讲<在路上><杰克·凯鲁亚克著,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和"垮掉的一代",虽然他也承认并没有看过这本书或是任何其他"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作品.多年以来,数不清的中国大学生把<在路上>和<麦田守望者>放在自己的必读书单上,但却迟迟提不起精神去读它们,直到大学毕业,直到不再年轻.<在路上>和<麦田守望者>好像是他们  相似文献   

3.
在1976年写下的<象征交换与死亡>一书中,鲍德里亚的思想中似乎发生了一种更大的转折.以我的看法,相对于自从<物体系>、<消费社会>的他性理论空间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自主性思想构境的转变,这是他理论逻辑构境中第二次重要的转换,也是在这种整体思考空间的改变中,鲍德里亚最终确立自己的原创性思想构境的过程.此时,鲍德里亚用来图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关键性概念--拟像-拟真出场了,并且,一个作为缺失本体的基础性范畴--真实也开始成为他逻辑批判张力的支点.  相似文献   

4.
<风筝>是鲁迅在1925年写的散文诗,收在散文诗集<野草>里,为<野草>的重要篇目. <风筝>写的是"我"在北京见到风筝而回忆起童年精神扼杀的一幕,小兄弟喜欢放风筝,而"我"不但制止,甚至粗暴地毁坏他亲手做的风筝,人到中年,看到一本外国儿童书籍而悔过,小兄弟对此事却全然忘却.  相似文献   

5.
我抱着轻松而愉快的心情,读完了陈征教授的新著<陈征诗词百首>(以下简称<诗词>).以前我的印象是,他是以研罗<资本论>而著名的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真想不到他对我国古典诗词有如此高深的造诣.展卷吟咏,如饮醇醪,如沐春风,似有取之不尽的思想和艺术宝库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为<社会科学研究>30华诞写一篇小文,就我个人来说,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的"后记"中,我曾发自内心地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刊物致谢;其中一家是<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感谢了几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其中一位是<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李琏生先生.如此认真地致谢,表明我只是一个寻常人,因为真正的"人物"通常是受恩不谢的.之所以不谢,意在暗示自己发迹后将有以重报,其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自负意味.但也正因为我只是一个寻常人,也就更能见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我的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学术上的些许成绩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提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作者按语:冯·赖特(Gerog Henrik von Wright,1916~2003),20世纪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于2003年6月4日去世.德国教授乔治·米格尔(Georg Meggle)主持编辑<冯·赖特纪念卷>,邀请我撰写一篇纪念文章,因为从1996年开始,直至冯·赖特去世之前,我与这位伟大人物发生了密切交往,甚至可以说,建立了某种私人友谊.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我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冯·赖特那里做访问学者一年;我接到他的最后一封信是2003年2月20日,这距他最后去世仅132天;我撰写了专著<冯·赖特>,1998年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出版;我主持编译了他的中文版文选--<知识之树>,200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如此等等.在下面的文章中,我概述了与冯·赖特的交往,披露了他给我的27封信中的11封信,并把下述两者作为附录:一是1997年我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对他的访问记,二是他为我主持编译的他的中文版文选<知识之树>所写的序言.我认为,这些东西具有文献价值,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冯·赖特的思想、学问与人格魅力;就我个人来说,写出这些也是为了寄托我对冯·赖特教授的缅怀与崇敬之情,并留作永远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李雪 《北方论丛》2004,(3):48-50
"文化身份"是后殖民主义探讨的焦点.奈保尔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影响的特殊身份使他能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半生>继续他一贯的主题,移位的生存状态、身份的失却、以及随之而来的疏离感,讲述了处于"林勃"状态中的父与子,寻找家园、寻找身份、寻找归属的旅程.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场的诸位想必是有点儿纳闷,这个做"画家"的怎么会在这里呢?我也觉得不合时宜.我以前在<早稻田文学>杂志上发表过关于<水死>的一篇文章.估计是跟这次研讨会有关的某位圈中人,偶然读到了我的评论,因此我也是有幸被叫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10.
我在写了<乱世逸民--记"文革"中的康同璧母女>(2004年4月发表于<温故><同舟共进>)之后不久,又与从加拿大来北京探亲的康氏世交张沧江教授重逢.2004年3月21日我去宾馆看望他,话题自然是康同璧母女故事.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理想国>等著迷对西方哲学具有启蒙意义,其中理念世界、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等宏论影响尤甚.新柏拉图主义发展了他的观点,并为基督教神学思维和路径提供了灵感,伊斯兰苏非主义同样也从中借鉴理论资源,在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我的名字叫红>中有所折射.  相似文献   

12.
1936~1940年我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期间,曾选读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课程,是他的及门弟子.1947-1949年我在武汉大学教书期间.吴宓教授是我的同事和邻居.我们虽无私交,但他的传奇经历不断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增加我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月5日的<南方周末>的头条<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是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才找来看的,所以读得特认真.我的结论十分明确:我不需要仇和,我们不需要仇和,21世纪的中国不需要仇和式的强人.我才不管他使沭阳县、宿迁市的经济指标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八达岭带几个德国的"中国画迷"画长城,突接<西部观察>杂志社总编辑向裕新先生电话,这孩子居然言称要召见我. 他11岁时让我教他学过画,称他"孩子",不算过分.其实我也大他不过10岁而已,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分大小,未论辈份,只是三年多未见,这个只能作记者的家伙摇身成为总编辑,真让我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题目是指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召集一批学者给<后汉书>作注.章注<后汉书>的目的并非是影射武则天专权和外戚专权,而与唐初史学的发展、社会需要和他对<后汉书>的喜好、政治投资有关.章怀太子既是<后汉书>注的组织者,又是执注者之一.他采用了较为科学的方法,从注音、释义、校勘、补遗等方面对<后汉书>进行注释,从而提升了<后汉书>的学术价值.<后汉书>注体现了章怀太子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也反映他对唐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23日,前<文星>月刊老板萧孟能在上海去世.李敖于第一时间在香港凤凰卫视做出反应:"他是我的老朋友,我们当年一起在‘文星’拼,一起在‘文星’奋斗,直到<文星>杂志被蒋介石下令关闭,直到‘文星书店’也被蒋介石下令关闭……我觉得中国人民应该知道这一段言论自由被打压的事,我愿意跟大家现身说法谈一谈."大半年之后,大陆学者范泓以严谨公正的态度推出还历史事实以本真面目的纪实专著<与李敖打官司>(范泓:<与李敖打官司>,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以一系列的铁证告诉人们:萧孟能的"退出江湖",并不是根源于国民党政府的"打压",而是由于李敖的背信侵占和赶尽杀绝,同时也归因于萧孟能本人"不按牌理出牌"的咎由自取.  相似文献   

17.
<檀香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无疑可以列入最优秀者的行列.<檀香刑>也大气磅礴地显示出莫言在民间文学上的自觉求索,他也是当代小说家中少数有向土地沉潜倾向的作者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檀香刑>也凸现了包括莫言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在思想能力上的缺陷和在精神向度上的偏差.作家对历史的反思,迷失在他本人充沛的激情之中;作家对现实的观照,消解在他本人灿烂的文字之中.莫言没有走出他自己建构的"文学迷宫"和"语言乌托邦",当他在为自己所创造的海市蜃楼而感到心醉神迷的时候,他也同时放弃了作为一个有理性的现代公民最基本的价值立场和美丑判断.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作品,而寓言是最能体现<庄子>文学特性的一种样式.<庄子>寓言既包含主角、细节描写、情节等文学因素,也涵客逍遥、物化、无为等哲理玄思,两者难分彼此,圆融统一.深入剖析<庄子>寓言中这种文学非文学的现象,并试图以"文学他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是为了更好地还原<庄子>的历史语境,也是为了更好地解读<庄子>寓言的完整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读完至友张远山的<庄子奥义>,我感到许多话都不必再说,无比地茫然与欣喜. 这种茫然与欣喜,简单说是读书人的幸福,而我也曾不止一次地与之相逢:在读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时,在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时,在读李劫的<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时,现在,它又像一位森林中的小精灵,在我的面前蹦跳着,活泼泼地.  相似文献   

20.
虽然台湾作家黄春明和大陆女作家丁玲的创作风格迥异,但是剖析<看海的日子>和<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女性形象白玫、贞贞可以发现:其文本遮蔽下的女性命运显露的是主体性缺失的政治、文化背景,女性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扮演的都是"他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