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淡化是一种严重侵害驰名商标权利人利益的侵权行为,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制度在商标淡化行为的概念界定、商标淡化行为的表现形式、认定标准、法律后果的承担等方面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基于对商标权人利益的保护,应当从以下两方面完善驰名商标反淡化立法:将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纳入《商标法》,明确驰名商标淡化的法律性质;明确驰名商标淡化行为人的民事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淡化行为是一种现代商标侵权。为满足驰名商标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国际潮流,我国应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借鉴各国商标反淡化立法的成功经验,建立比较完善的商标反淡化法律制度,对淡化行为依法打击,从根本上遏制和消灭商标淡化行为。  相似文献   

3.
混淆理论是商标保护的基础理论,淡化理论是作为混淆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而出现的,主要应用于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淡化行为的确会减损驰名商标的识别力和显著性,贬损驰名商标的声誉,对其进行反淡化保护确有必要.我国现行商标法并未引进淡化理论,而是通过司法解释引入了淡化理论.在第三次修改商标法时,应在立法中引入淡化理论,对驰名商标进行全面地反淡化保护,并根据商标显著性和知名度的不同对弱化、丑化和退化行为建立不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驰名商标是一个颇为复杂而又难以界定的法律概念,其认定标准通常需要参照多种因素,其认定方式包括主动认定和被动认定.驰名商标的保护模式包括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两种,绝对主义已经成为国际发展趋势.囿于各国的现实情状,其对驰名商标的具体保护采用不同的模式,相比之下,中国的立法相对欠缺,需要进行立法上的修改和完善,重要的是建立防御商标制度,加强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相似文献   

5.
对一件商标所具有的独特性的保护应构成商标保护的唯一的理论基础。淡化是通过将驰名商标用于非竞争性的商品 ,以至逐渐消磨或分散其识别性 ,破坏商标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的侵权行为。淡化与传统的商标侵权行为相比 ,具有潜伏性、长期性和救济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淡化行为主要有弱化、丑化、退化三种表现形式。淡化行为严重损害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 ,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 ,我国应结合国外有关反淡化的立法经验 ,制定专门法律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6.
商标淡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标淡化是无权使用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类似的标识使用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商品或者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损害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由于我国商标立法上的欠缺,应在《商标法》中增加关于商标淡化的定义,表现形式、认定方式及其法律救济等法律规定,从而完善我国商标制度,以更好地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驰名商标的淡化是一种特殊的严重损害驰名商标的行为,其性质是一种商标侵权行为,主要表现为弱化、污损、退化三种基本构成形式.我国对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立法上也有比较大的缺陷,必须整合法律资源,通过修订<商标法>来完善我国的对驰名商标淡化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8.
沙春羽 《理论界》2014,(1):93-95
驰名商标的保护已经商标权保护的核心,世界各国均给予驰名商标以特殊保护。我国现行《商标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但新《商标法》在驰名商标保护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针对我国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完善立法,更好地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的利益。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是《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等国际公约规定的一种特殊的商标保护制度。我国从1993年《商标法》确立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开始,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已经运行了近二十年,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行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在实践中显现了诸如腐败、造假、不正当竞争等多种弊端,已背离了立法初衷。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亟待从立法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法的首要任务和立法宗旨,而驰名商标的保护原则是其中的一项特殊的立法制度。对于驰名商标,很多国家都确立了专门保护制度,有关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也明确地给予特殊保护。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及实施细则均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驰名商标由于驰名,就  相似文献   

10.
严实 《天府新论》2004,(Z1):167-168
我国目前的商标存在明显的缺陷.立法完善我国驰名商标立法,应该(1)正确界定商标的概念;(2)扩大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3)明确驰名商标的认定方法和认定机构;(4)加大驰名商标注册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1.
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地位对我国的启示魏青松,鲁民各国的立法及实践驰名商标指经长期使用,具有良好信誉,为公众所知晓的商标。保护驰名商标,各国在立法上有两种形式:一是实行相对保护,规定保护范围仅及于相同或同类商品上,以法、德为代表;另一是实行绝对保护,规定...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在立法中往往发生法条之间的交叉.在未注册商标保护、驰名商标保护及反向假冒行为的禁止这三个问题方面,我国的《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需要协调.根据其行为性质,将上述三种行为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褚童 《兰州学刊》2006,(8):207-208
本文在论述驰名商标的概念、认定及其特殊保护实践诸方面的基础上,从国内法、国际公约的角度加以分析,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以期今后更好地维护公平竞争,保护驰名商标所有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徐瑞 《理论界》2011,(11):67-69
反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的论著。读《The Rational Basis of Trademark Protection》一文后,笔者从中归纳了以下几个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为何?商标权保护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为何?何谓商标的淡化?反商标淡化与反不正当竞争的关系又如何?文中将一一论述之。  相似文献   

15.
张军 《理论界》2008,(1):68-70
商标作为商品或者服务的标记,已成为现代知识产权法所保护的重要客体之一,我国对商标注册实行自愿注册为主,强制注册为辅的注册原则,本文从国际条约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规定入手,分析了使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行为性质和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以及几种侵权方式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影响,提出认定在先使用未注册商标为驰名商标应结合我国驰名商标认定的实践,按照国际条约对确立驰名商标制度的实质原则,在现实情况下,应从法律制度等层面完善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 ,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法律规则产生强大的冲击效果 ,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对驰名商标而言 ,侵权人纷纷利用这一新的技术手段 ,采用各种形式对驰名商标实施淡化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网络环境下驰名商标淡化的独特性 ,并采取相应的司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商誉淡化是商誉侵权领域的一种重要行为类型。在规制商誉淡化的法律体系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处于补充性和设防性的地位。在商誉保护的模式构建中,以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的阶段性模式是最现实和最合理的选择。在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过程中,商誉的保护范围、行为类型、侵权标准和法律责任等都是必须重点予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们应立足本国国情,重新检视我国商标淡化立法,着眼于以下思路进一步完善我国商标淡化立法:明确统一商标淡化行为的性质;将商标淡化立法纳入《商标法》;科学界定商标淡化的法律概念;明确商标淡化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19.
牛绿花 《兰州学刊》2003,(3):149-149,151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 ,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主要针对驰名商标 ,将驰名商标用于与原商标既不相同也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 ,使驰名商标与特定商品厂家的联系模糊、减弱 ,甚至消失。从性质上说 ,商标淡化是一种侵权行为 ,而且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是一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理论基础与实际现状两方面阐述了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的依据,并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知名案例粗浅分析了我国在未注册驰名商标的认定、救济及具体保护措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完善未注册驰名商标司法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