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传统职业教育偏重于校内的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大缺陷,学生不知所学技能的用途,毕业后无法将所学技能应用到企业岗位当中,无法尽快适用企业要求。因此,单凭学校自身校内技能训练条件是培养不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校企合作的岗位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2.
袁可为  景魏 《职业》2014,(18):35-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紧俏,要更好地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不但需要加强高校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加快校企联合培养的步伐,只有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更好地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意义,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举措,希望能够逐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3.
孙福东 《职业》2013,(35):112-112
“校企合作专班”是校企双方协商组建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技能突出的技能型人才,以实现增强学校办学效益和提高企业人才竞争优势的合作双赢、互利互惠以及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燕妍 《职业》2014,(26):21-22
入企办学培养技师,即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师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本文论述了如何入企办学培养技师,学校到企业办学,在企业培养技师,将课堂搬进企业、搬到车间,进一步缩短了企业与学校的距离,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而校企合作培养技师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培养出贴近企业,贴近生产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徐乐春 《职业》2011,(5):69-70
一、校企合作的形式、要求和方向 校企合作要大力普及基本形式,推进延伸形式,探索拓展形式。实践表明,技能人才的成长,不仅要由学校进行系统培养,企业提供岗位实践;并且要由学校和企业开展点对点、点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刘永滨 《职业》2012,(12):16-17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熟练的实操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它的发展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有许多挫折和困难。要形成一种合理、高效的成熟模式,需要长期实践与研究。笔者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培养的对象都是学生,如果双方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可以解决当前校企合作的诸多问题,提高校企合作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胡兆娟 《职业》2016,(6):146-147
技能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稳定和在激烈竞争中的胜负.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的企业人才培训体系.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角度,阐述企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黄浩波  刘向勇 《职业》2023,(14):63-65
订单式培养是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路径,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最终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良好局面,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订单班”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沉浸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职业素养在岗位中养成,通用能力在工作中获得,劳动精神在实践中内化。笔者以中山市技师学院“展晖订单班”为例,探讨了“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实施路径和实施方法,该班取得较好效果,成为区域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张家和 《职业》2014,(14):23-23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校企合作作为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1,(21)
6月25日下午,无锡技师学院与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第三轮校企合作培养技术人才协议签约仪式。无锡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巫伟钢与合作方党委副书记时兴元共同签署并交换了“合作培养油泵油嘴调试技术人才协议”“合作培养热处理工技术人才协议”和“技师工作站培养技师协议”三个重要协议,旨在合作培养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具有一流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的一线人才。  相似文献   

11.
钟伟东  黄柳琴 《职业》2014,(27):20-21
本文基于广东河源高级技工学校深度校企合作的背景,从校企共建实训实践场所、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发一体化教材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手机检测与维修人才。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家长满意,校企双赢,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快速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王琳忠 《职业》2013,(5):27-29
如何通过开展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一直是中职学校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介绍作者在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陈海锋 《职业》2023,(24):61-63
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技工院校虽然一直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但是对于企业来说,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本文从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存在的问题,同时以海宁技师学院为例,提出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专业设置契合产业发展、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三大对策,以期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我校自1993年开始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经过十几年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果,累计培养高级工3128人,且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学校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成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07,(6)
我校自1993年开始进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经过十几年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果,累计培养高级工3128人,且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学校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成为“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16.
刘新滨 《职业》2016,(31):116-117
淄博市技师学院坚持贴近企业办学,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与110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有完善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及校企合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并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最终形成双促进的经济发展与技师教育共同增长的良性循环.本文对产学相互支撑校企共同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李贞权  赵桂荣 《职业》2016,(30):42-43
本文讨论了校企合作如何共同制订培训—考核—竞赛培训方案、高效培训紧缺技能人才的问题,并提出在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应突出课题操作训练,扎实完成典型任务,最终使企业员工技能水平整体提高、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江朝 《职业》2012,(11):23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银昆 《职业》2016,(4):28-29
校企合作是国内外培训技能人才的通用做法.但是,在我国,校企合作却一直存在着"学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近年来,为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如何落实这些利好政策,是摆在校企双方面前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立  夏治坤  刘春香 《职业》2011,(24):50-51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简介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实训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