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寓言是<庄子>的重要言说方式,它是一种以隐喻为实质的寄言出意的手法.<庄子·齐物论>以"罔两问景"与"庄周梦蝶"两则寓言结束,可谓寓意深远."罔两问景"充满了庄周对自身真实存在的焦虑和质疑,"庄周梦堞"则通过"梦"的形式展示了一个逍遥境界.  相似文献   

2.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庄子·寓言篇》对《庄子》中存在的大量寓言、重言的现象,概括甚当。离开寓言、重言,《庄子》不仅难享盛誉,甚至不成文章。寓言、重言在《庄子》中虽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庄子意旨并不在创作寓言,描述重言,而是借寓言,重言阐述其哲学思想。庄子冶寓言、重言与其哲学论旨于一炉:或有声有色地描述一系列寓言、重言,然后推出论旨;或开门见山,先点论旨,再以大量寓言、重言证之;或通篇惟见寓言、重言,而将论旨巧妙地融合其中,从而寓言、重言与论旨画龙点睛,相得益彰。在斑烂多彩的寓言、重言中,蕴含着庄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就《庄子》散文这一创作特色作一探讨,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3.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作品,而寓言是最能体现<庄子>文学特性的一种样式.<庄子>寓言既包含主角、细节描写、情节等文学因素,也涵客逍遥、物化、无为等哲理玄思,两者难分彼此,圆融统一.深入剖析<庄子>寓言中这种文学非文学的现象,并试图以"文学他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是为了更好地还原<庄子>的历史语境,也是为了更好地解读<庄子>寓言的完整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外杂篇精义"系列的第六篇.<寓言>抉发"内七篇"结构及其奥义,是"内七篇"的结构指南和奥义指南,全篇结构严谨,义理贯通.郭象的篡改误断和曲解妄释,导致旧庄学认为<寓言>是"随手散缀""难明条贯"不相关联"的杂凑之文,并且误以为庄子所撰,视为"庄子自序",从而成为旧庄学无法读通<庄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徐玥 《南方论刊》2006,(1):61-62
《庄子》寓言既有先秦诸子寓言的共性,如意图上都是为宣扬自己哲学观点而作的哲理寓言,形式上大多故事与教训浑然一体,教训的主观色彩较淡;也有自己的个性,如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等。下面笔者就其构思、题材、表现形式、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庄子》寓言如何表现其哲学思想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养生主>是直接建立在<齐物论>哲学框架之上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养生主>所体现的庄子的生命观做了更加细致而深入的解读.对"缘督以为经"中的"督"、"帝之悬解"中的"悬解"等核心概念,以及对寓言"右师一足",作者都有与前人不尽相同的理解和阐释,对"庖丁解牛"、"秦失吊老聃"两则寓言,作者也进行了不同于前人的细读式分析.  相似文献   

7.
庄子"三言"密不可分,同汇于卮言。卮言在语言艺术表现上骈散结合,语汇丰富,简洁蕴藉。卮言与寓言、重言一起完整地表达了庄子逍遥、齐物、无为、坐忘等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老子>哲学对于填充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弥补儒家疏于本体建构的缺陷功不可没.<庄子>的齐物论开辟了平等的思维路径,成为近代哲学家消弥差等、提倡平等的理论渊薮.<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固然同属于先秦道家,依然有着理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活动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哲学家庄子,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位大宗师。《庄子》三十三篇,原本是哲学著作,却被历代文学家奉为瑰宝。特别是在表达抽象的哲学思想时,它采用了“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庄子·寓言》这种奇特的方式。在《庄子》的某些文章里,寓言一个一个接踵而来,几乎看不到成段的议论,寓言开篇,寓言结尾,寓言读完了,文章也结束了。这样的文章,在哲学家眼里,它是精采的哲学论文;而在文学  相似文献   

10.
《庄子》寓言和《伊索寓言》是中西方寓言文学的杰出代表。两部寓言均未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来论证说理,而是诉诸形象、故事等来阐释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经验教训。试图以马丁等人的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庄子》寓言和《伊索寓言》为文本语料,对比探讨两部寓言作品中动植物和非生物形象的评价意义及其实现评价功能语言资源的异同和理据,领悟庄子和伊索对现实社会人与事的态度评价,从而启迪人类思想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1.
论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庄子》内七篇中 ,《逍遥游》是极为重要的一篇。但前人对庄子《逍遥游》意旨的理解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用玄学“各适其性”之思想解释 ;二是用佛、老的“空无”思想理解 ;其三是用儒家思想解释 ,认为体现了“自在快适”的人生境界。这些解释表现了前人对庄子“逍遥”的理解以及与庄子本意的差别。这种差别的产生 ,一是由庄子独特的表达思想的方式和在庄子思想中存在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造成的 ;二是因为解释主体所处时代及主体因素的不同 ,导致了前人对庄子“逍遥”理解的差异。所以 ,比较前人对庄子“逍遥”的不同理解 ,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代思想的发展及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神话思维对<庄子>文本特征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内在的影响.它以具象言说事物的方式使<庄子>把哲理完全融入它的寓言系统,<庄子>已不仅是一般说理形象化,而且更是直接用形象说理,寓言本身既是手段又具有本体意义;神话思维不回避矛盾的原逻辑特点使<庄子>意象具有多面性,体现在文本上则是模糊混沌特征;神话思维的隐喻性使庄子把自己的精神生活融入外物,并在超越外物的表述层次上使象征意义具有多义性,造成文本的开放性召唤结构.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一书宏大博精,立论多奇异浩荡,傲睨万物而不随流俗。可是,其书的有些篇章常被视为“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甚至被蔑视为“杂纂”而不可观。但若细致考察其思想端绪,则往往可以发现其精蕴之义。其“杂篇”的《徐无鬼》可为其中之一典型。是篇实为庄子学派较早的作品,如发挥庄子关于“道通为一”,“以心复心”,“无意则止于分”以及赤子之德和彼此是非等思想,皆颇有精义。《齐物论》历来被认为是庄子自的典型篇章,其“道枢”的理论,在《徐无鬼》篇中有很重要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白宪娟 《兰州学刊》2008,(9):164-166,163
清代宣颖所著之《南华经解》不仅深得《庄子》哲学真意,而且对《庄子》进行了颇有特色的文学接受。其文学接受的主要内容有章法分析、技法点拨、风格品鉴、审美体悟四个方面,其特色表现为三点:文学接受侧重文章学角度的解读、文学接受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是一种非自觉地文学接受。  相似文献   

15.
杨国荣 《文史哲》2006,(5):125-135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化为人的具体存在,人的存在境域又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了面向对象、敞开世界的本体论前提。以如何得道为指向,《庄子》一方面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之说,由此强调了解构、消除、净化既成精神世界对于把握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以神遇”的直觉方式。对《庄子》而言,以道为内容的“真知”不同于经验层面的知识:经验之知所指向的是外部对象,“真知”则旨在提升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广义的成人),后者蕴含着认识与涵养、认识方式与存在方式的交融。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与当代中国小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清华 《齐鲁学刊》2003,(2):119-127
解构主义虽兴盛于当代欧美学界 ,但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老庄与道家哲学以及禅宗思想中却有着丰厚的传统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中亦有着原发的方法与理念。因此 ,当代中国文学的解构主义运动中有着多个思想资源。当代最早的在语言层面上的解构主义意识 ,可以从王蒙发表在 1 980年的一篇小说《蝴蝶》中得到阐解印证。先锋小说中解构主义的表现有暴露虚构、暴力切碎、文本并置等。历史叙事中的解构主义同时也表现了当代意识形态的变构  相似文献   

17.
张义宾 《阴山学刊》2004,17(1):9-15
<乐记>受到了<荀子>和<周易大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观.其中源于<荀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以现成性的、由具体之物构成的既定性的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的源泉在于人心与外物的相感;而源于<易传>一系的美学思想则以非现成性的、生成性的生活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以生活世界的本体--天为源泉.在以西方主客二元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语境中,我们对源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解,但对源于<易传>的美学思想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误读",以致于多数现代学者将其全盘否定.其实,只有来自<易传>的美学思想才是<乐记>理论的精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化精神,是西方传统文化不曾涉及的、难以解读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反对“以物易性”即人的物化,《庄子》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合乎人性或人性化的存在的问题,蕴含着对人自身之“在”的关切。在何为合乎人性的存在以及如何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等问题上,《庄子》展示了其在天人之辩上的另一面。对《庄子》而言,人性化的存在,以同于“天”为其实质内涵;与此相应,走向人性化存在的途径,主要便表现为循乎天道而回归自然。这里既有化“人”为“天”(形成第二自然)、走向实践智慧的一面,又内含着对自在及自发形态的肯定。其中交错着确认目的性(对人性化存在的向往)与悬置目的性(疏离名利以及广义的文明化追求)、天道与人道、自然与当然之紧张。  相似文献   

19.
周春兰 《学术界》2012,(6):174-180,288
在古代道家哲学中,“无”在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中都备受关注,但他们说“无”的侧重点不同.《老子》从追问万物的源头入手,提出了“有生于无”生成论构想;庄子否认了普通的知识及认识方式,提出了“不知之知”的最高认知层次;黄老在改造老子无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刑名为前提的无为而治;王弼站在本体论的高度将黄老无为和名教有为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思想.“无”经过老子、庄子、黄老学派和王弼的发展演变,已从一个普通的哲学语词上升为万物之本体;“无”主要涉及生成论、认识论、治国论、本体论等方面,这些哲学思想因为“无”而更为深刻、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反对“以物易性”即人的物化,《庄子》以独特的方式提出了合乎人性或人性化的存在的问题,蕴含着对人自身之“在”的关切。在何为合乎人性的存在以及如何达到合乎人性的存在等问题上,《庄子》展示了其在天人之辩上的另一面。对《庄子》而言,人性化的存在,以同于“天”为其实质内涵;与此相应,走向人性化存在的途径,主要便表现为循乎天道而回归自然。这里既有化“人”为“天”(形成第二自然)、走向实践智慧的一面,又内含着对自在及自发形态的肯定。其中交错着确认目的性(对人性化存在的向往)与悬置目的性(疏离名利以及广义的文明化追求)、天道与人道、自然与当然之紧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