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T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企业是典型的知识型企业,无论是员工的构成,还是生产运作的方式都有其不同于传统工业企业的特点,所以,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IT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特点   第一,人员市场化程度较高。我国的 IT企业大多是在“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所谓“四自”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样,他们在用人上有很大的自主权,人才来源主要是人才市场、猎头公司、人员推介、校园招聘、网上招聘等,聘用方式一般采用合同制。   第二, IT业人才市场求远大于供。作为一个新生行业, IT业发展日新月…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生活过的人常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共生的社会。”就像《北京人在纽约》中写的那样,“如果你想上天堂,就请来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想到地狱,也请来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天堂和地狱,虽然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有时只是一步之遥。稍不留神就会从天堂走向地狱。尤其在IT界,这种变化就更加突显。能在美国IT业站住脚,技术上游刃有余,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人并不多。能在工作中,“享受做学问的最大乐趣”则更加不易。作为外来移民,杨庆,这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凭着他的睿智,成为本领域…  相似文献   

3.
采天地灵气 “猛子不怕鬼”,这是柳军飞说过的一句话。 的确,湖南人的聪明和能干是出了名的,但最能活脱脱道出湖南人气质的,却是他们做事那种非凡的魄力。 4年前,柳军飞靠着200万就敢“采天地灵气,创华夏智慧”,创出了今天资产8个亿的中科软件集团。 如今,柳军飞又告诉人们:“中科软件集团要在两三年内市值达到300亿。300亿也不是很多,在国外也就是30亿美元。我们的目光一开始就放在了国外,我们和世界上所有大的软件企业都有可能产生竞争。” 柳军飞这样表明中科软件集团成立后进军国际软件市场的决心。 把目标定得…  相似文献   

4.
采访复旦金仕达乔志刚董事长,并不是我预先的计划。是一个偶尔的机会,文汇报的一位同行来电告诉我说,现在上海有一位年轻的IT企业领导,被人称为“金融软件开发的领路人”。“中国软件星空上的‘王者之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软件大亨”.不妨去采访他,肯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同行又寄来有关乔志刚、金仕达的文章,“中国金融电子的推动者”,“21世纪,‘消失’得无处不在的软件”和“浴火的凤凰”,看到乔志刚一个又一个从艰苦到辉煌的故事,聆听乔志刚演绎一个又一个中国软件的“神话”,深深为之激动,不得不去采访他……  相似文献   

5.
他,高高的个子,一头黑发,椭圆形的脸上不时露出慈祥的微笑;一副栗色框眼镜后面是一观透着灵气和睿智的浓眉大眼;宽阔的前额更显出他的足智多谋。在办公室里、谈判桌上、会议厅中和所有正式集会场合,他总是西服革履、搬滞洒洒,言谈举止显现出他的温文儒雅和“绅士”风度。但是在家中,他却常常穿上唐装,饶有兴趣地玩着文物古董,“那种感觉和味道是非常美妙的”,他如是说。他就是香港中华制漆有限公司、北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全国政协香港地区常委徐展堂先生。香港人称赞他是“香江~儒商”。徐展堂1941年出生在江苏一个…  相似文献   

6.
顾钱彬最近和IBM公司有过一次交手:他手下一个培养多年的优秀计算机专才要被IBM挖走。身为中远集团IT总监,他掌管十几亿投资,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总有后顾之忧。据他介绍“我们投资上百万人民币培养的人才,很容易被跨国公司用两倍或者更高的薪水挖走。”  相似文献   

7.
两年前,他是一个彻底的IT宅男,连续做了8年的技术。在这段时间里,他曾试着创业,做过网站,搞过电商,也卖过创意礼品,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今天,联想、华为、海尔、中海油等很多中国企业已走出国门,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崭露头角.而早在10年前,民营企业天狮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并在国际市场上开拓出一片天地.因为天狮走出国门较早,所以中国企业目前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人才问题它都遇到过,并为之积极思索过对策.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在90年代的中国和世界各地都并不鲜见。科学家成为企业家的事例也有不少。然而,像李行从那样得心应手、出类拔革的“两栖”人才,就确实不多了:——在学术上,李行从曾以电磁学上的杰出成就,于1982年荣获“美国华人杰出成就奖”。他曾先后在美国电磁学的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获得过六项专利。他有关“一体化薄膜磁头”的革命性发明,至今仍是电脑所运用的薄膜磁头的基本结构O——在商业上,李行从自80年代中期起成为台湾第六大企业——庆丰集团的投资祖国内地的业务总管。他于1987年在香港创办的普力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企业能更具竞争力,能更好地沟通,在“硬件”上,GE曾经的舵主韦尔奇通过他著名的“数一数二”论来裁减规模,进而构建扁平化结构,重组通用电气;在“软件”上,韦尔奇则尽力试图改变整个企业的文化与员工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陆强 《人才瞭望》2004,(8):49-49
企业中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可用于薪酬待遇的人力成本也是一样。企业考虑的是,把有限的成本用在最需要激励的人身上,和那些”边际产出”最大的人身上。从“美世”为国内企业薪酬改革的咨询经验来看,许多国内企业由于历史羁留的原因,低端岗位的薪酬往往超过市场值很多:而高端岗位,如重要的管理岗位、高端技术岗位等薪酬却落后于市场值许多。  相似文献   

12.
采访复旦金仕达乔志刚董事长,并不是我预先的计划。是一个偶尔的机会,文汇报的一位同行来电告诉我说,现在上海有一位年轻的IT企业领导,被人称为“金融软件开发的领路人”,“中国软件星空上的‘王者之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软件大亨”,不妨去采访他,肯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同行又寄来有关乔志刚、金仕达的文章,“中国金融电子的推动者”,“21世纪,‘消失’得无处不在的软件”和“浴火的凤凰”,看到乔志刚一个又一个从艰苦到辉煌的故事,聆听乔志刚演绎一个又一个中国软件的“神话”,深深为之激动,不得不去采访他 立秋后的清晨,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朵,天气仍然炎热。我等车去采访,说也有缘,巧遇上海复旦金仕达公司的交通车,把我带进上海浦东软件园。  相似文献   

13.
老周     
“老周”其实并不老,也就四十岁出头。可在IT企业里,他那明显凸出的小腹,头发稀疏的脑门,就显得很有资历了。特别是他整天手脚麻得地奔忙在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几岁的客户经理当中,大伙自然就要亲切地选择“老周”这个称谓来表达敬意了。  相似文献   

14.
《国际人才交流》2012,(6):49-49
2012年4月23日,美国专家比尔·奈德(Bill Ladd)获得了由荆州市发改委等主办的“第三届荆州十大经济人物”奖。评审委员会给予他的评语是:“因为石油,他远渡重洋来到荆州,因为石油,他来回奔波于东西半球。像钻头一样,扎根四机赛瓦;像井架一样,前瞻国际市场。他以西部牛仔的风采,舞蹈于石油钻采的平台之上。”  相似文献   

15.
许多出色的管理者,通常都是先进“武器”的制造者和使用者;而许多高效率的企业,通常都拥有几种令人叫绝的管理“武器”。如果我们对这批“武器”进行一番研究的话,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趣味和管理的智慧。会议纪要———碧玉七星剑碧玉七星剑最大的“卖点”,是剑身上镶着七颗翡翠;而会议纪要之所以能成为三星“兵器谱”上的第一种“武器”,不仅因为它像刀剑一样是种应用极广的“常规性武器”,而且还由于它在布置工作任务时,特别强调了“七大明确”,使责任人无法敷衍了事。小程是新加盟公司市场部的一位年轻人,这天早上,他参加了…  相似文献   

16.
非常规考题透射人才能力 “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这么刁钻出入意料的题目大概也只有微软会拿来考人,看似漫不经心的古怪,其实无不浸透着企业文化和企业要求。参加过微软应试而且有幸进入微软的一位IT界朋友刘先生告诉记者,其实微软的试题并不一定要你给出精确的答案,他考察的往往是题目折射出来的能力,下水道的题目考的就是你的跳跃思维、创新思维、逆向思维等,如果你借用各种参数,再设未知数,一丝不苟的计算,你就大败了,因为微软的试题是有时间限制的,微软强调效率,而且考题本意不在于  相似文献   

17.
淮盼 《人才瞭望》2010,(2):77-77
2007年4月12日上午,他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由于这个活动较为重要,电视节目是以直播的形式播出的。他的演讲稿因为以一个“情”字为着眼点,自然也就容易激起人们情感的浪花。当他说到“妈妈在我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的时候,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母亲当时就在电视机前收看电视直播的画面。这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他的话说:“我妈妈近90年的人生沧桑,经历过战争、吃过苦……”  相似文献   

18.
《人才瞭望》2006,(3):50-51
“中原中原,终有一天会完(谐音,粤语)。”当你听到这话出自地产中介名企中原集团董事长施永青之口时,你不必吃惊,因为他崇奉老子哲学,事物在他眼中全带着周期性,在天道中起跌兴衰,道法自然。由于市场发展自有“道”,所以旋永青坚信:管理企业只需“无为而治”,干预过多会适得其反。接下来让我们细细领略番这种“无为”之道。  相似文献   

19.
鲍登·邦德是一家水泥公司的创始人和董事长,他正向我诉说水泥价格不断下降带给他的苦恼。“全球水泥价格每天都在下降,”鲍登近乎哀叹,“市场上水泥过剩,我们的利润在不断缩减,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们就不得不裁员并关闭部分工厂。”  相似文献   

20.
34岁的全承镐是韩国人,却因为中医的缘故,“反认他乡是故乡”一口气在中国待了8年。这期间,他多半过的是清苦的寒窗生涯,这位迷恋中医的“苦行僧”,每天埋头“神会古人”的时间超过15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