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欧班列开通运营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契机。基于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中欧班列开通对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显著推动了所在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该影响效应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影响效应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异质性检验显示,中欧班列开通有利于我国中西部非海运地区的相关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这一积极效应主要集中在中、高技术制造业。以上结论对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完善中欧班列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助推我国制造业发展和企业生产率提高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创新激励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时空效应的理论机制,并运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研究研发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创新激励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研发投入的时空效应后发现,研发补贴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短期和长期激励作用,而忽视时空效应会高估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短期激励作用并低估长期激励作用。创新激励政策的时空效应在不同类型企业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发补贴对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长期激励作用最高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为此,建议从区域一体化的高度协调地方政府制定创新政策,确保创新激励政策的扶持链与企业的创新链相一致,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创造性破坏理论框架,本文主要探讨人工智能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效果及劳动力市场传导机制,并结合2012—2019年国际机器人联盟的工业机器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效促进了我国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其中在劳动力稀缺且资本要素较丰裕的东部地区,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更为凸显。机制检验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人工智能通过提升劳动力生产率、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促使地区向“创新驱动、内需拉动”转型;在中部地区,人工智能促使劳动生产率提升及劳动力向生活性服务业转移,但并未实现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同步提升;在东北地区,人工智能改善地区劳动生产率,但就业产业结构效应不显著,且劳动力外流等因素引发工资水平下降问题,抑制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由此,各地区应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实现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合理分工与深度协作,共同打造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徐实  纪端  钟慧洁 《东岳论丛》2024,(3):152-161
政府引导基金是政府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有效补充,其凭借支持国家战略的制度逻辑,能够驱动企业绿色创新,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通过手工搜集2007—2020年政府引导基金的投资数据,结合PSM方法,实证分析政府引导基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与作用机理:认为政府引导基金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该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更为显著;相对于国有企业,政府引导基金对民营企业的绿色驱动效应更为突出,并且高管激励对该驱动效应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本研究厘清了政府引导基金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与作用机制,揭示了地区发展水平、产权性质与高管激励对绿色创新驱动效应的调节作用,为政府引导基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胡日东  曹婧博 《西部论坛》2021,31(5):100-111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6.
张梦露 《江汉论坛》2023,(12):30-37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探讨高校科技创新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与路径,对于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通信设施和交通设施两个方面构建交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交易效率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并且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相对更为明显;交易效率显著强化了高校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且信息传输效率相比于交通运输效率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应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提高交易效率,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通过构造科技创新投入指数,利用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投入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分科技创新投入类型来看,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与科技研发人员投入均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非线性,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越高,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创新要素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碳交易制度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同时也会对企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以八省市开启的碳交易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平台,选取2011—2021年政策试点省市内上市企业为样本,建立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碳交易制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碳交易制度能够显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显示,碳交易制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民营企业和环境执法力度较强地区的企业中尤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显示,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和金融发展会增强碳交易的影响,市场活跃度和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其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上述结论为完善碳交易市场建设、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以创新重构经济增长新动力和以生产率重塑经济质量新内涵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战略。本文利用中国发明专利微观数据测算了城市技术集聚水平,并在理论分析技术集聚影响城市劳动生产率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8年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集聚能显著提升城市劳动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城市技术集聚主要通过优化就业结构、降低资本错配和激发创业活力等渠道提升劳动生产率;拓展分析表明,城市蔓延、技术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环境因素在技术集聚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论对我国以创新驱动生产率提升为内核的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李实的中国转轨经济中劳动力流动模型,指出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制度原因是加工贸易中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方面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加工出口主体的分化。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造成中国加工出口主体的分化,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化工产业乃至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依据价值网络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选取260家中国化工企业A股上市公司2015—2019年统计数据展开实证分析,实证检验商业模式创新、动态能力对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对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正相关影响,具体体现在商业模式创新不同层面即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对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动态能力对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创新能力相对于吸收能力和适应能力对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动态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商业模式创新和化工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与公共治理能力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考察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兼具公共性与市场性的政府行为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采购对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更大;政府采购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2)政府采购对国有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强。3)腐败治理正向调节政府采购与企业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4)政府采购对企业双元创新的正向影响在大企业及市场化环境差的企业更为显著。政府应重新审视政府采购对具有不同创新导向企业的影响,加强腐败治理制度建设,基于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2000—2011年中国微观数据考察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了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越高,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越强。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提升效果在私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高技术和高竞争行业企业中更强,且直接的、国外的、发达国家的服务投入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大。基于不同服务部门的实证研究发现,邮电通信、金融服务化能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交通运输、商务、批发零售服务化则无显著影响甚至会抑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研究结论为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采用新技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对企业创新有重要影响,而产业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上市公司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效应和作用机制,并深入考察了产业融合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产业融合有助于数字化转型发挥推动作用;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加研发投入和提高技术溢出三种渠道影响企业创新,产业融合可以加强这三种渠道的机制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效应不显著,对中外合资企业的效应显著为正;与服务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相比,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作用的效应更强。企业创新要重视产业融合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制造业基本盘的压舱石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文章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探讨并购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检验实际吸收能力和潜在吸收能力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从总量上看,并购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同时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但是对企业创新投入有负向影响作用。从结构上看,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均能够提升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和创新效率,其中纵向并购创新效应更加显著;但是纵向并购对创新投入有显著负向影响,而横向并购对创新投入影响不显著。从机制上看,并购通过提高企业实际吸收能力和潜在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其中,实际吸收能力机制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高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思路,进而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中小企业效率,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水平均对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规模异质性及区位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的效率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在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大城市更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及小城市中小企业的促进效应尚待挖掘。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城市金融水平,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效率增长。研究对于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中小企业效率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政府部门如何运用政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服务微观经济主体的数字化创新活动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企业转型发展需求,以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政策措施为出发点,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对于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这种驱动力尤为突出。机制识别检验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在“宏观-微观”层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化改善效果,在宏观上能够提升地区风险投资活跃度并优化产业结构;在微观上能够提升企业处理信息能力并降低创新活动风险,这些增益改善都有助于企业数字化创新项目的开展。市场化程度是发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重要外部条件,“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的双重拟合能够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展现出更大的促进“加速度”。  相似文献   

18.
滨州在两三年间从处于发展危机到创出了"滨州速度",是因为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新的作用,通过思路创新完善了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企业创新做强了高质量发展创新主体、产业创新促进了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协同创新推进了高质量发展合作模式、机制体系创新释放了高质量发展区域活力。滨州高质量发展强劲,为传统产业占比大的落后区域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启示,既要重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科技创新,又要重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力量机制创新;既要重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显性力量创新项目,还要重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隐性力量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省级层面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了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数量的下降,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在2014—2020年全企业样本、东部地区样本、垄断行业样本和非国有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推动中国劳动力市场整合,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数字化对驱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可以厘清验证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机制与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劳动力就业间接赋能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数字化对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更为显著。门槛效应分析证实,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产业数字化超过门槛值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呈现边际递增趋势。因此,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持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