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李诠林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104-108
“转换生成”、“边缘书写”与“文化隐喻”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时段内(1923-1949)最为突出,而又具普遍代表性的美学现象。离岛写作、边缘题材、边缘文体等构成了多种边缘书写样态;语言的转换、身份的转换、文学内部与文学外围文化及外围书写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转化等形成了不同的转换模型。这些“边缘”与“转换”现象是处于不断地流动缠绕、纠葛共生之中的。而通过隐喻机制来持守、传达的中华文化则是台湾现代文学始终不变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朱德作为毛泽东的坚定支持者和维护者、军事工作主要协助者和军事路线积极践行者、财经政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毛泽东领袖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在党内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朱德的贡献为他在军队和党内赢得了崇高威望,同时也赢得了仅次于毛泽东的领袖地位。正因为如此,朱德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一起被挂上七大主席台正中央。 相似文献
6.
7.
文章从电影改编的角度考察十七年(1949-1966)和"文革"(1966-1976)时期中国电影中"爱情"的登场、表演及退场方式,从"爱情的升华:在革命事业中获得意义确证","爱情的移置:走向同志情"和"爱情的缺席:纯粹政治时空的构筑"三个方面来见证电影创作者在特定历史情境下,是如何在政治性的命题和人性化的书写中左右为难,进退失据.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一词是"舶来品",自20世纪80年代在大陆学术界逐步流行起来.近年来,从事社会保障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保障学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但社会保障活动实际上是人类社会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中国在古代漫长的农业时代,救灾济贫、施舍孤苦等传统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就史不绝书;近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启动和发展,中国社会开始步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也随之开始向现代转换.当今学术界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多,而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很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9.
"双减"背景之下,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有序提升的过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图形的运动(三)》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例,从扎实课堂教学入手,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创设,调动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的演示,结合手势的操作继续探究"旋转"特征,通过画旋...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体营造的\"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加剧了舆论环境的动荡,传统新闻观念及伦理受到极大冲击。通过对近7年来典型新闻反转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发现,新闻反转中事件信息的反转和舆论逆转与新闻来源和来源形式密切相关,而舆论的爆发与网友质疑和公众的情感诉求高度关联,及时回应成为舆论平息的重要条件。新闻反转中,制度、人、技术、信息等共同协作,形成合力,才能营造出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2010-2012年6份CSSCI新闻传播类期刊127篇"微博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试图从研究主题、使用理论、引用文献、研究方法等层面描述国内微博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在研究主题层面,"微博使用与效果"的论文最多,其次是"微博传播机制及模式","微博与新闻生产"和"传播伦理与法规"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理论应用层面,意见领袖、社会网络、媒介环境学等理论采用较多,研究较少使用把关人、第三人效果、知识沟等理论;在研究方法层面,思辨性论文近7成。实证研究方法中,内容分析和混合研究方法使用较多,而采纳控制实验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偏少。最后,在127篇论文中,85%的研究论文没有进行文献回顾,每篇论文平均引用5.21篇理论文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