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宏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2):38-43
以罗荣渠先生为代表的若干学者认为:中国知识界于1930年代阐述的“现代化”概念,是由中西文化讨论中的“西化”概念引申而来,有助于克服“西化”和“中国本位文化”概念的片面性。他们这种观点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其实,经过1935年的“中国本位文化”与“西化”的论战,确实出现了由“西化”向“现代化”观念转变的现象;但以《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作为这种转变论的重要依据,不仅存在逻辑问题,而且也混淆了历史的时空次序。《申报月刊》的“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基本上不以中西文化问题作为出发点,而是围绕着中国在个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现代化道路之间如何抉择的问题展开。讨论是在唯物史观兴盛的语境下发生的,或具有党派政治背景,可以视作日后中共普及的中国现代化观念的一种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2.
卢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2-86
分析了《眠空》具备的三重意蕴:深邃、空静、超离——宗教哲学与修行意蕴;冷峻、理性、深切——现实观察与剖析意蕴;紧迫、及时、投入——爱的践行与承担意蕴.认为,某种程度上《眠空》是一本有关修行的书,体现了作为精神修行者对心灵平衡自足道路的执着探索. 相似文献
3.
丁一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44-46
从"还乡"维度考察阎连科的早期小说《中士还乡》,主人公"农民军人"的复合身份所暗含的角色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企图以归根完成身份重拾却使得灵肉分离。这种还乡造成的心灵延宕不仅折射出作者早期创作中心态的矛盾与困惑,也预示了"还乡"精神线索在其后来作品中演变与转折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阎连科长篇小说《中原》以非虚构之虚构的文本形式打造了一个具有过渡性的日常化空间,揭示了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精神、生存异变的现代性体验的多副面孔,呈现了主体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分裂、冷漠、僵化之困,揭示了主体生存漂泊无依的处境。通过锐意创新的、跨场域的文本互动,进一步加强了文本与现实的双向指征,文本背后的“本文”意图是通过直面与回应现代性而成为现代的。 相似文献
5.
《故事新编》中的“油滑”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历史小说的一种艺术形态和美学风格,它集中体现在小说话语形态、情节模式以及叙事意象上的创新变异,是鲁迅对传统历史小说写作模式进行的一次成功的个人性突破,对现代历史文学创作来说极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润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97-100,119
近年来,伊拉克战争小说逐渐兴起.凯文·鲍尔斯的《黄鸟》就是作家根据自身在战场上的真实经历所描写的一部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小说.鲍尔斯在作品中大量运用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凸显战争的荒诞和残酷.本文拟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运用这三个方面对该小说所蕴含的黑色幽默特征进行微观分析,对于揭示和了解伊拉克战争的真实情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宋秋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3):63-66
在抗战时期,人们将创作、讨论缩小在"战争"的框架内,由此产生了空洞而千篇一律的文学。但战时最大的文艺刊物《文艺阵地》在反对公式主义写作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这对于我们今天开阔视野,丰富创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谢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
以<礼记>为研究语料,采用穷尽式定量统计的研究方法描写了"与"在该典籍中的介词用法,根据语义对其用法进行了分类分析,考察其句法结构及语序,归纳其介词结构使用的语法格式,总结出"与"作介词在<礼记>中的使用特点是以充当状语占绝对优势.但<礼记>中还出现"与"字介词结构做补语的用法.通过与相近时期专书"与"的介词研究进行比较来看,<礼记>"与"介引的语义类别趋于减少,且<礼记>的语言相比较而言更为严密. 相似文献
9.
10.
11.
肖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36-40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及的"形",虽然其基本意义与"形式"这一词是不相同的,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对于"形式"的理解。本文从刘勰对"形"涵义的理解出发,探讨刘勰由此形成的"形式美"观念。 相似文献
12.
刘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
<女神>是20世纪新诗散文化的典型代表.郭沫若对内节奏的强调与重视,使新诗的抒情本质得到了进一步凸现和强化.但同时,<女神>诗性建构方面的粗疏与随意也清晰地表明,第一次新诗革命留下的只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成熟和完善的现代汉诗形态,这正是21世纪第二次新诗革命的起点和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李广龙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5)
关于孔子"<诗>可以群"的<诗>论观点,学术界多从思想文化背景方面去分析其成因.而本文将从春秋时期天命鬼神观念的转变、孔子思想、<诗经>的文献来源、<诗经>篇章的创作群体和服务对象等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并将"<诗>可以群"置于具体的文献当中去探索其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冯兵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
<易经>的伦理思想源于生活智慧的积累、总结和抽象,反过来又对人们日常的"做事"与"做人"予以伦理指导.<易经>中关于"做事"的生活智慧与伦理规范主要有如下几点:尊重规律、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持中守正等;在"做人"的伦理教化方面则体现为:自强不息、居安思危、谦虚、诚信、节俭等.<易经>伦理对"做事"的伦理关注居主导地位,相比"做人"显得更加强烈,与后世"做人"优先于"做事"的价值观念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文学研究思路认为,"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更像是20世纪40年代"讲话"精神的拓展和深化,知识分子及其主要栖居地的大学较少进入作家视野,相应的研究也较薄弱,但实际上,当时大学题材创作并不是完全绝迹,只是力量太弱而被人们长期忽视。以"十七年"时期出现的两部影响较大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两部作品不同的表现视角代表着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不同的价值取向。《红路》所讲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更是根据政治需要而作出的简单图解,扎拉嘎胡这种对"红色叙事"的主动认同,实际上代表了"十七年"时期一大批作家的心态。汉水的《勇往直前》一改同时代的《红路》对时代主潮的自觉认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描绘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大学活动上,凸显了知识分子对于外界政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于个人意志的听从。总之,作为当代文学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启蒙阶段的代表性作品,《红路》和《勇往直前》称不上完美,但考虑到时代因素,这些不足之处似乎也可理解,而从另一角度说,这些不足也可算作其某一方面的艺术特征,同时,这些不足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和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姜伯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6)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第五章,考证出僧人无可(即方以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时在金陵,并等待郑成功舟师大举入长江之事.在这一发现启示下,文章欲考证康熙十年(1671)方以智"复明运动"中之所谓"粤难"这一重大悬疑问题.考明遗民曾灿之<六松堂文集>卷12有<石濂上人诗序>,其重要内容在传世<离六堂集>所载序文中被删除,如删除之"无可大师近以文字几罹不测"一语,即表明方氏"粤难"系一早期之"激动中贵人",亦即牵涉黄门宦官发案之文字狱.从而,以新见材料的考证,推进了方以智"复明运动"这一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斌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6):66-67
隐语“孤馆独眠”在杂剧《风光好》中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宋元时期的小说、戏曲文献可以得知,隐语“孤馆独眠”与陶学士故事在宋代各自流传,后由元代戏曲家戴善甫捏合至杂剧剧情中,使之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晓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6):93-96
"实录"是历代以来对《史记》史学意义上最重要的概括.清代研究者发挥了历代对《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史学认知,认为《史记》以人传事的叙述模式,要达到"实录"的目的,必然要对人物做到生动、传神的"摹写""摹画",进行艺术化处理.清人把《史记》人物摹写的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每个人物都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称之为"实录".这些认识扩展了对"实录"的探索,丰富发展了"实录"的内涵,准确深入地把握了《史记》写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张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53-63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不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占据思想界主流位置的种种世界主义的主张形成一种紧张的对峙.《独立评论》围绕"如何树立民族信心"的讨论,正是这一"紧张对峙"的反映.通过对这一讨论的内容、背景及其与"本位文化"论战的关联等多方面的梳理,试图展示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学人在国难日渐深重、民族主义情绪日渐高昂的现实面前的坚持、妥协和困窘,以及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各种思潮既对立又相通的生动复杂的面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