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拥有“去物质化”身体的数字孪生人逐渐受到关注,并构建出全新的后人类审思场域。一方面,数字孪生人弥补了人认知自我的主观、感知和时空的局限,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人认知自我的能力;另一方面,数字孪生人也带来一些诸如实时与放大的隐私伤害、数据控制与透明化社会、量化与单一的人类、更加严峻的数字鸿沟之类的伦理隐忧。对于数字孪生人带来的伦理隐忧,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从隐私的保护与让渡、数据控制的批判与反抗、对生命本质的反思、弥合鸿沟等几方面进行必要的伦理规制,以使数字孪生技术和数字孪生人更好地向善发展。  相似文献   

2.
龙韬沁 《国际公关》2023,(22):136-138
元宇宙(Metaverse)是互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指在物理空间上扩展虚拟空间的数字化体验平台。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元宇宙的显著特点有: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具有虚拟化、可交互等特征;能够实现数字身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然而,由于元宇宙以人为中心且具有“人即是元”的特征,这种中心化特征导致了技术的非理性化;元宇宙技术具有的“数字孪生”属性和虚拟化属性与现实世界高度关联,导致技术本身的“去中心”倾向加剧。元宇宙技术的应用为多元自我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也带来一系列复杂的伦理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多元自我的历史生成以及元宇宙技术下多元自我的类型和特点,剖析元宇宙技术应用带来的多重伦理问题以及治理议题。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休闲问题引起了社会乃至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自著名休闲学者约翰·凯利提出:“休闲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 过程”以来,这一命题表现出了持久的生命力。但如今,究竟如何阐释和深化这一命题却成为当务之急。通过休闲活动中的 “认识自我”“解放自我”“创造自我”,从而使人成为“求真”“向善”“寻美”全面自由的人,已成为必要。这一探究对于深入休闲 本质与构建和谐社会均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数字孪生城市作为现阶段探索智慧城市治理的新型模式,其本质是利用智能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对现实的物理城市进行精准复刻,借助克隆的孪生城市进行模拟、预测和干预城市的运营和治理,其主要优势在于造就了一种系统智能化和干预智能化相结合的全过程智能,形成了“全景映射”“极致可视”“虚实融合”“即时交互”的智能治理结构。数字孪生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催生新一轮城市治理革命的同时,也面临着数字技术发展困境、虚拟现实融合困境与现实治理协调困境等诸多挑战。因此,必须强调数字孪生城市的底层逻辑是对城市属人性本质的不断深化,只有让技术手段和人文关怀共同进步、相得益彰,才能让城市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将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成果真正转化为不断改善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5.
实现人的解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承担的神圣使命。然而,解放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政治解放是解放的第一步,也是人的解放的基础。当代政治范式从解放政治向生活政治的历史性转变,为人的全面解放提供了现实条件。当代中国由于历时性向共时性的转变,在实现人的解放这一道德使命过程中,执政党与政府必须有清醒的边界意识,即必须恪守权力行为的边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以“自由人联合体”为表征、旨在追求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类未来发展的理想图景是每个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底座。邓小平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将人的发展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邓小平“人的解放”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解放提供物质基础;思想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必要前提;发展教育,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数字孪生技术在制造业中初显潜力并被逐渐运用到更广阔场域,特别通过“技术加持”的城市绿色治理实践,正生成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城市虚拟数字空间和物理实体空间的虚实映射,经由技术赋能的城市绿色治理优化,形成绿色治理从狭义到广义的效能提升。放眼全球,日本、英国、德国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同样着眼数字孪生技术与城市绿色治理的有机结合,探索数字孪生作为应对发展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治理创新的技术重点。聚焦国内,数字孪生技术加持城市绿色治理的中国宏观“归纳”,可典型地彰显于苏州、北京、贵阳三个城市的微观“演绎”,并形成可推广的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个性思想的发展过程,围绕“个性自由及其实现”问题展开,经历了五个发展环节:‘‘理性指引”——“意志自由”——“人的异化和人的解放”——“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其思维进路为“理性本质、自然本质与现实存在的关系”——“个人的现实生存状态(现实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化、市场化激荡下的后乡土社会情境中,农村养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并面临养老空间和养老边界的变动。“少子化”和社会流动的现实使得农村老人脱离代际寻求自我保障和社会支持的现象愈加明显,老人“牺牲自我”而维护家庭延续的责任伦理较为突出。同时,家庭结构从复杂化逐步向简单化发展,养老边界呈现出从家庭到自我、家庭到社区、社区到社会的溢出与重置现象。在此背景下,需要将老人的自我养老能力纳入决策分析,关注“老人农业”这一自我养老实践形式,并扭转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各自的研究视角,把纵向时间维度上的农村养老变迁与横向空间维度上的农村养老分化综合起来,形成网络式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0.
健康码、行程卡及场所码等数字化防疫技术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产物,深化了科技与人的联系,使得技术具身化愈发现实,“技术身体”与“文化身体”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技术的形变效果在推进防疫精准化的同时,也造就了数字鸿沟中的治理困境。对于技术的离身把握或将发觉技术整体主义所导向的虚无,反思数字技术可能将人持存化的可怖前景。密切关注技术与人的伦理道德问题,对于数字技术进行审慎使用,推进技术具身的积极发展,是推动技术赋能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功利主义思想渗透高校的情况下,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迷茫”与“堕落”,表现出自我压抑与好幻想、自我迷失与易妥协、自我放逐与难回归等特点.从人学视角看,大学生的“迷茫”与“堕落”的原因,在于大学生虚构了“现实的人”、逃避着“现实的人”的要求、妥协着“现实的人”的需要.在教育中,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引...  相似文献   

12.
在对人的存在形态和现实本质科学把握的基础上,马克思从三个角度论证了人的解放的科学内涵:一是人的解放的层次性,即类的解放、群体的解放和个体的解放的统一;二是人的解放的多维性,即人从自然力的盲目控制下获得解放、从社会关系的盲目控制下获得解放、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获得解放;三是人的解放的辩证性,即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的统一、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统一、崇高理想与现实运动的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超复杂人”理论,认为人通过对自然、对他人的不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自我”,不同的“自我”在实现自己的需要过程中因别人对其帮助或者阻碍而表现出“善”或“恶”,管理者可以根据组织的目标与被管理者的需要,分析其所处的“人性关系圈”的位置,考虑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思想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逻辑演进的过程。具体来说,它经历了从抽象的自由到思想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人类解放;从感性直观到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从人的本质异化和复归到人的解放、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紧密相连;从思想活动到人的解放同历史发展、现实的物质基础的联系的过程。但无论哪个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思想始终贯穿着解放谁、解放什么和如何解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人的解放,指的主要是劳动解放以及社会解放。人之所以要获得“解放”,源于高扬主体自身超越秉性的内在要求,跨越当代社会发展卡夫丁峡谷的现实需要以及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客观要求。发展和完善人的劳动能力、自由个性以及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卫·哈维把政治经济学批判置入身体研究当中,指明了身体的两面性:其一,作为“资本积累的策略”之身体,在全球化进程中陷入异化困境;其二,作为“阶级斗争的原初起点”之身体,在潜在的全球联合斗争过程中具有解放可能.并且,哈维从生态人类学层面阐释了人的身体当中所蕴藏着的解放潜力,从而为解放政治,以及为身体的解放寻找到一个源自于人本身的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7.
沃伦作为美国当代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南方诗人,其诗歌指涉自我与真理,历史与时间,责任与负罪等一系列伦理主题.沃伦对自我身份的思考是从“身体”这一文化占位上表现的.本文从巴赫金身体理论角度探讨了沃伦笔下“身体”概念的独特性:身体是体察自我的第一出发点,时间与记忆通过内在视角的延宕和他人经历的补足达成对个体认知的完善;外在空间的直感性使得沃伦诗歌中的自我与他者产生互相接触和对话的循环,求真意识和责任感由此产生.他者既包括一系列人物形象也包括自然万物,从而体现了沃伦深刻的自然意识和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8.
新兴网络视频平台为自媒体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空间,也为个人提供了自我呈现的窗口。研究在空间理论视阈下采用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对“数字灵工”的文化生产困境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灵工”借助网络空间、技术、身体等要素进行文化生产实践并开启职业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正陷入受空间权力裹挟、身体过载使用与自主性丧失的文化生产困境中。“数字灵工”也为破除困境做出一定的努力,以争取在商业背景下找到自我表达与职业发展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作为思想观念生产者的知识分子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论题。《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的人”的揭示关系到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问题,对当代知识分子意义重大。知识分子如果从“抽象的人”出发则易丧失其现实性,沦落为“抽象的知识分子”,从而深陷人格迷梦,以道德说教的方式谋求人格成就和人类解放;更易误入方法迷途,由脱离现实的纯粹思辨走向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僭越;致使身份迷失,因不明分工的阶级根源而导致职业自负并丧失阶级意识。新时代知识分子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认识自我并开展研究,才能在实践中成就理想人格;立足现实进行思辨和批判;追求真理而不迷失自己的阶级归属,在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身体自我的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10年,国内学者对中国人身体自我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本土化探索,主要涉及对身体自我的结构和特点,从正面和负面取向对现实身体自我、理想身体自我、负面身体自我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讨;提出了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概念和负面身体图式指导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的重要观点,对该认知加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形成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探讨了饮食失调症状人群的特点和学生超重的干预模式;初步探讨了胖负面身体自我注意偏好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