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沫若同志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仅就文学创作来说,他不但是新诗、历史话剧创作的伟大奠基者,而且在传记文学的创作上,他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无与伦比的。“通过自己看出一个时代”郭老的传记文学作品有《少年时代》以(《沫若自传》第一卷)、《学生时代》(《沫若自传》第二卷)、《革命春秋》(《沫若自传》第三卷)和《洪波曲》。这些作品卷帙浩瀚,长达百万余言,确属鸿篇巨制。但是,过去对郭老这方面的成就,研究的人不多,评论文章也很少。有的文章还说什么郭老的传记文学连卢骚的《忏悔录》都不如,纯属“个人的流水账”。这显然是诬蔑。实际上,郭老的传记文学尽管是用自传的形式,但他自己说得明白:“我不是想学奥古斯都和卢骚要表述甚么忏悔,我也不是想学歌德和托尔斯泰要描写甚么天才。”写作的动机很明确:“便是通过自己看出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在郭老的传记文学中上起十九世纪末下至抗日战争的初期,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我们知道,在这半个世纪里,中国革命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义革命阶段,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间,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郭沫若同志写了两部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和《武则天》。《蔡文姬》写成于一九五九年。郭老说:“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曹操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确实是有过贡献的人。在封建时代,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曹操一生奋斗的史实,非常丰富多彩而又惊心动魄。郭老没有做全面的描述,只选择了“文姬归汉”这个事件,从侧面描绘和歌颂曹操的历史业绩。这是因为郭老对蔡文姬其人其事,有着特殊的兴趣和深厚的感情。郭老说《蔡文姬》中“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不说,想来读者也一定会觉察到。在我的生活中,同蔡文姬有过类似的经历,相近的感情。”郭老甚至坦率地承认:“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还有,就是郭老热烈地赞赏《胡笳十八拍》,对这首长诗花费很大心  相似文献   

3.
郭老的历史剧在他的艺术宝库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屈原》、《蔡文姬》和《武则天》都有代表性。《屈原》以浪漫主义见长,《蔡文姬》表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武则天》又以现实主义别开生面。这种表现方法的差异,就使它们各自的人物语言(台词)显示出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屈原》和《蔡文姬》侧重于主观抒情,《武则天》侧重于精细刻划。《屈原》、《蔡文姬》侧重于以抒情表现思想,《武则天》侧重于以议论表现思想。因此,探讨《武则天》的语言艺术,会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和评价郭老历史剧的艺术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话剧剧本是说话的艺术,或者说是人物对话的艺术,或者说是通过对话写人的艺术。所以,高尔基就指出“用来写剧本的口语对于剧本具有多么巨大的,甚至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剧作家创作剧本,总是服从主题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在认真开掘题材和编织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必然要十分注重人物语言的锤炼。郭老谈他写《武则天》的体  相似文献   

4.
话剧《霸王歌行》是一部改编剧、历史题材剧和先锋探索剧。该剧遵循了改编伦理,完成了从小说到话剧的跨文本艺术形态转换;以对历史源文本的想像性阐释,完成了对历史的重构;在舞台呈现和叙事方式.尤其是文化立场和诗性精神方面,又体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在话剧艺术日趋边缘化的时代,《霸王歌行》具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营构了较大的艺术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思想内核、人物构件与演绎技巧三方面论述曹禺剧作的民族性,认为曹禺虽然成功地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话剧艺术的精华,但他首先是一位置根中华大地的民族作家,其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6.
黄凤龙是有才华日臻成熟的朝鲜族剧作家。建国以来,他已创作了五十多部戏剧作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他不仅以自己深受欢迎的作品为朗鲜族人民所熟知和爱戴,而且通过创作实践为朝鲜族话剧艺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和丰富的经验。为了使我们朝鲜族的话剧艺术上更上一层楼,对他的成长过程、作品特色和艺术成就作一番探讨,是很必要的。 (一) 剧作家黄凤龙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吉林省安图县茶条沟的贫农家里。解放前,他勉强读完小学后便不得不到日本人经营的药铺里当店员。从那时起,他就  相似文献   

7.
曹禺始终执拗地追寻生活表象后面蛰伏的人生困境,以强烈的生命体验和诗性描写,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畅快淋漓的审美享受,在全方位的戏剧描写中,曹禺努力探求和张扬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原力与人文精神,引发读者对人之命运的辽远思考,这或许是曹禺剧作最为迷人的地方。老舍的两次话剧创作高潮都是在革命狂欢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两次话剧创作高峰的共同之处是与政治和革命的紧密联姻。若没有革命激情的涌动,稳重理智的平民小说作家老舍可能不会从事话剧创作,面对革命狂欢,老舍以他的勤奋和才智,为中国剧坛贡献出数量极为丰富的话剧作品,凝结着他对革命的思考和话剧艺术的不懈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雁泉 《南都学坛》2001,21(4):58-64
在老舍的戏剧艺术成就之中,语言艺术的卓越发挥,贯穿于其艺术精神的始终,是他戏剧艺术创新成就的核心与精粹之所在。在其话剧作品中,俗白口语的运用精致而不事雕琢,语言的口语化使其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同时,又以具有性格化、幽默性、哲理性等特色的语言表现方式的有机结合,开创了民族语言纯洁化、口语戏剧化的独特范式。  相似文献   

9.
论郭沫若抗战史剧的侠文化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广泛地运用了历史上的侠义题材,弘扬侠义精神,将其提(?)(?)(?)(?)政治革命的“匪徒”的高度,表现了郭老讲“仁道”,救苍生、求统一的良好愿望,以及他赋予(?)(?)传统的新的时代精神。郭老高倡侠义,大致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他对传统文化中侠义美德的独特理解,表现了作家的人格理想。郭老曾对侠进行历史的研究,通过与儒的结合,赋予其道义原则,具有反权威、为人民、守尊严、养浩气的特点。第二,是他从泛神论英雄主义到侠义形态发展的心理需要,是他转变立场之后所寻觅的充分中国传统化的英雄。  相似文献   

10.
夏蒙·埃蒂既是艺术家也是人类学家,这使他具有对于历史及自己艺术的定向能力。面对犹太族群浩劫的历史,及浩劫后犹太文化在柏林历史中的"缺席",他涉猎大量档案资料,孜孜不倦地埋头研究,犀利地审视历史事件,使用从档案中找的图片和文字记载,作为构建作品的基本材料,并将收集到的那些丝毫没有艺术性可言的信息资料加工成艺术品。在欧洲举行的展览中,他以影像的方式进行视觉书写,彻底揭露那段历史中被扭曲的信息,修正那段被人遗忘的历史。他将这种探索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中去,关注除了大屠杀之外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传达自己对于社会的批判。视觉书写为人类带来了艺术认知的新体验,具有整合力量,使他的作品能为公众提供对历史真实的反思,这使其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历史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 ,李健吾是一个特异的存在。比较李健吾话剧的艺术价值 ,李健吾对中国话剧的贡献及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 ,李健吾话剧的研究现状严重滞后 ,研究者不多 ,研究成果太少还处在起步阶段。就已有的论文来看 ,赏析有余 ,理论深度不够 ,社会学的批评模式制约着李健吾的话剧研究向纵深开掘。其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传纪性研究 ;二是悲喜剧之争和艺术特征之归纳 ;三是人性形态和深层意蕴之探讨 ;四是其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思想史上,吕不韦是一位值得研究的人物。然而,以往除郭老曾对吕不韦作过比较系统的论述外,一般都是把他作为“杂家者流”忽略过去的。而郭老论述目不韦,目的在于抨击秦始皇,影射蒋介石的法西斯独裁。同时郭老因偏于儒家,过多地渲染了吕不韦的儒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李健吾是一个特异的存在.比较李健吾话剧的艺术价值,李健吾对中国话剧的贡献及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李健吾话剧的研究现状严重滞后,研究者不多,研究成果太少还处在起步阶段.就已有的论文来看,赏析有余,理论深度不够,社会学的批评模式制约着李健吾的话剧研究向纵深开掘.其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传纪性研究;二是悲喜剧之争和艺术特征之归纳;三是人性形态和深层意蕴之探讨;四是其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陈映真在台湾同时代作家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是一个很特殊的思想型作家。他的笔穿梭于小说及政论等理论文字之间,他的思维积极地指向艺术之外的台湾乃至中国许多重大问题。他关怀祖国中国,对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沧桑传奇及其关系表现极大的兴趣;他作品中也一贯坚持关怀人,对人在不道德的历史中“如何做人”这一母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白雪生是当代辽宁作家里的“杂家”,创作体裁、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话剧、广播剧、电视剧剧本创作,辞赋创作,歌词创作,散文创作;兼及文学评论和民俗研究。创作题材也相当广泛:历史的、现实的,同时也是各种体裁文学创作获奖专业户。涉猎之广、范围之杂,也属于当代辽宁作家里的“另类”。他的所有体裁的作品都呈显着历史的厚重与斑斓、挽携着时代的韵律与风流的风格特征。话剧《张鸣岐》反映现实,电视评书《辽沈战役》书写历史,诗词歌赋表达风土人情与个人情怀,这些都凝聚着作者的“文学介入现实”创作观念。一个作家不仅要关注、思考历史与传统,更要关注、参与现实与民生,这是白雪生创作的原动力,也是其作品的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话剧语言即台词,由于是供演出用,并且是“一次过”,所以有些大家必须遵守的艺术规范,如通俗,精炼、上口等。作为一个剧作家,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懂得戏剧的规律,并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在“同”中有“异”。研究剧作的语言艺术也在于指出剧作家的具有艺术个性的语言特色。曹禺剧作的台词是话剧语言的典范。研究其代表作的语言艺术,不但可以加深理解其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也可作为一种艺术的借鉴,有助于提高当前话剧创作的艺术水平。一、包孕丰富“动作”的台词戏剧语言要求富于动作性,这本是无可置疑的艺术规范。国内有影响的几本研究戏  相似文献   

17.
青年艺术家张湘溪“重返手工劳动”个人艺术作品展4月2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张湘溪是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获得者,此次个展展出了他历时两年创作的最新国画系列作品、电视机装置作品等,全面立体地呈现了他的艺术思考以及如何揭示文化心理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张彭春是中国话剧创作的第一人,他于1915年创作的三幕话剧《外侮》,比现代文学史上认定的中国第一部话剧作品提前了四年;张彭春是中国话剧的第一任导演,自从他1916年回国加入南开新剧团后,便实行欧美现代戏剧流行的导演制;在中外戏剧双向交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张彭春也是第一人。或许是由于他“所务太广”的原因,或许是由于他的国民党政府官员的特殊身份,使他对中国话剧的杰出贡献,始终没能引起有关学者、专家的关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求学时期曾因多种原因潜心于佛学研究。某些佛学义理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他世界观、人生观的建构,也内在地制约着他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并对他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内容与方式,以及作品的艺术形式与格调,均有明显的影响。直到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前夕,这些影响仍不时闪现在他的诗文作品中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的历史剧是时代的产物,激荡着时代的风雷;郭沫若的历史剧是作者生命、灵魂倾诉出来的绝唱.同时,郭沫若的历史剧又辉照着毛主席,周总理、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理解郭老、支持郭老,他们是郭老的知音,是“伯乐”.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支持郭老写下惊天动地的历史剧,而且在艺术上给予他许多卓有成效的帮助.老一辈革命家和郭沫若的历史剧的关系这么直接、这么密切,真正值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书上为之大书直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