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宗 《金陵瞭望》2011,(15):50-54
他,是中国第一位教育学博士,其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教育制度史”;他,筹建东南大学.出任东大首任校长.连续三届被推选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兼亚洲分会会长,是上个世纪20年代我国在国际教育、科学、文化舞台上的活跃人物;他,是把“美国大学模式”引进中国的先驱者,首开中国大学“男女同校”之先河。他,就是被誉为“东南大学之父”的教育大家——郭秉文。  相似文献   

2.
名校长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名校长的办学理念紧密相关,中国大学精神也因这些名校长的办学理念而得以发扬光大。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精神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20世纪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和40年代的西南联大可谓是中国大学精神的三座里程碑。从某种意义来说,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竺可桢等名校长成为近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化身。五四和民国时期,北大、清华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风采至今让人留恋。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所呈现出来的“名师教学”、“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更是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在追求宽松的文化与制度和谐共生的环境下孕育出的结果。这对于当今中国如何办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校长的思考和行动,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囿于自然科学和生存论的狭隘视界,空间的源始本质长期以来被遮蔽了,因此为了获得对空间源始本质的洞见,就必须首先打破外在于人的广延空间观和生存论空间观。而且唯有超越科学和生存论进入到广大悉备的交往论领域,并对其进行现象学意义上的考察,对空间源始本质的领会才是可能的,亦才可能真正建立起属人的空间即交往空间观。在物理学意义上,广延就是空间;而人是有身体的,身体是有广延的,那么人也就是有空间的。处在空间中的人,是一种“在宇宙中交往—共存”的共在,当场性是他的基本特性。人在宇宙中的共存和交往是通过他向自身最极限的共可能性———“界限”的聚集而成为可能的。在向聚集的敞开中,人成为“空虚”的存在,并在空虚(动词)着的敞开中,人自身给出自身以空间———处所、位置和形体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关于人的思想集中于他的范畴“此在”中。“此在”不是灵魂、精神和人格式的主体,也不是“意志”、“强力”等生命体。“此在”首先意味着生存,人通过生存,表明他存在;其次意味着“现象”或思想,通过思想显示或思念着而存在。最重要的是他的生存和思想是同一的过程,没有生存,“此在”无法存在;没有思想,生存无法得到显现,存在处于黑暗之中,无法得到澄明,而存在的澄明是海德格尔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师生交往是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当前 ,师生交往仍存在“人”和“文”的缺失 ,笔者认为师生交往中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交往中彼此对主体地位的尊重、对真善美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阐释了大学理念的产生与发展进程,剖析了我国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分析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的大学理念应包含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是中国大学理念的核心;学术自由是中国大学理念的灵魂;“弘扬传统,陶养德行”是中国大学理念的首要论题;“自主创新,服务经济”是中国大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前,中国大学新闻教育存在严重的“两脱离”现象,一是与新闻实践严重脱离,二是与信息时代严重脱离,既不能令学生满意,又不能令新闻业界满意。本文在对此进行检视的基础上提出,要真正解决中国新闻教育目前存在的“两脱离”问题,必须对新闻学及新闻教育性质进行再认识,加大新闻教育改革的力度,从以往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改革进入到招生制度改革与办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育境遇是特定儿童亲身经见的教育者、教育事、教育形态等构成的流动体,是儿童在教育世界中生存的实景画面与真实状态。儿童生存的主体形态是教育生存境遇,当代我国儿童教育生存境遇不容乐观。教育即“催熟”“追分”“听课”“规训”等不妥理念及其实践样态挤压着儿童的自然成长空间,儿童与教育境遇间的不适感在加深,中国社会期待一种儿童成长本位型教育境遇惠临世间。要创造出这种教育境遇,教育工作者的行动路径应是:呵护儿童“自成长力”,不断发现“真儿童”,构建贴地型教育、暴露式教育、节制性教育,构建教育服务与儿童成长的缓冲区,以及保障“教育空白区”的合法存在。  相似文献   

9.
《车向忱教育文集》即将出版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作为车老谆谆教诲过的学生,心中更感到无比的高兴!车老早在青年时代就于北京参加过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他立志要“唤起民众”、“改造社会”,从创办中国大学的平民学校并撰写了《打破迷信》(19...  相似文献   

10.
走向"共生"--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生存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共生理论作为指导,本文阐述了“共生”的概念及其特征,指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及导致的各种危机。认为只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走向“共生”,充分发挥人类主体性的作用,运用交往理性与他者平等对话,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才能化解危机,创造人类美好的生存家园。  相似文献   

11.
多校区大学是现代大学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新的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现实问题,深入分析成因,开展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坚持"统分结合、育人为本"的原则,着力于在体制上融精、队伍上融气、文化上融神、育人上融力,构建"融为一体、聚力育人"的德育模式,是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不断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2.
生存哲学视野中的自由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教育哲学的理论核心是"生存",他的"自由"本质上是指内在自由和内在权威相统一的"生存的自由"。基于"生存本体论"的自由观,教育被定位于一种生存交往活动,自由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因素。生存自由在教育实践中强调求知意志,使"理性"和"非理性"相结合,要把大学建成"生存共同体",并在传统的陶冶中纳入"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记忆”视野下的高校档案文化功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记忆"是高校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以信息的方式对这些历史记录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的总称。"高校记忆"的出现,使档案文化的积淀、传播、教育和休闲四个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不仅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为高校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创造必要的物质保证,而且也为高校档案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而使高校的档案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仪表形象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入手,探讨了什么是大学生特有的气质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气质.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提出了以大学生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等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人际交往、各种礼仪礼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形成一种内外统一的气质培养方式,逐步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让人困惑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从学校体育现有的教学模式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目前普通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与大学生的运动需求状况的矛盾引起的。改变现有教学模式,适应大学生的运动需求状况是化解这一矛盾,更好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德育工作者需要树立开放平等的德育观念,提高自身水平,在德育工作中有效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以建立有效的网络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一直贯穿其教育教学全过程。赤峰高校在这方面始终常抓不懈,但效果却并不乐观,笔者针对赤峰高校(以赤峰学院为例)就目前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情况,学生认可度等进行了调研,发现其存在主体缺乏活力,教育过程单向化,教学手段传统、单一,教育内容断层化、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依此笔者提出针对“课程思政”的应对策略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报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善于在"导"字上作文章。这就是"晓之以理,积极倡导;动之以情,善于引导;以人为本,科学指导"。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报要把办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起来。本文从"导"字入手,全面阐释了大学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以其爆发性的使用增长趋势强力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融入“微生活”、构建“微体系”、增强“微力量”三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包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 ,体现着主体间性的交互作用。当前的大学德育仍然是一种知性德育 ,强调道德理性 ,缺乏真正的交往 ,导致了德育的弱效。由知性德育向交往德育转变 ,应成为大学德育创新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