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多民族共居自治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四大文化——华夏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穆斯林文化——融汇交流之地,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萨满教、摩尼教、祆教、道教等)在此有着漫长而复杂的传播演化、兴衰更替的历史,形成在多民族共居基础上的多种宗教共存特色.  相似文献   

2.
马大正 《学术探索》2006,1(2):100-108
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发展,展现出了若干特点和规律,值得人们总结和借鉴。从政治上看,自西汉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一直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治理之下,尽管各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管理不断深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行省,新疆由此完成了和我国其他地区融为一体的进程。从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上来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众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在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和好交往是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战争和冲突,这是阶级社会各民族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宗教上来说,新疆有史以来即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伊斯兰教从来都不是新疆地区唯一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历史经验表明,宗教与世俗权力分离是保持新疆稳定的基础。从文化上讲,新疆文化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相互认同,既是新疆文化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各民族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从屯垦戍边政策的历史定位来看,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的重要内容,屯垦戍边既有利于保障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在各民族中,原始宗教与世界宗教同时存在,本土宗教同外来宗教并行不悖。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不仅体现在寺庙教堂和神像宝塔上,而且渗透于伦理准则和社会习俗中;不仅制约着帝王将相和文人骚客的动机和行为,而且引导着善男信女和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漫长历史时期和广袤地城内,宗教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并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起过不可否认的深广影响。今天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宗教,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历史。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  相似文献   

4.
论原始宗教的文化哲学意义黄龙保原始宗教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和民族都曾经历过的一个漫长的史前时期.不同于在阶级社会中形成的各类宗教现象,原始宗教是原始文化的一个主要领域,是远古时代人类一切知识的总汇,人类的文化与文明正是在原始宗教的摇篮中孕育生长的。因...  相似文献   

5.
寻求和探讨原始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研究人类社会意识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世界上各种原始宗教资料和我国现存的原始宗教及其文化现象的分析,对原始宗教的基本范畴、崇拜类型、发展形态、演变规律及其文化的再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宗教世俗化与藏传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对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其本质进行科学的探讨 ,就会懂得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它必然同人类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等各个层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意识形态 ,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是因为宗教观念的根源不是在天上 ,而是在人间 ,人间的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宗教观念的性质。由于主客观的诸多因素 ,宗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存在下去 ,而…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初期,随着鬼神观念的出现,导致原始形态的神话的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原始宗教。随着原始宗教的形成与发展,神话也渐趋繁荣。商代是在夏代原始公社制度开始瓦解,奴隶制度逐渐形成的基础上出现的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宗教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宗教仪式有了新的发展,神话传说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中国少数民族因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至今还不同程度的保存着丰富而神秘的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人类文明宗教的发端,当今风行世界的文明宗教,其源泉皆可追溯至原始时代人类的宗教信仰。探讨中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观念,对于正确阐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自然崇拜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产物。中国少数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各民族古朴神奇的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社会意识的表现,从根本上说,原始宗教观念是原始时代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在原始人头脑中的幻想反映。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9.
周代祭礼哲学与复古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宗教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幼稚文化,也是惰性极强,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的文化。原始宗教的核心——祭礼,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尤为巨大。本文力图从周代祭礼哲学与复古情结的关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复古思潮和历史渊源。一周代祭礼思想主要包括在记录周代礼治文化的《周礼》、《仪礼》和《礼记》中,而尤以《礼记》最有代表性。祭礼的目的有三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在中国社会扎根很深,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思想和观念。而以前人们在研究儒家思想时,完全将其作为一种封建文化对待。这使人们很难看清楚其全貌,也不利于对儒家思想进行准确评价。必须看到,儒家思想产生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变革时期,它源于一种东方古老的原始宗教文化,又是西周社会原始宗教文化的直接继承,在其思想理论中保留有大量的原始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11.
李坚 《学术探索》2008,(5):132-136
文化的发展演变是有其历史继承性的。在原始精神文明建设中原始宗教是最为突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涉到人类物质文明的生产与发展,又关涉到人类精神生活的创造与变革。而原始舞蹈意识作为原始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深深地影响着原始文化的演进。  相似文献   

12.
政教合一制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社会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漫长的、没有也不需要政治的时期;随着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出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以及形成国家时,政治才产生。而宗教的出现则远远早于政治。宗教发端于原始时代的氏族制社会,是随着氏族制的形成而产生的。宗教一般可分为自然宗教(或氏族宗教)和人为宗教(包括国家宗教和世界宗教)。自然宗教系指原始社会氏族时代的宗教,人为宗教是指阶级社会的宗教。在原始社会,自然宗教仅仅同当时无阶级存在…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世俗化和藏传佛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宗教的起源、发展及其本质进行科学的探讨,就会懂得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必然同人类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等各个层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宗教作为弓种文化现象、一种意识形态,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是因为宗教观念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人间的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宗教观念的性质。由于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宗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会存在下去,而且还将会对一部分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然而,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的门槛,这是一个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千变万化的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新的时代迫使人们树立新思想、新观念、……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新疆的地理范围是新疆历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 ,丝绸之路与中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 ,这些是新疆历史研究重点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种带普遍性的世界历史文化现象,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抽象的哲学到人伦日常,无一不打上宗教的烙印。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既有传统的宗法性宗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又有中国化了的外来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它们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之广是不容忽视的。本文试图对儒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借鉴佛道宗教文化的历史必然性作一简略的述评。  相似文献   

16.
神话作为人类生活的原初基础观念和范式,与原始宗教以及信仰关系密切。神话以其丰富的含义表达着原始宗教甚至文明社会早期民族、国家宗教晦涩难懂的宗教义理。把握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需要反诉诸于神话。中国的儒道思想传统以及希腊和印度的思想文化精神之特点都是神话与原始宗教密切关系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新疆各民族宗教文化是新疆传统历史文化架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不仅流行过原始的萨满教,还曾有袄教(琐罗亚斯德教,俗称拜火教)、佛教、道教、景教(基督教聂斯托里派)、摩尼教、伊斯兰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以及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他一些派别的传布。这些宗教的传播,沟通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丰富了新疆地区的历史文化库藏。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有些宗教(如祅教、景教、摩尼教)在新疆历史上衰灭了,有些宗教(如道教、天主教)的流传时停时续,有些宗教(如东正教与基督教某些派别)输入较晚,传布面很有限,因此,在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保有深广影响的宗教文化主要是萨满教文化、佛教(包括喇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 一、萨满教的文化遗存 萨满教是新疆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古代信仰的宗教,以该教在通古斯语中称为“萨满”(原意为“狂舞的人”)而得名。萨满教是原始宗教晚期形式,具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以对“腾格里”(天神)的崇拜为核心,同时保留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信仰。萨满教在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如匈奴、乌孙、鲜卑、柔然、铁勒、突厥、契丹、回纥、蒙古等族中曾普遍存在。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族的先民在  相似文献   

18.
拜火教是新疆古代民族共同奉行的宗教之一。在进行新疆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时,一定要使新疆各民人民族群众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鲜明特点。必须强调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平等、团结、包容、进步”是新疆现阶段和以后文化宣传教育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9.
<正> 原始氏族社会,朦胧混沌,人与自然浑融一体;光怪陆离的万变自然赐于人们以浮想联翩的广阔思维锁地和智慧之光。人类一切思维、宗教乃至文化艺术一概由此萌芽并逐步得到发展。灵魂观念即是那时继自然物崇拜之后而出现的一种宗教现象,且伴随氏族社会的成长和发展而成为原始宗教以致原始文化艺术的精神核心。倘能正确透视灵魂观念的基本特质,无疑有助于领会整个原始宗教、原始思维及原始文学艺术甚而原始人的全部精神属性。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吐谷浑立国时期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多元宗教并存的格局。论文对佛教在吐谷浑社会的传播,以及郭里木棺板画所见原始宗教和道教影响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吐谷浑宗教受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影响,呈现儒释道三教与原始宗教信仰并存的局面,吐谷浑多元宗教文化的形成是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