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冲森 《经理人》2007,(3):41-42
当下属对自己的领导方式反感时,CEO该如何寻求突破呢?“西方企业注重制度,但中国企业要完全执行刚性的制度还比较难,所以我们可以顺应传统文化去发展。”中软国际副总裁林惠春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传统文化就是‘和’文化,而和谐符合这个传统文化。但对企业而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要有原则,要把握好这个度。”  相似文献   

2.
徐兵 《科学咨询》2007,(10):30-31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关于中小学写作教育的断想》中精辟地阐述道:“‘中小学生的写作’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活动?”“立言以立人,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与任务。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生存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语文活动最基本的就是‘阅读’(听与读)与‘写作’(说与写)活动。”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地区”。产生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并延续至今的一些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因素所形成的“体制锁定”,是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它使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制度变迁在“路径依赖”的基础上陷入了一种低效率的状态。因此,努力突破当前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所造成的“体制锁定”,实现良性的制度变迁,是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同时也给各国的文化带来了冲击。在经济上,我们可以用同样的行业标准在世界各地生产、销售同样的产品。但在文化上我们却不能要求用统一的标准来整合文化。文化具有多样性,这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下,一些“强势文化”会依靠本身强大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影响力来宣扬自己的民族,扩大影响,逐步侵蚀其他民族的文化。现在,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有逐渐失去个性的危险。比如英语的持续走强、西洋节日对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冲击等。  相似文献   

5.
“中庸”是“孑L子理想的道德最高境界”(扬拍峻《白话四书》),也是孔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庸之道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理念,长期以来对国人的思想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发展。然而在那个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极左时期,“中庸”被作为贬义词而遭到多方面的否定、批判。最近,笔者在学习中,深感应当对中庸之道加以辩析,澄清一些误解,以弘扬我国优秀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撑。而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重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尤要重视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7.
陈再祥 《决策与信息》2013,(12):110-110
渝东南地区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带状连片聚居地,由于历史、经济、区位等原因,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一直处于“沉目垂’’状态,加大该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势在必行,这既能对重庆市的文化建设增辉添彩,又对缩小与主城区差距有着举足轻重作用,如标识民族身份、促进地区和谐、推动和发展民族产业等,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有形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价值观,它包括习俗、道德、法律、礼仪、制度、宗教、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建筑艺术等诸多内容。它既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变迁模式,我们不可能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永远"冻结""凝固",也不应该使"主体"固守其"原汁原味"的传荣文化,永远过着传统生活,将其排斥在现代化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9.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者而言有其特殊的要求,重要的是要“以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要用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深入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因此,实现教育事业新的发展必须深入思考并解决上述两个根本问题,而解决上述两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教育行为,按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协调发展的成才观”、“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唱读讲传”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各单位如火如荼推进,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理当成为播撤“唱读讲传”之种的沃土。当前,“五个校园”建设在人文校园建设尤其亮点纷呈、成效喜人。我校作为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捐款并亲笔题写校名的政治名校,积极开展“让‘唱读讲传’之花开满校园”系列活动,在全面建设“人文校园”中不断有新举措,新气象、新成果、新特色、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省委对一份即将下达的文件进行意见咨询,这份文件的标题中有“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的字眼。任老看后,有感而发,提笔给李长春同志写信:“……用‘大兴’这个词不太合适。以前我们什么都喜欢用‘大’字,如‘大跃进’、’‘大炼钢铁’、‘大干快上’,‘文化大革命’、‘一大二公’……结果怎样?‘大跃进’成了‘大倒退’,‘大干快上’成了‘大干慢上’,‘文化大革命’成了‘大革文化命’!(19)60年代初也曾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结果是浮夸风刮得更厉害。所以,我们还是用一些平实的词语为好。我看能否将它改为‘关于切实做好加强调查研究之风……的决定’或‘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的决定’这类字眼。妥否?请酌。”后来,省委在正式下文时采纳了任老这一意见。  相似文献   

12.
<正> “时刻记住,把‘人’拿掉,‘企’字就只剩‘止’了”,这是深圳威特电子公司总裁胡玉荣办公室墙上的一条横幅。此言独到精辟——光“止”字了企业还怎么发展? 据SSIC(中国社会调查事物所)的一次调查显示:五年来北京的电子行业,流出与流入的人才之比高达2:1。人才的流失,不仅仅是走了一个人,还带走了产品、技术、带走了客户,最终带走了市场。 所以,只有留住了人,企业才不会因失去“人”而“止”步不前。当今,我国企业对外要参与国际竞争;对内要调整结构,精简人员。可谓压力重重,不少国有企业举步  相似文献   

13.
时政     
说起文化大家都不陌生。大凡读过书的人都认为文化代表知识或品味.文化是思想、艺术或技术,文化是一种象征。“知识分子”是对文化人的概括,“文化人”则含有儒雅、谦谦君子之暗示。中国文化深厚如望不穿的地窖,有人说它醇香,有人叫它酸臭,也有人说它不香不臭。后者是中国的传统“中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4.
徐浩程 《决策》2004,(6):61-61
据媒体近日报道,当着省委书记的面,吉林一大型民营企业总裁“号脉”说,很多政府部门有病。什幺病?“肠梗阻”。主要症状就是“在行政服务过程中,本来按规定可以批准或办理的事,中间管理人员因故拖着不办.”即便办了也给你打个折扣敷衍了事.对此,这些民营企业家感叹:“现在办事不怕上面没政策,就怕和具体职能部门打交道.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我们不怕阎王怕小鬼,小鬼真是得罪不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深刻的“立德”情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导向,创造了话语环境。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存在着理论渗透不够、针对性不强、融入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坚持理论导向、突出中国特色、深化夯实文化根基、传承文化基因、营造良好氛围等措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06,(4):F0003-F0003
合川市人民检察院自2002年提出“以先进检察文化指导基层检察院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文化建院”的总体工作思路,着力实施“文化育检,文化固检,文化兴检、文化亮检”四大工程,各项工作均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先进集体”、“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院”,并获得首届“全国十佳检察院提名奖”,重庆市“‘百佳’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生产力,一种在当今社会凸显的文化生产力。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指出:“建设河南文化产业,要求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河南文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从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那么,如何将地处中原的河南“大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生产力,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与活力的源泉。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在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整个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和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社论社评     
"'超级明星’与缤纷焰火齐飞,‘高价大腕’共奢华舞美一色”,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这样的“大手笔”,既不是文化繁荣的标志,也不是拉动内需的正道,更不是群众想要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谚语其实就是民间所流传的一些至理名言,这类至理名言往往具有措辞简练、便于记忆的特点。谚语不仅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且还有着比较广泛的感染力。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说过:"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与精神’的体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与文化不可分开。因此本文就从英汉谚语所表现出的文化的特殊性来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让我们可以更好的通过谚语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并透过文化背景去更好的理解谚语中所包含的丰富且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