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玲 《城市》2007,(7):13-16
一、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战略 "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是辽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五点"是指5个重点开发区域,即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它们是正在培育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辽西锦州湾经济区是辽宁省“五点一线”中重要的一点,借助锦州湾经济区推进锦州湾的整体开发是辽宁省沿海开发的重要战略,也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2009年7月规划获国务院批准,锦州湾开发提速。以锦州湾开发为契机,推进锦州葫芦岛同城化建设,进而推进锦葫都市区的建设,这对于辽西地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都是有益的举措。文章首先分析锦葫在区域发展中的矛盾,其次分析了锦葫同城化基础,最后提出同城化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3.
刘小翠 《城市》2007,(3):27-29
"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竞争格局将呈现新态势.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区域竞争格局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以城市组团发展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整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临港工业区内资源,平衡区内参差不齐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王晓玲 《城市》2008,(11):74-78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不仅是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是为了通过沿海经济带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沿海与腹地形成协调发展的态势.从而推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协调发展的初步格局已经形成.但是.还需要推进机制的跟进以夯实沿海与腹地协捌发展的态势。首先.要通过大力发展腹地的区域经济.进一步深化辽宁沿海与腹地的协调发展;其次,要通过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形成辽宁区域共同市场;再次,要推动各类城市间的合作.形成城市间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5.
生机勃勃的沿海经济带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实施以来,民营企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已经初步显示生力军作用。截止2006年底,全省民营企业(含个体工商户)达到168.8万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800亿元,占全省 GDP 的51.8%;上交税金522亿元,占全省的35.9%。以上数据说明:民营经济的总量已经成为辽宁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的税收贡献已经超过全省税收的1/3,民营企业已经成  相似文献   

6.
曹煜玲  张军涛 《城市》2011,(6):11-14
在振兴东北总体战略的引领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在2009年和2010年相继由省级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为辽宁发展成为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华伟 《城市》2010,(2):26-29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在批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时指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那么应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呢?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促进城乡互动,引导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达到以城带乡、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为了实现城乡互动,就要把握城乡互动的内在机制,通过构建城乡互动模型来深入认识城乡间互动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王晓玲 《城市》2009,(5):20-24
2007年.大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增幅达到1994年以来的最高值。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平均人口计算)达到5.16万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7067美元。全市GDP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大连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先导作用日益显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级化,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大连城市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区域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步入了关键时期,辽宁沿海开发又使大连成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先导,所有这一切都使大连城市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大连在今后的城市发展战略中必须要认真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山东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仲敏  吴蕾 《城市》2007,(7):7-12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从历史上看,山东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辽宁、河北两省和北京、天津两直辖市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经济交往与联系.自国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后,山东与环渤海经济圈其他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合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从一线美术教师的课堂实践中,归纳出五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例如提起学生的兴趣,包容心和正确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1.
王雅莉 《城市》2010,(2):3-9
一、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区域经济战略始终占据重要位置,珠三角、长三角发展战略的实施,使这两个地区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头区域,后来又相继实施了开发海南、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中部崛起等区域性战略,使我国的区域发展既有重点,又保持中心城市与其腹地及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二是沿海战略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确定了4个经济特区和15个沿海开放城市,  相似文献   

12.
李萍  王维 《现代交际》2015,(1):36-37
辽宁经济一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当前和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存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现状。以日本经济腾飞为代表的"东亚奇迹"有力印证了"赶超型"工业化的可行性,因此,辽宁老工业基地应充分发挥自身在环境、区位、工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后发优势,通过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迅速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以实现对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赶超。  相似文献   

13.
2017年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主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辽宁振兴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吴家宏 《职业》2014,(3):12-13
"回顾五年成长经历,是我们一起培训、观摩学习、交流互动、刻苦实践的过程,是我们一起参加沙龙研讨、实战演练微型论坛和微课教学的过程,是我们一起走进企业、走进车间,向一线师傅求教学艺的过程。"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的沈柏民老师激情澎湃的发言拉开了杭州市第二轮"名师工程"职高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展示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辽宁翻译史是中国翻译史的组成部分,对其翻译文学史的研究,是让世界人民了解辽宁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更好地弘扬和宣传辽宁文化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辽宁地区的翻译史研究,探讨其文化价值、实践价值及启迪意义。提出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建立相应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文化"创新环境"的必要性,以期促进树立区域文化自信,实现辽宁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如歌  于文涛  潘娜 《职业》2014,(1):23-25
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组织发起的"根在基层·中国梦"大型调研实践活动圆满落幕。中央国家机关78个部门的近1500名青年干部,分赴30个省(区、市),从海拔4610米的黄河源头到地下800米的矿井巷道,从崎岖险峻的山林巡护站到零下40度低温的海关边检,从西北边陲的大漠戈壁到南国海岛的原始森林,从沙漠孤洲的核辐射站到深入云端的气象点……大家与基层一线干部职工同工同勤。《职业》开设专栏"根在基层·中国梦"对活动成果进行报道,反映各个行业和岗位一线职工的职业精神和风采。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为未来五年推动我国科学发展制定了行动纲领。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而言,新的"行动纲领"释放了哪些信号?与以往有何不同?新的五年,要在哪些点上发力,才能保证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和改革措施落地?就上  相似文献   

18.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为解决我国英语教学"学用分离"的弊端所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方法,其中教学理念是指南,教学假设是教学理念的体现和教学流程的理论基础,教学流程是载体。应用文献对比法,按照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梳理出"产出导向法"发展到目前为止的五个阶段的理论体系,探究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使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运用"产出导向法"。  相似文献   

19.
王文芳 《安家》2006,(10):48
在某种程度上"国家支柱产业经济带"的称谓更能概括东二环的优势特征.整个东部区域是一个已经泛化的市场,东二环、CBD、燕莎连成了一片,而每个小区域市场各有其鲜明的产业特点与功能,虽然小有交叉,但整体互补.  相似文献   

20.
杨树军  王丛林 《职业》2012,(30):107
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为了解决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化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终极培养目标的崭新培养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手、脑"并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