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挚诚实是散文的生命,有真情才有至味。作品有味无味与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情感、形式、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散文的味与意境相连,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  相似文献   

2.
论“X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味”的本义是指物质性的实体(实语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意义逐渐虚化,语法化进程加速。目前以“X味”形式产生新词(语法意义上的词)的能力增强。本文试从“X味”结构中“X”的构成类型,“X味”结构的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钟嵘“滋味”与司空图“味外味”两种“味”的构成因素 ,两种“味”的实质 ,两种“味”的思维方式及两种“味”各自产生的文化背景四个方面辩析了“滋味”与“味外味”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诗味说"是杨万里诗学思想的核心所在,其独特处在于:以"味"论诗歌群体风格特质——追求神似,"舍形逐味";以"味"来规范传统诗教的怨刺内容——要求诗歌精光内敛。杨万里"诗味说"与"晚唐异味"密切相关,他服膺晚唐诗歌的工整,竭力标榜"晚唐异味",是为其"诗味说"张本。  相似文献   

5.
中国剪纸作为传统艺术的一种,在民俗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剪纸,若是不能"知其味","得其神",那就没有真正达到艺术鉴赏水平.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一朵奇葩,是劳动人民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它是勇敢执着精神的象征,更是自然生命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西方哲学与美学发生语言学的转向后,现代解释学开始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解读,既是意义的理解与诠释问题,又是情感意味的体验与品鉴问题。但西方文学解释学一贯执著于符号与意义之间关系的探寻,陷入意义的迷宫。中国美学历来将诗歌的审美意味品鉴看得高于意义的诠释和意象的关照。文学欣赏依据意义——意象——意味三层次递进,"味"属最高层次。通过对诗味论所蕴含的解释学思想的探索,印证中国解释传统可以与西方传统解释学成为互为补充的体系。  相似文献   

7.
从艺术本质上讲,中印两国“味”论从总体上看都属于艺术鉴赏论,都强调了艺术美感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要经得起玩味、寻味、品味,强调艺术要带给人美感享受。但中国“味”论更突出地强调了艺术的“味外之味”,即艺术美感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持久性。而印度“味”论则更强调艺术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可体味性。从艺术表达的内容和风格上看,两国“味”论都极其重视艺术情感的传达和表现。中国文学一向就有重情的传统,中国诗论也很注重情感传达的论述,而印度“味”论则更是以情为核心,对艺术表达之情进行了条分缕析的研究。但总的来说,印度“味”论更提倡“艳情味”,而中国“味”论则更强调“平淡味”、“冲淡味”。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的诗往往体现出一种禅的况味和追慕禅宗的本心。由于不凡的经历和秉性,王诗或以峭拔凌厉的议政表现“在欲行禅”的人生信条,或以隐喻曲笔表现其难言的归隐之心。晚年写下的流丽清新、洁美如画的归居小诗,才最彻底、最真实、最畅意地表现了这位老居士对禅精湛的理解和对诗天才的运作。  相似文献   

9.
味论翻译观包括本体论和鉴赏论两部分内容,味本体论描述了翻译活动具有"趣味"的内涵和具有"风味""义味"和"异味"外延;味鉴赏论提出了译作赏析的三个层次,即"味内味""味外味"和"境界味"。儒家思想的"中和味"和道家思想的"味无味"是味论翻译观的理论基础,道出了翻译活动"调和"之美和翻译作品"化境"之美的根源。构建味论翻译观,不仅赋予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以时代精神,而且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图书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发挥自身优势,策划特色品牌图书是出版社参与竞争、谋求发展的关键。本文就潮汕地方题材图书的出版价值及其策划、开发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促进“潮”味图书的出版,形成特色品牌,弘扬潮汕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从宗炳"澄怀味象"的美学意义、"澄怀味象"与审美发生机制、"澄怀"与"味象"的顺向关系、审美的主客关系4个方面探讨审美得以产生的条件。分析认为,美是主客体相互融合、共生的结果,真正的审美就是沉潜于对象中"主客合一"的先"澄怀"后"味象"的一个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市井风情小说一个非常显著的审美特征是"野",它不像精英文学、主流文学那般"正统"、"文雅","含蓄",它直朴、奔放,非常放得开,行得远,可谓无拘无束、来去自由。这种"野味",既表现在作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方面,也体现在作品的语言特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以"味"论诗是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富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在诗味论的发展过程中,不少诗论家以其卓越的理论创见为这一诗学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使诗味论不断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钟嵘提出的"滋味"说从创作论、鉴赏论和批评论角度对诗味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姚鼐文论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理论层面的系统研究,对文本的具体研究相对不足,如对“神理气味”的论述大多穿插在姚鼐文论的大系统中,甚至是一笔带过。笔者试图从姚鼐“神理气味”说的产生及其理论渊源说起,并结合学界的相关论述和姚鼐的作品而形成自己的理解,给予“神理气味”以较明确的定义和阐释,以期起到补阙拾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味”和“悟”这两个中国特有的审美范畴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对其内涵和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用“味”来指称美感,用“悟”来进行审美体验和审美把握,与以“思”为核心的西方审美思想有显著的区别,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论"Ⅹ味"     
"味"的本义是指物质性的实体(实语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意义逐渐虚化,语法化进程加速.目前以"X味"形式产生新词(语法意义上的词)的能力增强.本文试从"X味"结构中"X"的构成类型,"X味"结构的语用功能两个方面对该结构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诗味论与西方符号学体现的是两种思维方式。中国诗味论与西方符号学对文学艺术审美特性和读者接受方面的认识有一致性。它们二者都认为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在于蕴藏着更多的意义,不是简单浅显的;读者对文学艺术的接受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差异性。尽管中国诗味论与西方符号学对文学艺术特性的认识有相同之处,但对读者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看法却是不同的。中国诗味论强调“体味”,体味就是体会和品味。西方符号学强调语言符号分析,通过对语言符号结构的把握以求得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以“味”论诗是中国诗味论的核心,作为一种论诗方式,本文认为它的形成与中国文化的独特底蕴有深刻渊源。本文旨在从中国文化独具的思维习惯、原初审美意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来探讨“味”成为一种论诗方式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文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味论发展到了宋代,明显地不同于唐代,是将"淡"作为味论的审美理想广泛推崇.究其原因与庶族地主的崛起与平民文化的兴起,儒学朝理学方向发展的影响,宋代文人生活环境与心路历程,以及宋代文学形态和风格变化的要求密切相关.从中看到味论的延展性,也为考量味论融入当代文论体系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味"作为审美鉴赏的范畴,成于"文学的自觉"时代,它在进一步发展中形成各有特色的"余味"说、"滋味"说和"韵味"说。针对它们之间的比较,不仅要找出它们形成、发展的线索和关系,还要指出其成"味"的条件和追求的效果。在比较中说明文艺审美中的"味",需要"寻"和"品","寻"和"品"的目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