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表现目前美国经济在经历了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之后,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的持续增长,成为仅次于60年代越战期间92个月和80年代里根时期106个月的第三次最长的经济复苏。据统计,92年1季度至98年1季度,年均增长率近3%(...  相似文献   

2.
一、英国经济史观学派的产生 英国经济史观学派是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学派,它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其繁荣兴盛时期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这一学派的出现为英国资产阶级史学研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这一学派把历史上的社会经济事实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并把经济因素置于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地位。英国经济史观学派奠基人索罗尔德·罗杰斯,在其《经济史观》著作中说,研究历史首先研究历史上的经济事实,他甚至认为:英国民族是各种力量的产物,各种力量  相似文献   

3.
美国第一次镀金时代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南北战争后经济快速扩张,一路高歌猛进。第二次镀金时代是指从里根执政到2007年金融大危机之前的二十多年,经济再一次放量增长,持续繁荣。然而,经济上的增长并非零代价,它伴随着对弱势劳动群体利益的牺牲、对社会长远利益的忽视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滥用。美国两次镀金时代所产生的问题以及政府对应的调控措施希望能为发展中的中国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5.
美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因经济形式的不同而不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周期,美国经济繁荣的出现主要归因于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通过比较和分析从里根到小布什政府的政策基础和变化,提出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 ,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持续增长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能力闲置、经济增长缺乏动力等诸多问题 ,根本原因是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积累 ,这也是重庆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因此 ,实现我市经济增长的目标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就应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竞争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繁荣的最根本的动力机制 ,而垄断是扼杀竞争之手 ,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繁荣的桎梏 ;自由放纵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垄断的产生 ,因而需要政府采取反垄断政策对经济进行有为而治。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对保持经济持续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 0世纪末 ,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尽管从 12 0个月的经济持续增长到“纳指”暴跌后经济逐渐衰退 ,人们对新经济的呼声由强至弱 ,褒贬不一 ,但普遍上仍认可了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 2 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现状 ,指出我国高科技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且涵盖不同经济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不断降低,经济扩张周期明显延长,使美国经济步入了西方学者所谓的“新经济”时期。对于这种战后美国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现象,笔者认为不应排除经济周期的诱发因素,但更为根本的因素应归于克林顿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80年代美国进行的以高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为发展重点的经济结构调整。但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新经济”的增长将逐步趋向缓慢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规模与发展速度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到 2 0 1 0年 ,我国同龄人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 9%提高到 1 5%”这一重大的战略性调整 ,不仅对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 ,而且 ,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全局性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缓解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 ,扩大有效需求 ,刺激经济增长也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是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城市大量涌现,城市人口持续增长.由于美国国情特殊,其城市人口的增长模式也很独特:1880年之前,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外国移民奠定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基础,而本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以及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对城市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因而,在19世纪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国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迅速增长,美国人口流动趋势呈现出多向性和交叉性.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隐患,也是各界热议的话题.具体表现为美国持续增长的经常项目赤字和贸易逆差,以及相对应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的过度储蓄和巨大的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通过研究美国贸易逆差与长期利率的相互影响机制,得出结论:在失衡格局的调整中,美国提升利率、缩减财政赤字这一方式最为有效.然而最终的调整过程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中国也应该适当调整经济,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3.
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相对的局部稳定时期.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方面暂时摆脱了战后初期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生产、贸易和财政的混乱状态,工业生产先后得到恢复和程度不同的发展.其中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相对稳定,不仅时间比较长(1923——1929年),而且工业生产的增长亦较大.因这一时期基本上处于共和党人卡尔文·柯立芝的总统任期内(1923-1929年),故有“柯立芝繁荣”之称.本文拟就“柯立芝繁荣”时期美国工业生产的增长及其原因,美国经济“繁荣”的相对性和不稳固性以及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状况等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低烈度战争理论是里根政府面对美苏争霸的新格局而提出的外交政策理论,它是里根主义的核心内容。该理论认为虽然美国仍面临着大规模的核战及常规战争的威胁,但是一系列的低烈度战争已经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最突出的挑战,因而美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应对这种威胁。这一理论成为里根政府外交政策尤其是第三世界政策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91-2004年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变化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立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检验,可以认为,随陕西人均GDP的持续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陕西工业环境污染会逐渐减缓,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环境政策将有利于加快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唐代与欧洲中世纪所处年代大体相当,在各自服饰史中所处地位都极为典型与重要。由于服饰形式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基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唐代服饰为中国服饰史上最为开放、最为繁荣的时期,只是到后期,那些坦露肌肤的服饰因不合礼仪而最终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与此同时,在西方,被称为中世纪的5~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其服饰外形呆板、保守,直到后期服饰形态构成上才有所变化,成为打破黑暗的中世纪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经济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东亚模式”进入九十年代急转直下 ,令人深思。由于中国制度体系在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前已非常接近“东亚模式”。因此 ,研究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对中国加入WTO ,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后是否可以、以及如何实现持续增长这一重大课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假如中国成为一个全球大国,那美国应如何应对?这是下一任美国总统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未来的威胁,美国必须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部分美国人则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对美国是利大于弊,美国应当增进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笔者认为,美中经济合作才是符合两国利益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8.1%,是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和房地产投资的下滑。而这也使得正在致力于让经济软着陆的中国政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政府今年的目标是增长率为7.5%,尽管低于前些年的目标值,但是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亮点所在。中国经济的有力增长和强劲的公共金融与美欧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公众外交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常设工具,受到历届政府的重视.以保守主义著称的里根上台后,突出反共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视公众外交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在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斗争中,里根政府把重点聚集于中美洲,视其为美国传统的势力范围.为此,除了利用传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外,积极主动地推行公众外交战略成为里根政府时期中美洲政策的另一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