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阵雨     
从深圳飞北京,应该下午240降落首都机场。偏偏这时,北京上空有雷阵雨。飞机盘旋了几圈之后,机长告诉大家,飞机暂时到天津机场降落,乘客一律在机舱待命。我身后坐的是一对情侣,虽然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却能够感觉到他们的柔情蜜意。他们一直依  相似文献   

2.
当兵在北京     
我的大半辈子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北京的故事也太多太多。曾经的坎坷与辛酸、泪水与汗水、甜蜜与欢笑都留在了这座我热爱的城市。作为一名军人,扪心自问,我无怨无悔。来北京当兵那年,我19岁。那时当兵,条件不像现在这么好,有专列客车、大巴、飞机可以坐。当时,我们一队兵是坐“闷罐车”而来。坐“闷罐车”的心情难以形容,有几分兴奋,又有几分无奈。有几个人能像我们这样被当成货物到处跑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13,(16):60-61
我是北京的一名普通导游。前几天,刚刚带了一个来自西藏的纯藏民团队。在北京的旅游行程当中,他们留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4.
代晴 《百姓生活》2014,(6):23-24
河北省沧州市高新区小冯庄的19岁女孩张悦,由于用药过敏导致全身皮肤脱落、周身黏膜组织破坏,最终造成泪腺坏死、双目近乎失明。2012年3月19日,张悦将就诊的两家医疗机构起诉至沧州市运河区人民法院,索赔58万多元。经鉴定,张悦为三级伤残。经过一年多的漫长等待,2013年7月4日,张悦的父母终于拿到了一审判决,存在过错的一家个体诊所和一家误诊误治医院按二比八的比例,共赔偿张悦各项损失47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千百年来不断讲述着温馨或者不那么温馨的故事。几百位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洋太太一下子走进了北京人的生活,恩恩怨怨、哭笑打闹仿佛一夜之间变得再不全是自己的事。 (一) 1990年,娇小、活泼的玛丽亚随着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留学10年的未婚夫王若鹏,走进北大单身宿舍的一居室,开始了她在北京的生活。“最痛苦的是出去买东西。在中国人眼里,外国人都很有钱。早晨到农贸市场买菜,我前面的人买的黄瓜明明两元钱一斤,到我这里就要3元。我和他们讲理,他们总是说外国人有  相似文献   

6.
惠林 《社区》2010,(5):54-55
为了这几下鼓捣,我还专门到北京万圣书店买了他们编写的两本书,一本是《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刍议》;一本是《略论高等教育》,当然哕,也在网上看了不少他们的文章,但很多都是两个或更多人合写的,真的像在搞“学术工程”似的。  相似文献   

7.
我和老伴移民美国时,都早过了花甲之年。 儿女定居加州,孝顺的孩子们担心我们在国内年老无靠,有病有灾没人照料,执意将我们老两口接来身边。他们哪里料到,在工作岗位辛苦了几十年之后,我们在北京的退休生活过得轻松愉快而且充实。然而,为了解除孩子们在美国的“后顾之忧”,我们恭敬不如从命,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这远离家乡万里之遥的美利坚。  相似文献   

8.
中午,几个女同学找我“告状”:“老师,咱们班最近有几个男生变态。”旁边刘同学补充说:“文飞和他的同桌月成亲脸玩!”“啊?”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原来,班里四五个男生亲脸玩这个现象有两三天了——下课后,他们几个追逐时以亲脸玩为乐。  相似文献   

9.
如今,三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都知道一对美国夫妇落户中国,丈夫叫阳早,女的叫寒春。曾有一段时间,媒体对他们时有报道,称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对他们的了解,就来源于那些报纸的报道。我记忆中寒春和阳早长年生活在北京的郊区,饲养奶牛。一个偶然的机遇,我来到了北京昌平农机部下属的实验农场小王庄,在这里我遇到寒春,才知道他们夫妇在这里饲养奶牛,不少中国人喝的牛奶就来自这个养牛场。经打听,才知阳早生病住院了。奶牛的妈妈是“革命”的,爸爸是“帝国主义”的我一下子对女主人寒春有了兴趣。寒春已经81岁高龄,但身体…  相似文献   

10.
我爸有一对同事夫妇,女的1米5,130多斤,男的1米9几,很瘦。我妈给我形容:“他们俩站一起,就是一个铅笔一个橡皮。  相似文献   

11.
买新房后认识了装修工小王,休息时我问小王:“老家哪里的?”他面带羡慕和遗憾地回答说:“东北吉林,你们北京人多好啊!”我告诉他:“其实你们的老祖儿也是北京人。吉林是女真人的发祥地,他们从白山黑水间一路拼杀到北京,统治北京一百多年,他  相似文献   

12.
电话是3月7日早晨6点打来的,这正是汤姆和卡伦·施伦多夫起床去郊区长岛上班的时候。打来电话的是本地警察局,一位警官说,他马上过来,因为他有事情告诉他们。“有两三分钟我丝毫不考虑这件事”,卡伦回忆说。“接着我的血变得冰冷,我说,‘天哪,但愿不是皮特。’”几天前,施伦多夫夫妇曾与他们21岁的儿子谈过一次话。他们的儿子是奥尔巴尼大学学习历史和戏剧的三年级学生,这几天正与几个伙伴一起在佛罗里达州的巴拿马城欢度春假。现在,正如卡伦所  相似文献   

13.
神游大观园     
三种不同的大观园外地来京的朋友,都希望到北京有名的大观园游览一番,我自然要满足他们的要求。虽然他们大多是读过《红楼梦》的人,但却缺乏对大观园的具体了解。于是在他们游览之前,我对他们说:被人们常常提起的“大观园”至少已经有了三种。一种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那个大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 (安芬妮,42岁,美国驻沈阳总领事馆一等秘书。从1980年第一次到中国来学习汉语,20多年来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中国。) 对有的美国人来说,有一天能到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来工作,是他们的一个很久远的梦想,而我却没有想过。 1980年我来北京留学,完全是因为对汉语感兴趣,想来看看这里到底是什么样子。记得当时有朋友问我,你去中国干什么?他们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也正是如此。1984年回国后,我的工作和中文根本不搭界,和中国完全没关系。后来因各种机会又来过中国几次。到了  相似文献   

15.
“北漂儿“是指那些在北京(以北京电影制片厂为中心区)的漂泊者。他们大都以演戏为生。一蓟门里、北太平庄是北漂儿们居住较集中的地方。他们通常几个人合租一间地下室(招待所)。这样,可以节省下一笔开支。有活儿时还能相互关照,彼此通信儿。  相似文献   

16.
王岚 《社区》2004,(20):30-30
我自豪,我是一名社区干部。辖区内有多少个居民院,有多少栋楼,有多少个单元,有多少户,我都知道。我了解辖区内有多少个家庭,有多少人,特别是这几年陆续有多少名职工下岗,有多少人还未找到工作。他们的生活遇到困难,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建立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立下岗失业人员“职业档案”,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他们有什  相似文献   

17.
中午放学了,该吃饭了。当食堂阿姨把饭菜送到教室时,我发现有几名同学没在屋。我怕他们回来晚,饭菜没有了,就出去找。可任凭我怎么喊,他们都不答理我。我上前一看,原来他们在扔石子玩,学校规定不让在操场扔石子的,就劝他们:“快去吃饭吧,别玩了,扔石子会打到人的。”但是他们玩得很起劲,不听我的。我合计,如果把这些石子都挪走,他们没得玩了,不就会去吃饭了吗?于是,我就把石子收拾到一起,扔到垃圾箱里。剩下最后两块时,我想不值得再跑一趟了,把它们直接扔到墙那儿不就得了?便捡起一块使劲一扔,只听“当”的一声,我的头“嗡”的一下,感觉有一…  相似文献   

18.
我叫诺基亚,别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手机,瞧,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您都可以用我随心所欲地打电话,拍摄相片,还可以用我将短信发送给亲朋好友。我来自北京,我有许多兄弟姐妹,他们“毕业”后,分别去往全国各地坚守自己的岗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动物比人更需要尊严。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军犬训导员。我问他:最聪明的狗能达到什么程度?他说:除了不会说话,跟人没有差别。他的回答,令我一怔,随后我说:你准是搀进了许多感情色彩吧?不!他说。他给我讲述了几个关于狗的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有几个,我已经淡忘了,唯独其中的一个,至今记得鲜明。曾经在他们的那个营地,有一条名叫“黑子”的狗极其聪明。有一天,他们几个训导员想出了一个特殊的办法,决定用来测一测黑子的反应能力。他们找来了十几个人,让这些人站成一  相似文献   

20.
40年后的今天,初中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几个女孩儿相约在北京紫竹院公园聚会。我去了,没见印象中当年同学的影子。只见几个年近花甲的老太太围成一圈谈笑。恍然意识到,我也是与她们同龄的老太了。当年有绰号“娜塔莎”、“冬妮亚”之称的女孩们,现在大都已退休,儿女也都长大成人。几个“闺中密友”终于有了闲暇时光重新聚在一起,无拘无束地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