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在商店里印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商品越来越多,但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有的说没有被污染的就是绿色食品.甚至还有人说野生的就是绿色食品。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呢?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职业》2008,(11):1-1
Q:现在职场上在盛行着“过冬论”,不光房地产、金融、牛奶生产企业,大家似乎都开始悲观起来,同事之间经常半开玩笑地说:现在经济不景气,钱要省着点花,被裁了好歹也能维持温饱。形势真的像大家说的那么严峻吗?除了存钱,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来应对呢?  相似文献   

3.
万花筒     
《老年人》1994,(12)
万花筒人民大会堂命名记1959年9月9日凌晨1时,毛主席来到人民大会堂工地。陪同视察的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提出这座建筑还没命名,毛主席问:“你们现在是怎么叫这座建筑的呢?”万里答:“施工中叫人大礼堂,有的人主张叫人民宫。”主席提议可以简化一下,他打比方说...  相似文献   

4.
一味地躲避,在人际交往中自然得不到好的交际效果,而“善于”,就不同了。能做到“善于”,是要有一点艺术性的。 对于有的人,我们要力求亲近他;而对于另外的人则必须(至少是尽可能地)躲避。否则,谁也不会愉快,落得满座不欢,乃至无端结仇。 对什么样的人要善于躲避呢? 摆“大人物”架势的人 名副其实、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我见过一些,他们之中有的人很热情,平易近人,很有平民感。这样的人,我乐于亲近,因为大人物的社会视野、社会见识总是大些、深些。 但对那种总喜欢摆“大人物”架势的人,拿腔作调的人,见面后我往往草草地…  相似文献   

5.
拒绝心术     
日常生活,我们不仅要接受一些什么,还要排斥、拒绝另外一些人、事或物。一个从不拒绝的人,不是傻瓜,就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但如何得体地拒绝呢?《正大综艺》换了一个新的女主持人姜丰,我曾与她有一些书面上交往。一天,打电话想来访她,她很为难,因为外面传闻很多,说多说少说好说坏都会引起人们无端的猜疑,所以她不想接受采访,便说:“对不起,我是很听话的,我们领导要我暂不接受任何采访,当然,这也是为我好,你说我该怎么办?……”这种拒绝,软中带硬,你不得不打退堂鼓,除非你不尊重人家。反问对方“怎么办”,可以很好地…  相似文献   

6.
早恋的儿子     
圆子 《现代妇女》2010,(2):58-58
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做梦,每天晚上.都要做好多梦,有时候能记得梦里的情景.有时候什么也不记得。早上醒来的时候,都要仔细回忆一下梦里的情景,但却总是很模糊。我现在有些担心.为什么我这么爱做梦呢?是不是我感情太丰富。或者是想得太多?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嘛,梦多了到底会不会伤害身体啊,我真的挺担心的。  相似文献   

7.
“无名火”为何而发?米初夏现在,有的人似乎肺躁腑热,火气特盛。不论遇到什么事,他心里那股火好像总也憋不住,要燃烧,要爆发,动不动就火冒三丈,就骂东骂西,不骂个昏天黑地还不算完,叫人感慨系之。细细分析,有的人发火“师出有名”,而有的人发的却是“无名火”...  相似文献   

8.
美之美 《老年世界》2010,(18):34-34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丢失”健康:有的人得了糖尿病,有的人得了心脏病,有的人得了癌症,而且还扩散了,还有的人直接被医生告知,你能活1~2个月了……这些由于身体不健康造成的恶果,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于是,健康成了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各种“保健”、“养生”方法应运而生。说健康长寿的,论保健养生的,在我们周围无处不见。但是,谁又能把健康说清楚呢?就算西医把细胞都研究到了,  相似文献   

9.
1.一定需要这个一位大学生走进一家报社里问:“你们需要一位好编辑吗?”“不需要!”“那么校对员呢?”“也不需要!”“大权需印刷—人吧?”“不,现在我们什么空缺屯没有。”“那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大学生从公事包里拿出一个精美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2应考各家一位主考官问有志当警察的年轻人说:“你如何驱散一群星动的秆众?”这位新手想了想,回答说:“我就开始发动募捐。”3.简单Xi作水上救护中心的管事对报名应聘者说:“我们的L作十分简单,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把人从水里弄出来,第二是把水从人…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医生的幽默1.误会一位农民请回一位医生给妻子看病,医生在屋内诊治,农民在室外等候。不久,医生探头来问:“有扳手吗?”农民递上扳手。一会儿,医生又要锤子。农民终于害怕了,忍不住问:“我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医生说:“现在还不知道,我的药箱还没打开呢...  相似文献   

11.
史海 《老人世界》2008,(9):34-34
说起上海,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知道。但若问:上海为什么要叫“上海”呢?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需要从上海的发展历史说起。  相似文献   

12.
刘春生 《老年人》2008,(6):57-57
问: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嚼槟榔,有的人更是嘴巴不歇气地嚼。酒席上除了摆烟酒,还得摆上槟榔。有人说嚼槟榔有损健康,也有人说嚼槟榔有利健康。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  相似文献   

13.
MODERN月月度假村考考你自己1.没有人类及动物居住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的呢?2.我能问一,个人人都会说“对”的问题吗?3.一只青蛙在50米的井底下往L跳,它一跳能跳2米高,它要跳多少次才能跳出井口来呢?4.一部著名话剧上演了,剧场里座无虚席。第一幕演...  相似文献   

14.
情感智慧助你成功文/夏伊在智商相当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碌碌无为?心理学家认为,你是否事业有成.智商只有20%的决定因素。那么,其余的呢?一天下午,天气潮湿阴沉,令人郁闷不适。我拦了辆出租车,想快一点回到家.“您好!”中年的司机面露亲...  相似文献   

15.
说聪明     
韩东 《中外书摘》2011,(11):1-1
现在的人以聪明为荣,以不聪明为耻。你要是夸奖一个人,尽管说他聪明好了。要是骂一个人,就说他“傻逼”、“弱智”。效果一定很明显,被夸的人不免洋洋得意,被骂的于是暴跳如雷。那么,什么是聪明呢?我听说聪明就是智力。而智力则有其科学的测验方法,获得的结果叫作智商。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对智力和智商的迷信。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老套的题目,可能你对此已经不屑一顾了。 那么,容我先讲个故事。 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来到当铺,当铺老板问她:“你要当什么?”女孩说:“我要把我的思想当在你这里。”老板不解地问:“思想怎么能当掉呢?”女孩说:“我很穷,我想把思想当掉,然后轻轻松松去追求本该属于自己的荣华富贵。”…… 许多年以后,年轻美丽的女孩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妇,她终于实现了她的“荣华梦”。是的,她很富有,但她却感到无聊。她想到了几十年前当掉的思想,于是她想来赎回自己的思想,她对当年的当铺老板说,现在她终于明白了,一个人最不能…  相似文献   

17.
倾听     
《现代妇女》2009,(7):5-5
——中国人缺少浪漫。工作,家务忙了一整天后.一家人为什么不去散散步呢?通常的回答说:“我很累,”然而这些说“很累”的人过不了一会儿就垒起“四方城”来,甚至通宵打麻将。不要以为浪漫无非就是献花跳舞,不要以为没有时间,没有钱就不能浪漫。要知道,浪漫的形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8.
再过几天,即将迎来九九重阳,这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2013年7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老年节之后便是一年一度的“敬老月”,今年“敬老月”的主题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 说到老年节和敬老月,自然要谈论老人。或许有人会问:现在有的地方,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有的老人在公交车上逼年轻人让座,如果不从,动辄打骂动手;一些老人在公共场所跳舞,喧闹震天,只管自己痛快不理别人感受……这样的老人也要敬吗?今天我们该怎样敬老?  相似文献   

19.
《老年世界》2006,(17):43-43
“电力系统要降工资了.”开完职工大会后.小陈气得想骂娘.“有的人说要降低30%-50%.也有人说要降到1997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广告     
幸亏每个人都知道广告不是真的,广告只是把他们产品最好的部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一个汽车广告中说他们汽车上的两个安全气囊,增加了一对男女的“恋情”,这对男女的恋情要靠安全气囊来增进,确实是匪夷所思。气囊对恋情如何个“增进”法?增进前后到底有什么差异呢?广告是不负责解答的,因为,其实是没有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