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堂诗余》是南宋坊间编纂的一部便歌协律的词选,对明代词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明代前期,词学衰微,《草堂诗余》在长时间内不被关注,甚至备受冷落;明代中期,人们对词的创作产生兴趣,但词乐失传,词谱无踪,词学家视《草堂诗余》为词体创作的依据,或据其编纂词谱,或模仿其词进行创作,或评点取舍其词编纂词选。伴随着词学家对《草堂诗余》的多方面研究,明代词学迅速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2.
宋词的词乐在元代逐渐散佚,元曲取代了宋词。二者同属于音乐文学,亦同为古典格律诗体的长短句形式,因而词与曲自元代以来在文体上出现混淆的现象。这种混淆主要源自词学内部,在词选集里混入了不少的元曲作品。清初王奕清等奉旨编纂的《词谱》一直成为词体格律的标准,编者们为备体而误收了元曲十七调。兹以曲调产生的时代、作品的文献来源、声韵的音系和体制特征作为区分词与曲的标准,对《词谱》误收之元曲进行考辨,以证实其非词调。这有助于重新编订词谱,亦有助于对词与曲体裁的区别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谢元淮年表     
谢元淮(1784-1867?)字钧绪,号默卿,湖北松滋人。他参加了陶澍所主持的淮北票盐改革,后来又主持了淮南票盐改革,有效地解决了清代中期盐政荒敝的局面。道光二十四年,谢元淮将《九宫大成》所收的词乐谱辑录为《碎金词谱》,后来又用昆曲唱词,编纂了新一版的《碎金词谱》,使词得以重新传唱,谢元淮还有散曲、词谱、诗词等著作,于文学、政绩都是一位值得关注的人。  相似文献   

4.
继承创新失误──毛泽东词平仄律分析曹文安一今人作词总是要依靠词谱的.即使不回阅、使用词谱,而依熟读的名作填写,报名作也是据由词港产生的.此所谓“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传声填词”之说.但就历史状况言.词谱当后于词而问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5.
词可无牌     
填词必须按照词谱进行,必须合乎词的韵律,这似乎是千古以来的铁的定律。如果不按照词谱填写,那么也必须来一个自度曲,如宋代的姜夔等。但是笔者却颇不以为然,认为在时代发展到今天的情况下,填词也可以“无牌”(即无谱)。词,最早是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相当于现在的“歌词”,因此,词谱便是歌曲的曲谱,不按谱填写,便不能称之为“词”,不能传唱。不过,由于时代变迁,流传到现在的词谱除了保留汉语的四声之外,已不再具有音乐曲谱的意义了。因此,当代人填词,大可不必受词谱的约束与限制。笔者曾经多次作出尝试,写了多首无牌词,由于不受古…  相似文献   

6.
清代初年《词律》与《词谱》的编订,为词体的格律建立了规范,但它们不仅误收一些其他韵文为词调,又失收一些词调,在细致分体时亦遗漏有重要的别体;此外在调名、分体、韵位、断句、分段及字数等方面均存在不少讹误.按照律词的观念对以上问题进行清理与辩正,有助于制订新的词谱,并由此建立新的词体规范.  相似文献   

7.
关于<玉台新咏>的编者,章培恒先生认为是陈后主妃子张丽华"撰录"、徐陵作序.徐陵<玉台新咏序>记载此书收录"往世名篇,当今巧制",但唐人所见原本<玉台新咏>于陈代只收录徐陵一人诗作;如果为张丽华所撰录,理应编于陈后主至德以后,且收入陈代几次影响较大的文会诗作.所以,此书绝不可能为张丽华编纂,当是徐陵编于梁代.<玉台新咏>的编纂与宫体的发展壮大有密切关系.宫体得名之后在梁代的发展当以大同中期为界,此前为宫体与京城各种文风融合期,此后为宫体兴盛期.李康成<玉台后集>和刘肃<大唐新语>记载<玉台新咏>编纂时间在宫体兴盛期.今本题名刘肃著的<大唐新语>虽可能为明人伪作,但其中关于<玉台新咏>编纂时间的记载与李康成说法一致,应接近历史真实.从徐陵仕历来看,<玉台新咏>当编于梁代大同六年至大同十二年.  相似文献   

8.
江西在<四库全书>编纂的过程中,征集遗书数量众多,在所涉15个直省中进呈书籍数位列第三;参与<四库全书>编纂馆臣人数众多,计有22名;<四库全书>收录赣籍人士著述928种,在全国名列前矛.由此可见,江西与<四库全书>关系密切,在纂修过程中贡献卓越.  相似文献   

9.
明人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徐茶酒乘闹劫新人,郑蕊珠鸣冤完旧案>人话引词<贺新郎·瑞气笼清晓>(以下简称<贺新郎>)一阕,并说这首词是辛弃疾"为人家新婚吉席而作",考唐圭璋<全宋词>曾收录是词,但加按语指出此词不似辛弃疾所作,然作为一代之词学文献,还是保留于此.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系迄今研究稼轩词最好的版本,但不曾收录是词,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船山)是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中唯一有词作传世的学者型文人,故其在时代乱离之际接受稼轩更具文学上的优势.<潇湘怨词>代表了船山词的最高成就,分<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与<潇湘十景词>三组,其中<小八景词>与<大八景词>效法辛稼轩词体而境界更深广,故国之痛更深沉.在表达艺术上,船山词以用典写家国之悲且取材广泛同于稼轩.船山虽疏于音律,但其风格因受稼轩影响而对振兴词坛具有巨大的贡献,词史地位不容抹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