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西旅游资源的文化多元性分析与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目前已形成晋北宗教古建文化、晋中晋商民俗文化和晋南华夏根祖文化三大品牌。但山西旅游资源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对山西旅游资源文化的多元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开发模式,并提出促进山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西因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而成为全国旅游资源大省 ,但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相当落后 ,与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之一是旅游教育发展较为落后 ,旅游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加速山西旅游经济的发展 ,抓好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的一环。振兴三晋旅游经济意义深远 ,发展山西旅游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自古雄风,与华夏历史一脉相承.山西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太行山的黄金地段,如何整合太行山旅游资源,重塑"山西太行山"旅游形象,使之成为山西旅游的又一张王牌,对于振兴山西省旅游业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赵文化旅游是邯郸文化旅游的两大龙头之一,如何推进赵文化研究的产业化是重中之重。赵地服饰因其反映慷慨悲歌民俗民风、乐舞之盛以及汉胡民族的融合而在赵文化旅游中颇具开发利用价值。赵地服饰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路径主要包括:有效利用赵地服饰文化资源,使历史遗迹搞活化,无形文化有形化,历史文化鲜活化、亲历化和商品化。  相似文献   

5.
山西是文化旅游大省,有发展旅游演艺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旅游业发展正处于战略转型和品牌提升期,旅游演艺对于提升当地旅游文化内涵、塑造良好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山西旅游演艺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旅游业从起步至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但相对于全国来说,差距仍然十分巨大.以《山西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公报》为数据来源,运用区域经济学区域差异测度指标中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山西省11个行政区域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特点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分别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赋存状况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经济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总结出促进或制约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山西旅游经济区域差异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山西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山西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就业空间、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资源、增进交流和沟通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等重要作用。但是,思想观念落后、产业定位模糊、区域经济水平不高、城市形象不佳等因素困扰山西旅游产业顺畅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山西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要求。山西作为旅游大省,应通过建立绿色、科技、数字化的低碳旅游服务体系,将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品延伸到旅游服务中来,促使山西旅游企业尽早介入低碳商品交易市场,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一些原理,根据山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从时空两个角度确定了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模式和区域模式,指出了全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山西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较晚 ,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存在着整体水平较低、各院校办学未形成特色、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旅游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存在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支持、整合旅游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不断充实专业师资队伍、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等对策才能克服目前的困难 ,解决山西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圣哲为文,温润秀洁,智慧流云,和合畅达。熔精华,求真务实;萃新奇,精神飞动。义真而文婉,独拔而伟丽。金银不足方其珍,珠玉无以喻其贵。义明词净,不欲染杂,碎文琐语,斑驳必乱。为文必简而精深,取事必核以明察。裁章置句,立本体奥,有吞天地之气,可入博雅之巧。凝练世事即文章,雕琢文心存化境;思接千载通万里,体旧维新意无穷。而今时下之论,沉迷于窠臼之中,游淡于生活之外;怡然于杯水微澜,固恋于细小节点;不究实践之则,不循先哲之理;不察兴衰之故,不探成败之因;焉能金针度人,化民成俗,秉承大义,继绝开新?  相似文献   

12.
《劝学篇》是张之洞在晚清国运衰颓时力主全面变革的鸿篇巨著,以内篇为根基,外篇围绕求智、求富、求强、求和展开了一幅全方位社会变革蓝图,这才是张之洞为自强而急于采摘的果实。在甲午之后的维新思潮中,张之洞适逢其时地把学习西学的范围明确地拓展到西政,表现出一意向西的变革方向,为后来的晚清新政作了观念政策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路遥是人生舞台上的强者,又是一个把文学创作当作神圣使命,以生命为赌注,全力以赴去创造的作家.路遥的文学作品感动人的至深至情的因素是渗透作品中的无法抹去的人文关怀情感.路遥以博大的胸怀,坚定的人生信念,暖可化冰的热心关注中国农村青年的成长,关注中国人在苦难岁月和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操守,关注生活于社会底层人们的生存状况,用爱铸就了自己的文学丰碑.  相似文献   

14.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在要素定义、基本原则等方面有近似性,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业务内容及管理模式有融合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因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深入和完善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需要重新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和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5.
李丹 《南都学坛》2014,34(6):54-59
关于诗歌功用的理论,自古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这一过程涉及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等级社会的主流思想是从社会治理角度提倡诗歌的,故有关于政治及伦理道德的实用论、教化论;此外,当诗人处于边缘位置时以诗歌作为宣泄内在怨愤的途径,因而产生了关于诗歌创作的抒愤论。到了民主社会,诗歌的功能可从不同角度得以阐释,除了衍化阶级社会中的某些功能之外,更出现了从接受者角度提出的观点,即影响民族感受力的审美论。显然,依据社会文化的演变态势,诗歌功能的指向亦趋多元化;这不仅属于诗歌的外部研究,同时越来越渗透着诗歌内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这一用语可以兼容“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为我国建立、完善环境责任制度铺就了民事基本法的基础。生态破坏责任兼具公法性质与私法性质。因其受害对象的特殊性、确定责任的复杂性、承担责任的迫切性与艰巨性,故以公法性质的责任为主要内容。其借助民事责任“外壳”的内容在民法典中有所规定,体现了环境时代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为接纳生态破坏责任所做的制度创新。其全面入法,还需要环境法针对生态破坏确立预防责任、监管责任、社会责任,实现环境法与民法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17.
论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应将物权请求权制度规定在物权法总则当中,而应采取德国民法典的模式,即在“所有权”一章规定基于所有权产生的各类物权请求权,至于其他物权人所享有的物权请求权,应依据该他物权之特点在相应的各章作出援引性的规定。因为在他物权当中,地役权人与留置权人只享有排除妨害请求权与预防妨害请求权,抵押权人则不享有任何物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通可视密码无法用于纸质载体的缺陷,提出一种用于纸质载体的改进可视密码,设计了基于改进可视密码的财务档案密级控制系统。由机密信息分割设备、秘密档案和蒙板印刷设备、秘密档案读取设备组成。机密信息分割设备将档案的秘密信息分割为两幅杂乱的分存图像。档案和透明蒙板印刷装置将一幅分存图像印刷在纸质档案上,将另一幅分存图像印刷到透明蒙板上。授权用户使用读取设备,将透明蒙板与档案秘密信息区叠合,借助读取设备的反射 LED 光读取秘密信息。具有安全、解密简单且不需计算机等优点。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人类的三种基本属性,对应人类社会存在着三种需要,即物质资料的需求,社会秩序的需求,生活意义的需求。本文通过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现状分析,以及对三种需求对比分析,指出秩序需求是中国当前最迫切的最稀缺的一种需求。采取的措施是不仅要不断完善各种体制,协调好各种关系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且要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这一用语可以兼容“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为我国建立、完善环境责任制度铺就了民事基本法的基础。生态破坏责任兼具公法性质与私法性质。因其受害对象的特殊性、确定责任的复杂性、承担责任的迫切性与艰巨性,故以公法性质的责任为主要内容。其借助民事责任“外壳”的内容在民法典中有所规定,体现了环境时代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为接纳生态破坏责任所做的制度创新。其全面入法,还需要环境法针对生态破坏确立预防责任、监管责任、社会责任,实现环境法与民法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