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行为转变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102-105
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的微观行为主体,企业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是不会改变传统经济模式的运行惯性的.技术推动力、需求拉动力、竞争驱动力及政府主导力是企业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先决条件.而循环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广普及、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和购买力的提高、企业间博奕的纳什均衡的改善以及政府法规政策的配套措施则是各方作用力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福建省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走出去"是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并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与过度依赖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尤为关键。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作为对接台湾的新兴经济体,福建省应在推动企业"走出去"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大力促进企业走向全球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同时,极大地提升区域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矿产资源品种齐全,组合优势明显。目前,在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的开发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研发了多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开发利用技术和生产工艺,促进了矿产资源向精深加工型转变,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开发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矿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企业经济效益。亟需按照"综合开发,高效配置,循环利用"的原则,探索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式,研究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艳园  王积超 《兰州学刊》2006,(7):134-135,49
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是以调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经济与非经济的手段和措施,达到政府、企业和公众利益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的综合性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是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之一,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就是为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具有诸多作用。文章还对欠发达地区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指出完善知识产权的服务体系,提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在2007年中期已经达到发展方式转变启动点,需要及时进入经济转型期,确立提高效益和质量为转型基本目标,确立以创新驱动和开放改革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明确政府和企业的主体地位、职能分工和责任担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各司其责,宏观行动重点集中在经济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动力转变;中观行动重点集中在产业结构转变(升级)和政府职能转变;微观行动重点集中在产品转变(升级)、技术转变(升级)、管理转变(升级)、商业模式创新。政策从高层制定,行动从基层抓起,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成败将决定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地方政府抓好"四大抓手",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企业抓好"四个转变",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承受的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是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因素。文章首先指出。政府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是迫使政府在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时选择循环经济,并且在政府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维持这一作用的各种迫使因素的作用总和。接着,文章分析了迫使政府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压力:资源环境压力、上级政府压力、公众需求压力、同级政府压力。最后给出政府循环经济发展压力测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表明我国正向均衡发展阶段迈进,中部崛起对促进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仍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循环、低效率"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本、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高投入来实现的,粗放(或外延)型经济增长特征还相当突出,高投入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结果是能源与资源的高消耗.中部崛起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解决困扰中部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单纯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它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讲求发展的价值观和人类生存环境伦理观的要求,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重点,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完善绿色发展治理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节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变"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组专题对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及企业绿色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绿色发展研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以产业空间集聚的方式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是当今工业的发展潮流。作为一个产业集聚区域,生态工业园区从根本上将传统工业发展的"资源一产品一废物"的线性模式转变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通过园区内污染型企业的生态化转型、保持园区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建立生态共生网络体系等手段,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区域规模化,可获得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多方共赢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障碍和硬约束。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就要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重点,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推动绿色发展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来完善绿色发展治理体系,实施创新驱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节能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以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使经济变"绿"。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基于此,本组专题对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及企业绿色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绿色发展研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改革开放30年,其实质在于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二次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研究在逐步深入,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策设计更加合理.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依然严峻,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经济界与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商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商标的数量特别是知名商标的数量 ,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它对于拉动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效应。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宣传、加强指导 ,提高企业商标意识 ,管好商标 ,用好商标 ,让商标在参与竞争 ,开拓市场 ,发展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企业商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企业有品无牌 ,有牌不响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1、注册商标数量增长缓慢。有些企业投产几年了 ,其产品既无牌子 ,又不注册 ;还有些企业长期使用未注册商标 ,当企业晋级、评“明星”…  相似文献   

14.
甘锋 《兰州学刊》2012,(10):203-205
在全球治理的诸多行为体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缺乏传统的政治力、经济力和军事力,如何有效地参与全球治理并发挥作用?在全球治理实践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主要运用"一个工具,两种策略"发挥作用。"一个工具"即国际非政府组织影响全球治理主要是借助信息工具。"两种策略"即国际非政府组织影响全球治理主要采用"内部人"和"局外人"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在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如何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现状,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意义和具体模式,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着力加快经济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胡总书记在年初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连提出了"八个加快"的要求.最近中央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相似文献   

1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因此相应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外资经济为主和以内资经济为主,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两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战略上看,以内资经济为主更具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品牌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建立在高度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产业集群,是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的制度创新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论基于内在结构整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竞争优势的能量源。核心竞争力的层级结构、核心竞争力层级的核化结构、核心竞争力结构的整合,是核心竞争力培育思想的依据。企业可以通过两个培育阶段的闭合循环即基础循环和提升循环,使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级———企业文化力、企业学习力、企业创新力得到动态培育,同时,企业还要将三个层级及其内部要素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勤广 《东岳论丛》2000,21(3):56-58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改革,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安置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是不完善的,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引入企业,促使企业参与市场…  相似文献   

20.
青海在资源综合开发、废弃物利用、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如何发展循环经济问题上仍然存在着种种误区。文章提出现有工业园区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载体,但其发展的模式没有彻底打破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要使之成为推进循环经济理想的载体,就必须进行生态转型,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