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的哲学,曾经在长期的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中,扮演过“第一小提琴手”的角色。儒、墨、道清家的学说,是几千年来中国自然经济顶礼膜拜的偶像;而在推行计划经济的年代,哲学又一度成了论证这种经济体制的吹鼓手。由此可见,哲学与社会经济的联系从来没有间断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必然要求有新的与之相适应的哲学或哲学的变革。为此,哲学必须扭转为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唱赞歌的局面,才能真正当之无愧地充当新时期“第一小提琴手”的角色,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使自己在新的经济体制中获得生存和…  相似文献   

2.
浅论培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道德价值观陶泉禄社会主义道德如同社会主义本身一样,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它亦需要不断地更新。这正是其先进性和生命力之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引起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因而必然引起文化道德体系的深刻变...  相似文献   

3.
红旗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丘挺、张先贤主编的(市场经济的哲学研究》一书,这可以说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服务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哲学的发展而言,则可以说,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这部专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市场经济形态和体制进行了可贵的研究和探索,关于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合理性的论证;关于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统一;关于生产力标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关于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等等,在书中都有专门的、较为辩证的阐述,这既是着力于发…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使中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与迅速变革的新时期,而且也使很多基础理论得到了深化。从哲学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首先,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它是以商品交换为特征、以市场运行为中心的社会劳动物质交换方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意味着市场经济已从与自然经济对立的商品经济的低级形态,过渡到高级形态,它显现了市场经济的历史内容。马克思曾…  相似文献   

5.
丘挺、张先贤主编的(市场经济的哲学研究卜书,顾名思义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的哲学,而不是泛指市场经济哲学。该书把研究范围界定在运用一定的哲学观念和方法分析具体的市场经济问题,把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从哲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这部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的哲学”,体现在其“内容提要”的阐述:本书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结合”,从以下两方面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论证马克思主义学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联系;(二)坚持唯物史观、认识的唯物论、认识的辩证法,探讨市场经济同哲学…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比较与借鉴达蕃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而建立与之...  相似文献   

7.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使命必然要关注和研究所处时代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应当这样。我国为什么要在实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叨年后转向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根本缘由在于:我们终于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乃是全党全国全民的迫切需要和最根本的利益所在。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一定要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迈入昭示新的一千年的21世纪 ,哲学在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诸多方面的困境 ,而市场经济的篷勃发展又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条件。在这样一种既有危机又有机遇的环境中 ,哲学在中国如何发展 ,或者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哲学 ,这个问题的解决此刻就显得尤为迫切。中国人民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性实践 ,实践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同 ,市场经济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在这种情况下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  相似文献   

9.
信用制度的缺失与信用银行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通过对我国信用缺失问题的反思、国外信用制度建设的考察,应以建立信用银行的方式作为建设我国信用体系的突破口,采取的举措为:建立个人、企业、政府和银行账户;注重信用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公示我国的信用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学术界对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各方面的理论探索,但从哲学上作较系统考察的专著,丘挺、张先贤主编的(市场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广东来说就是难能可贵的第一部,是敢于“先飞”、“闯进”哲学殿堂的新著。正是由于它的学术上的先创性,就像初生婴儿那样,难免有不足之处,但从全书总体构思,基本立论来看,是正确的。这部专著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及其与中国哲学发展的关系,并在探索这一关系中显示出两大特点和新意:一是全书力求从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卷首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本期在本刊特稿栏目中刊发的《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一文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是很值得认真一读的。经...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评介叶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韩庆祥著。综观全书,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一、确立了全书的研究方法众所周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问题,既是经济学问题,又是哲学问题。作者善意地批评了学术界在这一问题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指...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期道德观念的变化及导控刘文,赵卓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与之相应,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也在发生全面的、深刻的变化。其中,道德观念的变化及作用显得尤为突出,传统的道德观念与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原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越来越不适应,必须深入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到本世纪末,应当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与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相配套、相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进行改革时,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借鉴外国经验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的统计,也面临着新的严峻形势。改革开放以来,统计工作虽有比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对于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变化而...  相似文献   

16.
秦璐 《探求》2000,(3):21-23
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20余年的开放改革实践,为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实践空间,而私营经济固有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机制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效形式。目前,在我们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认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澄清种种疑虑,使之与国有经济优势互补,健康发展,真正成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 为此,本刊特别组织了如下这组稿件,从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对策等方面来集中分析私营经济这一热点问题,旨在探讨其进一步健康发展之路。敬请垂注,并欢迎来稿来信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化与市场关系的几个问题丰子义先生在1994年第7期《哲学研究》上发表文章,论及了关于文化与市场的几个问题。(1)对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问题,作者认为,文化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但这种适应并不意味着文件完全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虽然在理论上存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属性,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必须着重深化对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的认识。并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越要求有更高学术品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与之相适应,以进一步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不仅是社会分工使然,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刘学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一对重要矛盾,是经济学和哲学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当今世界各国不但普遍实行市场经济,而且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的辩证关系。我国正在建立完整系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需要尽快提高中...  相似文献   

20.
文化精神统摄:现代社会转型的祈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精神统摄:现代社会转型的祈盼荆学民自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迈向现代工业文明以来,“社会转型”便成为理论家们用来描述和解释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哲学用语。当中国自觉地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以后,它便更成为中国理论界用来描述和解释市场经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