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江西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培育江西崛起新增长极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和全新的发展理念。既要保护好这“一湖清水”,又要加速这一区域崛起,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共同的准则规范各方行动,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使之成为和谐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王璞 《决策与信息》2011,(2):131-132
本文从鄱阳湖的基本情况出发,指出结合产业设计理念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规划的必要性。论述了产业设计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产业设计四个基本要素资源、纱厂机制和市场的内涵,最后结合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化艺术模型。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作为国内七大经济区之一,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采取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操作对策,重点选拔东北亚经济圈进行操作,并且努力与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建立起互补互动机制,以此为战略依托来进一步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渠道与领域,通过对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周边国际经济环境考察建立起价值观,从而把国内区域经济与国际区域经济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东北地区走上东亚和亚太经济合作大舞台,立足于21世纪初叶的历史碑界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做出重要指示,而环首都经济圈的一体化建设不仅是政治问题,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在环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角度,重点就环首都经济圈社保一体化展开研究,为环首都经济圈社保一体化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促进环首都经济圈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西     
《领导决策信息》2010,(10):25-25
组建中科院江西分院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提交《关于组建中科院江西分院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提案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几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为此.特别需要搭建一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聚合国际精英级专家学者.站在国际科学前沿,高位研究和推展生态科学、生态技术、生态经济与生态产业,才可以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实需求和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构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高地.为开展国际生态经济交流合作储备力量。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现代生态型经济区,其生态保护、市场秩序的维护及各地区利益和工作的协调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法律制度加以安排。应正视推进鄱阳湖生态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冲突,重视加强法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实行分区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圈,环渤海湾地区主要由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三个区域组成。这三个区域的经济独立性较强,相互间经济交流不够密切。各自拥有自己的经济中心和港口。从近中期看。环渤海湾地区还缺乏形成一个一体化的经济圈或经济区的条件。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虽然有关部门和学者曾提出建设环渤海湾经济圈或经济区的构想,但实际上收效甚微。可以说,目前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还没有到达以推进一体化为主体的阶段,也缺乏这方面的综合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8.
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是高校积极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大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2016年,成都市与相关高校启动首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共建,并计划到2022年,在全市范围内布局建设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分三个层级推动建设,以此构建起特色鲜明的环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经过几年的建设,部分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已经成为成都最有吸引力的创新资源聚集地和创业载体。本文首先对成都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然后分析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明了构筑良好的城市—区域关系对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然后对首都与周边津冀区域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最后从区域规划制定、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人口和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关系,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五个推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明了构筑良好的城市一区域关系对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然后对首都与周边津冀区域合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最后从区域规划制定、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人口和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生态保护机制建立、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设富有竞争力的城市一区域关系,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五个推动”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国中西部经济的一项可行性战略──关于营造“环郑州经济圈”的思考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建秋一.“环郑州经济圈”的区域范围及特点郑州是我国实施“东推西移”发展战略的最佳支点。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国家在90年代初开始实施沿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发展的一般经验看,城市经济圈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端形态,美国的大两洋沿海城市带以及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等都已经成为了本地经济的代表,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环首都经济圈是目前闰内发展较快的圈域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江西城市群是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形态,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源泉,是江西鄱阳湖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环鄱阳湖城市群的体育资源规划配置的研究就是要其体育资源优势转化为体育资源规划配置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建设好鄱阳湖城市群体育资源,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璐 《经营管理者》2013,(4):70+128
本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其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定性研究,提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建议,以期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导产业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大趋势。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城市经济圈,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的火车头。武汉市与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九个城市,基本上都在以武汉为圆心、100公里为半径的圈层内,城市密集度高,经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0,(47):28-29
9月30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公布,《方案》确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以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方案》提出,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1,(14):11-11
河北省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成为首要战略目标。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被纳入国家  相似文献   

18.
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国家战略,促进江西通过整合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中部崛起和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只是一个基础起点。中国作为一个在农业文明时代一直领跑世界的发展中的大国,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全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路径,通过产业低碳化和低碳经济模式的创新,创造一种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国际化,形成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政策体系,逐步在生态文明时代实现全面崛起,为人类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6):12-12
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举行。随后.江西省相继开展了低碳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生态补偿、鄱阳湖产业投资基金等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0.
《决策导刊》2001,(2):24-24
为了更好地参与西部开发,加快自身的发展,重庆决定建立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其地理范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