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娄奇铭 《理论界》2008,(5):82-83
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游戏虚拟物的定义、法律性质及归属。同时,对时下立法尚不完善的网络游戏虚拟物交易作了归类并提出了法律建议,对如何确定网络游戏虚拟物的价值也提供了一些方法。文章的最后对网络游戏虚拟物的法律保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浅析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美侠 《江淮论坛》2010,(3):140-142
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但与此相伴的是网络虚拟财产纷争的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立足于网络虚拟财产国内外的法律保护现状,我国应从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制定单行条例以及完善刑法等方面着手,加强网络虚拟财产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网络游戏以其逼真的虚拟现实性、超强的娱乐性、操作简易性等特点,受到众多青少年追捧。网络游戏在引导青少年体验团队协作、交往乐趣与生命体验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然而,网络游戏的商业推进模式和猎奇竞争机制,极易对青少年产生游戏沉迷、道德失范、暴力行为脱敏、时间意识淡漠等负面影响。发展网络游戏产业,引导游戏价值取向,需要在网络游戏设计开发、运营管理、自律教育等方面加强价值引导,传递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把双刃剑,应引起广泛关注。通过对重庆青少年网络游戏中的使用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呈现低龄化趋势;大部分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是理性的;长辈管理方式及对待青少年网络游戏态度、家庭总收入、网络游戏花费等这些因素会影响青少年的网络游戏行为。因此,全社会对青少年要有保护意识,尤其需要政府在加强网络立法的同时加大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网络游戏的开发需要注重教育内涵;家长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要有开放的态度,同时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2003年首例虚拟财产纠纷案判决以来,如何在民法领域对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进行定位,成为学术界近年来颇为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服务商与玩家问法律关系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是双方网络游戏服务合同中的类似于有价证券的一种权利凭证.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财产性及其保护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昌伟 《学术论坛》2007,(4):138-143
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是法律意义上的财产,因为它与法律确认的现有财产形态相比较,同样具有稀缺性、可控性和价值性等特征,同样存在取得方式的合法性问题,所以法律应该予以保护。但在现行立法上却没有相应的规定。现行法律在有效解决涉及网络游戏虚拟物品权益纠纷方面显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针对网络游戏虚拟物品的立法很有必要。应该在将来制定的民法典的民事权利部分增加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民事权利类型,以满足网络游戏环境下的玩家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应该直接将玩家与网络运营商的权利义务法定化,排除网络运营商单方面制定规则的特权。当然在立法的同时应注意与现行的法律规范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法律保障现状及完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霍尔果斯口岸的相关条例,成立“合作中心”管理委员会;建立一个共同管理或协调的机构,对“合作中心”区内的交易活动进行管理;为解决“合作中心”双方的贸易纠纷,中哈双方应共同组建相应的仲裁委员会;中哈双方共建“合作中心”官方网站;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理论与实务研究,为区域经济合作实践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乐见喜用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大多数带有不健康甚至有害内容的网络游戏,给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使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教育面临新的困境与难题。因此,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迫在眉睫。美国是网络游戏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对青少年参与网络游戏的监管经验丰富,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认真研究WTO,加快我国出版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详细分析了WTO法律文本中“货物贸易多边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出版业开放程度、开放方式的要求和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我国出版业的应对措施和发展思路,要以加入WTO为契机,加强管理,健全法制,深化改革,促进我国出版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思考史浩明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就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