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古部是金元之际活动于今内蒙占大青山南北麓的一个部族。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于斡难河源,“授同开国有功者”九十五千户,其中就有“汪古惕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古列坚五千户”。《元典章》记载,汪古部长的食邑有井砂、集宁、静(净)州、按打堡子四处。按打堡子究竟在何处? 《元典章》和《通制条格》以相同文字记载:“砂井、集宁、静州、按打堡子四处,壬子年(1252)原籍爱不花驸马位下人户,揭照原籍相同,依旧开除”。汪古部长除砂井、集宁、净州、按打堡子四处食邑外,西京(元大同路,今大同)和元冀宁路(今山西太原市)代州亦与汪古部长关系密  相似文献   

2.
元代巩昌汪氏的族属目前公认是源出汪古族,但结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汪氏应是有蕃化特征的汉人,而非汪古族,其“系出南京徽州歙郡”的自述是可信的,汪氏的文化特征就是最好的说明。汪氏家传将“姬汪”与“汪古”二说有意合为一体,是基于其部内有汪古族这一前人未注意到的史实。  相似文献   

3.
《元代汪古部长食邑按打堡子考》(以下简称《按打堡子考》)认为:“‘安答堡子’,即汪古部长爱不花食邑的‘按打堡子’,亦即《三云筹俎考》中的‘雁踏堡’。均为音译之异而已”。该文同时考定,“按打堡子的方位是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南,此地即元集宁路治所遗址所在地”。 我们以为,“安答堡子”即“按打堡子”,但不是“雁踏堡”;雁踏堡与按打堡子无关,它的方位应在山西大同附近;而内蒙古达尔罕茂朋宏联合旗境内的阿伦苏木古城,才是汪古部主食邑按打堡子,亦即元德宁路治所遗址所在地 一、“安答堡子”、“按打堡子”、“雁踏堡”诸名的出处 “安答堡子”,系1976年发现于内蒙古察脍尔右翼前旗巴音塔拉乡土城子,即元集宁路  相似文献   

4.
《易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系辞下》)这里所谓的“道”,包括“规律”和“价值”两个方面,就是说,易道中既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又表达了人们的价值追求。《系辞上》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又说:“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相似文献   

5.
使用汉语言的人,当他面对某一对象物,心里有所激动,产生了某种带着愉悦性或震颤性的心理意向而又难以言说的感受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慨叹,其间,大概是使用“美”的频率为最高,诸如“美!”、“真美”、“美极了!”和“美得不能再美了!”等等。 此时使用的“美”字,其含义是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说清楚的。说它包含着“真”,却又不仅仅是“真”;说它含孕着“善”,却又不仅仅限于“善”。往往,因说话人的语境不同而又使同一句慨叹的含义大有区别。在这里作策略性的处理,倒有点象园林工人说“杂草”这一概念一样。“杂草”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的固定的草类,而是指园林工人不愿  相似文献   

6.
张晶 《天府新论》1999,(6):66-69
“体物”是一个很有理论价值却又被忽略的重要命题。它与“感物”之说有密切的联系,却又有着相当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展示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不同趋向。“感物”说着眼于客观外物对创作主体心灵的触引感发,引起创作冲动。而“体物”说则侧重于艺术传达过程。它更注重的是对客观外物形貌的描绘予摹写。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加进了审美体验论的某些内涵。“体物”说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过程,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递嬗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即对“体物”说的内涵及其发展作初步的探索。一“体物”说最早见于陆…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道德的本质?这个既古老而又全新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们。近年来,不少同志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综而陈之,大致有“道德本质的主体性说”、“道德本质的规范性和约束性说”、“道德本质的规范性和主体性统一说”这三种。笔者以为,要深刻  相似文献   

8.
历来,人们对鲁迅诗歌艺术特点或风格的评笃论述已经不少,但众说纷纭,真可谓“百花齐放”了。例如,有说“追踪汉魏,托体风骚”的;有说“秾丽处甚至使人想到李义山”,“粗犷处又有些象南宋的刘后村”的;有说“属辞雅丽,可比风骚;定势沉雄,不殊汉魏;有长吉之奇倔而避其阴森;具义山之绵邈而去其纤巧;情重而意深,力遒而辞婉”的;有说”柔婉,象空谷的幽兰”,“隽峭,犹刀剑的锋刃”,  相似文献   

9.
唐贞观年间 ,基督教聂思脱里派 (当时称为景教 )开始传入中国。但到唐武宗时 ,因政府采取“灭佛”政策 ,景教在中国内地灭绝 ,景教徒纷纷迁居中亚地区 ,并在漠北蒙古地区继续传教。漠北各部中 ,克烈、乃蛮、汪古各部广泛流行景教。元代 ,蒙古兴起并统一漠北各部后 ,景教开始在蒙古部中流传。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连贯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学也呈现“碎片化”现象,微博文学可以说是碎片化文学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文学已经成了网络文学的新鲜话题,而2010年新浪微博举行的“微小说有奖征文大赛”又提出了“微小说”这一概念.对微小说概念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发现微博文学发展的脉络,而对微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让我们理解微小说这一新兴文体——碎片化式的文学的特质.“微小说””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柳宗元“说车”诸书为中心 ,围绕其对自我性格“圆其外而方其中”的主观设计 ,探讨柳氏被贬后的心性变化 ,认为 :宗元标举的“圆” ,是一种富于辩证哲理而又界划分明的人生观、处世观 ,它一方面饱含着由一己切肤之痛而萌生并日渐成熟了的生存智慧 ,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主客观相矛盾的形态。而从根本上说 ,柳宗元实在还是保持了文人士大夫那种看似愚拙实则可贵的品质 ,而距其圆外方中的理想性格设计始终一间有隔。  相似文献   

12.
字小篆作。《说文·部》:“,三合也。从入一,象三合之形。读若集。” 徐铉说:“此疑只象形,非从入一也。”段玉裁也以为许慎的说解“似会意而实象形。”但是说就的字形看,如说“从入一”为非,总觉没大根据,而说为“象形”,却又所象不明。下面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分析。 查甲骨文未见字,但有从的字,如今字从,(见后引《说文》)甲骨文今字作,或作,或迳作,其所从作。又如合字从,(也见后引《说文》)甲骨文作,其所从  相似文献   

13.
圆外方中: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柳宗元“说车”诸书为中心,围绕其对自我性格“圆其外而方其中”的主观设计,探讨柳氏被贬后的心性变化,认为:宗元标举的“圆”,是一种富于辩证哲理而又界划分明的人生观、处世观,它一方面饱含着由一已切肤之痛而萌生并日渐成熟了的生存智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主客观相矛盾的形态。而从根本上说,柳宗元实在还是保持了文人士大夫那种看似愚拙实则可贵的品质,而距其圆外方中的理想性格设计始终一间有隔。  相似文献   

14.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是对我国古代诗学理论的重要贡献。长期以来,人们将其视作唯心主义的理论,同时,又将其限制在诗歌鉴赏者主观体会的狭窄范围内。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一方面,“以意逆志”说主要针对诗学而言;另一方面,这又涉及儒家学派总的认识论基础,尽管孟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而在“以意逆志”说中,却不乏唯物的光彩。这两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需要我们从“以意逆志”说诗学的有机整体性上,作宏观的把握和进一步的探讨。一孟子在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位置是早有定论的,而在诗学方面,孟子继承了孔子诗论的理性精神。孟子《万章上》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曾作解释:“‘不以辞害志’,亦为说诗者言。一句之辞,足害一篇之意,可见琢  相似文献   

15.
考释《山海经》中有关古朝鲜的两条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中 ,多处谈到上古朝鲜半岛的事物和情况 ,而明确标出“朝鲜”二字者却只有两条 ,按袁珂先生 1995年的《山海经校译》本 ,则为《海内东经》篇的“海北山南”条和《海内经》篇的“朝鲜天毒”条。对于前者 ,如果明确了“在列阳东”和“海北山南”的各自含意 ,便可知晓古朝鲜 (起码是公元前四至二世纪 )的基本位置 ,从而否定了什么“辽宁说”和“迁移说”。对于后者 ,主要是把“天毒”二字解释明白。研究者们对“天毒”二字其说不一 ,有“衍文说”、“东屠说”、“沃沮说”、“带方孤竹说”和“辽西孤竹说”等 ,而笔者则主张其为“王居说” ,它是古朝鲜都城在从古朝鲜语转化为汉语时的译音 ,即战国时译为“天毒” ,其后又译为“险渎” ,最后落实到《史记》朝鲜列传一文中的“王险城” ,古时的王险城即今日朝鲜首都———平壤。而如“天毒”不是郭璞所注之古代“天竺国” ,则《辞源》中的“天毒”条似亦难于成立。  相似文献   

16.
鹦鹉学舌     
先行 《快乐青春》2011,(7):141-141
从前,有只鹦鹉在大街上,一个人说:“你好!”它也说:“你好!”这只鹦鹉被卖到警察局里,警察说:“站住!你被捕了!”它也说:“站住!你被捕了!”它又被卖到了一个傻子家,傻子说:“哈哈!你真傻!”它也说:“哈哈!你真傻!”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婚后不久的女子回到娘家,一进门就哭哭啼啼,向父母直抱怨,历数自己丈夫的不是。母亲听了忿忿不平,而父亲却不以为然,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点了一个黑点,然后拿着纸问女儿:“你看上面是什么?”女儿不假思索地说:“这还用问,不就是一个黑点儿吗?”父亲又说道:“你再仔细看看。”女儿不耐烦地说:“就是一个黑点!”父亲说:“难道除了一小黑点,你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党性原则,过去视为神圣,现在又望而生厌。有人认为信奉哲学的党性原则就会“扼杀哲学史的活跃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探讨”;或者把它说成只是适用于欧洲哲学而不适用于中国哲学,或者把它说成只适用于近代哲学而不适用于现代哲学。因此进而主张“突破”。“突破”的结果,有人推翻了哲学上两个基本派别的划分,改组成四个派别;有人则取消了一切哲学派别,又走上“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老路。出现这种现象,正是以往极端地强调哲学的党性原则走向了反面,也是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是“境界说”的集大成者,他所建构的以“境界”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植根于我国传统“境界说”,吸收“兴趣说”、“神韵说”、“情景说”之思想精华.同时,王国维的“境界说”较之传统“境界说”又有所发展.它深受康德“审美超功利”与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影响,尝试克服传统“境界说”没有解答“境界”产生过程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境界”的范畴、形态进行了论述,使“境界说”具有了现代美学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词论家周济的“出入说”见于他的《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一般认为,“出入说”是对“作家创作时形象思维的过程和读者的种种感受”的说明,它要求作家“带着强烈的情感去观察、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熟悉各种事物的形象”再“进入创作过程”(“入”),塑造出平淡、浅近、寓寄托于中而又看似无寄托的艺术形象(“出”);也要求读者欣赏时,既理解(“入”)又不执着于艺术形象所包含的寄托(“出”)。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代表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研究水平,但深入考察,又未尽的当。个别学者虽然正确地指出“出入说”阐明的是学词途径,但对“入”和“出”两阶段的本质区别及其联系却未作深入的理论探讨。因此,笔者不揣固陋,略述己见,以就教于前辈学者和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