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含义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与证伪主义之间的一致与冲突,从而重新评价了证伪主义,考察了证伪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同时,又说明了非充分决定性论题的局限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了辩证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展现了大学生阶段,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冲突问题:即生物性与社会性,个体意识与群体思维,理想与现实等冲突。从而阐明了高校应加强学生的社会化教育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培养大批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才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高菱 《天府新论》2021,(4):84-92
在先民追溯的神农时代,耕稼是文明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艺。周朝以农兴国,亦从耕稼之事中提炼无逸的精神品格。但随着文明与社会的发展衍化,耕稼逐渐由政教整体的中心、急务隐退至边缘。经由君子小人之辨、力与德之辨,孔子的耕稼观念从实义向德义转化。一方面,掌握耕稼知识无助于挽救礼崩乐坏的危局,孔子推重更具政治文化影响力的君子之学;另一方面,耕稼与修德在转化原始力量上又具有同构性。耕稼观念的变化引发了农家的应激反应。在与农家的论辩中,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将力与德之辨引申为力与心之辨、夷与夏之辨,否定了耕稼与品性的关系。荀子虽然意识到心与力在事中的统一,但依旧以物与道之辨承继了君子、小人的分野。庄子在孔老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赋予耕稼以内在价值,耕稼之事可以治身修德,技艺可以载道,由此转化了儒家主导的耕稼观念。  相似文献   

5.
经钱钟书的阐发,“易”之三名被赋予了现代意义。其价值在于肯定了汉语的思辨特征,并将古代思辨哲学与西方阐释学相互打通而获得“阐释之循环”的现代方法论意义。诗之三训,诗与乐,诗之含蓄与寄托同样被赋予了现代意义,是感悟与思辨相结合的典型范例,廓清了诗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这些不仅体现了钱钟书汰虚课实的严谨学风,更体现了他以“打通”为特色的学术境界,是他治学思想与方法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俄美的矛盾与争端,影响着欧洲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本文研究了俄美在地区与全球范围内的矛盾与对抗,分析了近期俄美关系的新变化,认为俄美关系尖锐对抗的势头会有所缓和,但从长远看,俄美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分歧还会加剧,俄美矛盾仍将是当今世界的重要矛盾。  相似文献   

7.
教育现代化与学校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学校图书馆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学校图书馆应具备的条件,分析了我国学校图书馆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加强我国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在近百年时间里,对横亘东方历史若干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创造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推出许多有价值的著作,总结了人类交往的历史经验与方法,建立起缜密、开阔的海洋知识体系。东方人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涵盖广阔,联结了东方与西方、古代与近代,带来的社会变迁意义重大。把海上丝绸之路放置于整个东方历史的总坐标中,思考其时空地位、作用与价值,是极有意义的探讨。丝绸之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沟通了东方与西方以及东方国家内部的交流交汇,实现了人类文明成果共享,在交流中共同走向时代的高处。  相似文献   

9.
陈佳冀 《阴山学刊》2008,21(6):58-61,128
新世纪以来的当代小说创作中,“动物叙事”作品占据了一个颇为主要的话语空间,并逐渐呈现出了类型化的表征与趋势。那么,对这一叙事类型的细分与深究,无疑具备很深的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面对着当下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动物叙事诸文本作出了有效的回应与合理的阐释,并逐步显现出了写实性的叙事特征,这里,姑且把该种叙事类型称之为写实型动物叙事,对其命名合理性进行确证,对其悠久而完备的资源谱系进行探询,可以见其在当代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所昭示出的不可预见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中和是中国古代的审美理想,和亦雄亦秀的俊美对应,引发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共鸣。进入当下,它升级为生态中和,成了中国化、时代化、世界化的审美理想,与俊逸的景观生态合拍,使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评判,有了生态美学的依据,有了生态文明的支持。桂林的俊逸生态,在景观圈与生态圈的耦合同转中形成,在雄挺山景与柔婉水景的生态中和里涌现。桂林景观的首尾回环、整体与部分的互生环升、核心与边缘的对转、一与多的周旋、个别与系统自相似的圈长,展开了生态中和,成就了俊逸质性。桂林整体俊逸的生态,是由各部分各元素的生态中和关系而生成。它不仅是各部分共通性的相加,也不全是各部分共有性的集结,而主要是景观要素组成共同体时,于生态中和里增长出的整体性新质与系统化新韵。在中华乃至世界审美理想的现代化中,桂林遵循生态中和的原则,建构景观系统俊逸生态的经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可为绿艺家园和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生态实践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高校学术和谐的五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和谐既是一个“古老”的工作设想和期望,又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和奋斗目标。本文在界定了学术和谐的内涵后,具体研究了保障学术和谐的五个关系,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关系,学术自由与学术纪律的关系,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的关系。学术活动与学术服务的关系,并提出了正确处理好这五个关系。是实现高校学术和谐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2.
苏辉 《社会科学论坛》2008,(10):151-154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分析,忽略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渗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决定和制约着语言,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27年初,“党潮”由“汉赣党潮”发展到反共清党。此间,《大公报》对“汉赣党潮”的兴起与持续、“汪蒋握手”、反共清党等阶段作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报道与分析,展现了该报的基本立场与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媒体乃至当时社会在相关问题上的关注焦点与认识水平。当局者十分注重处理与媒体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对实现其政治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北周、隋与突厥的“和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魏至北周与突厥"和亲"时自身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和亲"的目的是拉拢突厥,加强与对手抗衡的力量,故而忍辱求和,只能得到暂时的安宁。隋是建立统一局面后与突厥"和亲",其目的是削弱突厥势力,维护国家安定,因此积极主动,力求制胜,结果巩固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也促进了突厥封建化的过程,加强了各族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绘画与诗的历史渊源,绘画与诗书的美学思维入手,分析了题画诗与绘画的内在逻辑联系、情感联系、语言联系,深入地剖析了诗与画在艺术本质上的一致性、密切性、同一性,阐释艺术中的和谐统一性,并且在诗与画的深层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真谛。  相似文献   

16.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伪北平邮政管理局进行了接收。在正式接收之前,交通部邮政总局制定了四项法令,并在北平成立了特派员办公处,以指导接收工作的开展与各项业务的恢复。与此同时,接收委员李质君也积极与各方洽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45年10月11日与10月22日,伪华北邮政总局与伪北平邮政管理局先后被顺利接收。前期细致的准备工作与邮政自身完善的制度确保了接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管理局的接收。但因为内地局所被国共分别接收,所以北平邮区一直没有恢复到战前的规模,网点与邮路变迁频繁,由此反映出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开展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李宇舒 《理论界》2023,(6):87-93
苏源熙的研究以独特的汉学家视角切入中国古典文本,对《诗经》与《诗序》进行了讽寓性解读,论述了中西诗学的可通约性,结合西方理论与中国文本阐释了“中国讽寓”与“中国的反讽理论”。苏源熙解构了黑格尔的术语与理论,将其扭转为中国美学式历史的论述逻辑:中国以非艺术的方式产生了艺术,以非历史的美学呈现了自身的历史。其研究使用了广阔的跨文化与跨学科的视角,具有新颖的启发性,在海外《诗序》研究进程上呈现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之交重要时期,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风尚与旧习俗、科学文明与封建迷信、市场经济观念与小农意识、集体主义精神与自私自利思想不仅相互并存,而且矛盾冲突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与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集中暴露,给农村工作和保持农村发展与稳定带来了很多难题。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交往的扩大化是世界历史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明证。在互联网时代,人类虽然掌握了新技术范式、建构了宏大的互联网社会、呼唤出了强大的生产力,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人类却发现自身的真实本质丢失了。这催逼着人类去反思生产力发展本身,寻找失落的人的真实本质。在互联网社会中,基本实现了全球人类的一体化,但也产生了交往扩大化与个体原子化这一悖论,它倒逼着人类寻求现实的共同体与现实的人。交往的扩大化与生产力的发展将世界历史推向了新的阶段。在新的阶段里,人类感受着时空压缩带来的便利,也承受着时空压缩感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面对风险、挑战、痛苦,历史唯物主义可为互联网社会发展困顿、出路提供解题思路,这对于互联网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而言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个辩证法思想发达的国度。毛泽东以革命与战争为背景,撰著《矛盾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在此基础上,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邓小平根据新的时代与实践条件,克服了以往的局限,进一步发展了辩证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