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柏培文  陈惠贞 《管理评论》2006,18(2):37-43,14
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理论可分为传统安排理论和现代产权基础安排理论,现代产权基础安排理论主要有:交易费用论、激励论、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对称论、风险承担论、重要资源拥有论、状态依存论。如果对现代产权基础安排理论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真正决定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实际上只有三个因素.分别是控制权、资产专用性和重要(关键)性资源,通过分析还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三个悖论.即资产专用性与控制权两种解释的悖论、控制权解释理论与实际情形悖论以及资产专用性解释理论与实际情形悖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资产稀缺性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安排的依据的论断.在这一论断框架下解释三个悖论产生原因,同时从企业资产稀缺性程度不对称出发,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经营者、股东、债权人、工人等契约各方剩余索取权安排作一般解释.  相似文献   

2.
剩余收益模型(Residual Income Model,RIM)是评估公司权益价值的经典模型,特别地,奥尔森系列剩余收益模型由于可以利用历史财务与会计数据而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在一般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即项目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时,其净资产收益率不同,在增长期的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上升,衰退期的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而成熟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则围绕行业平均水平波动,从理论上就项目投资价值的评估构建了多阶段剩余收益项目决策模型,并就所构建的多阶段剩余收益项目决策模型进行参数赋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新构建的决策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和运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投资决策模型。本文的研究一是拓展了剩余收益模型的应用,从主要用于对公司权益价值的估值拓展至对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估;二是有利于寻求项目投资决策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市场营销活动对企业股东价值的影响是品牌价值链研究的重要方面。近年来营销学者为了向企业经理证实营销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效益,不断探索各个营销环节和营销活动对企业股东价值的影响。从品牌的视角探讨营销活动对股东价值的影响,探索品牌权益对股东价值的影响途径和中介变量以及这些影响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以世界品牌实验室关于品牌价值评估的数据作为品牌权益的测量,以网易网站和东方财富网站的财务数据计算Tobin′sQ作为企业股东价值的测量,采用2005年~2007年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权益能够正向影响股东价值,企业利润是品牌权益和股东价值的中介变量,品牌权益对股东价值的影响受企业所在行业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资产结构、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委托代理模型和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股东最大化剩余推导了生产效率参数的求解方法。以此为基础,主要研究了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利用1999-2006年期间存在管理层持股745个企业年数据,发现在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规律,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存在正U型关系。因此可以得出资产结构能够影响生产效率和企业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所有权与控制权概念简析所有权就是所有者拥有的权利。收益权是所有权的核心和实质。从公司的层面看,所有权分为资本的所有权和公司的所有权。资本所有权是与产权等价的概念,而公司的所有权首先表现为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剩余索取权是相对合同收益权而言的,公司所有权属于股东,因为公司所有权的形成是以股东的资产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的。控制权是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力,是投资者收益实现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 资产一般由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和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组成.传统公司理论认为,权益资本能够获取的收益正比于公司的经营收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是公司风险的惟一承担者;而债务资本能够获取的收益与公司的经营情况无关,能获取固定的利息收益,因而便无风险.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CEO变更是由于代理人没有实现委托人对企业价值的预期,委托人以解除契约的形式来体现其约束机制的威力。为验证委托代理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力,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两个前提假设,即委托代理关系的成立和企业价值低于股东的预期,构建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2005年至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CEO变更、A股持续经营的上市公司样本,依据样本企业价值和企业性质的不同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价值水平较高时,股东对企业价值的预期通常能够得到满足,导致股东依据企业价值水平变更CEO的可能性较小;民营企业由于公司治理水平较低,CEO与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一定成立,这两种情况均会降低委托代理理论对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解释能力,因此仅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CEO变更与企业价值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成长的大敌     
艾玲 《经理人》2000,(1):14-15
能够给公司运营带来利润回报的东西通常被定义为资产,这种资产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股东投入的实物和现金资产;另一种就是所谓无形资产。这两种资产的有效结合才形成价值生产能力。在创造价值方面,这种无形资产也可以用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实行经理股权激励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经理股权激励的必要性与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企业经营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交易人的有限理性,股东与经理所订立的契约总是一个不完全契约,即契约总会有漏洞,有空子可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股东无法全面了解经理的行动,而且经理还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来逃避监督,所以试图对经理的任何一项决策都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实践中是不可能的。这样,就给决策留下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另一方面,股东和经理所追求的利益目标也往往不一致,股东希望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和剩余收入,而经理所追求的是自身人力资…  相似文献   

10.
王雷 《管理科学》2016,29(4):80-93
控制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控制权配置带来的控制权收益是激励投资家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手段。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从控制权收益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配置问题。分析创业企业中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的控制权收益构成和类型以及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特征,厘清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各自私人收益、货币收益与其拥有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控制权共享收益来源,构建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的控制权共享收益函数,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和战略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以及控制权收益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配置的作用机理。以公司创业投资支持的110家不同行业上市企业3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交互项对中国经济背景下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两类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者拥有的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正相关,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负相关,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公司创业投资者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正向影响,公司创业投资者控制权战略性私人收益对其自身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负向影响;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公司创业投资者战略性私人收益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产业类型的创业企业会给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带来不同的控制权收益,进而导致双方对控制权的关注程度和类型发生变化。同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对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关注的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创业企业进行控制权分类治理。 研究结论为完善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治理、提升控制权激励效果进而促进被投资创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控制权与企业资本配置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企业内部资本配置的理论阐释,以无风险资产和风险性资产的组合投资为研究对象,从控股股东无偿占用上市公司内部资金的角度构建企业价值期权模型,探析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度对资本配置决策和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正相关,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度与企业资本的配置效率负相关,也与企业价值负相关;并且发现,由大股东侵占而产生的对风险性资产的非效率"挤占"是导致上市企业资本配置行为扭曲的一个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不同形式的薪酬安排是人力资本的有效收益选择的过程,是一个与人力资本拥有量、个人风险偏好、企业收益相关的博弈过程。本文在回顾企业薪酬理论和现有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企业所有人(主要提供非人力资本)与经理人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化的角度,对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方式,即对企业薪酬安排的基本形式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与总结。本文指出,若剩余索取权完全归企业所有人,则适合实施固定薪酬制;若剩余索取权归所有人和上市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分享,则适合实施分成薪酬制;若剩余索取权完全归上市企业管理人员掌握,则适合实施额薪酬制。薪酬计划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战略相一致,能够保证企业剩余分享收益方式成为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方式,从而提高企业绩效,使企业长远发展获得制度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会计剩余控制权一般通过企业契约安排实现其在企业内部的配置。在中国公司中,会计剩余控制权的配置对象包括股东、董事和管理者。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财务状况等是中国企业会计剩余控制权配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是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企业薪酬机制设计的核心。本文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存在的框架下,创新性地将利润风控能力作为能力差异的体现引入异质经理人,求解出单一契约和两种契约情况下薪酬契约的显式最优解,并对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本文与单一契约相比,两种契约情况下股东的期望收益较高,对低能力经理的激励降低,对高能力经理的激励上升,但高能力经理的效用由于受到契约的扭曲反而会下降。股东还可针对高能力经理设计单一契约,但当低能力经理所占的比例足够高时,设计两种契约将成为股东的最优选择。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私募基金等重视经理风控能力的行业提供薪酬契约设计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莲琴 《管理科学》2008,21(2):69-78
利用剩余收益估价模型能提高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和预测价值的准确性,因此剩余收益的来源显得至关重要.以2001年~200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Panel Data和OLS回归方法,从竞争的视角对公司剩余收益的来源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收益确实来源于企业的经活动,并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强而降低;公司不同性质的负债杠杆对剩余收益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经营负债杠杆产生正面影响,金融负债杠杆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竞争程度的减弱而增强;同时剩余收益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拓展、产品差异化和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提高而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对企业家的激励建立在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上,两者都随着双方博弈过程不断调整。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企业本身是契约的连接点,企业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者长期合约的集合,而团队的本质表现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依赖性。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企业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揭示了企业的本质,而且表明了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7.
宋小保  刘星 《管理学报》2007,4(6):760-766
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占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但控股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还较少受到关注。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对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负债情况下,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企业过早及高风险的投资;在负债融资的情况下,由于收益函数性质的差别,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资产替代发生的根源。此外,为了获得控制权私利,控股股东大化自身价值的行为使得企业投资更早,投资的风险性更大,损害了中小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以201 0—201 9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股东责任在二者间关系的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可以促进企业价值显著提升;股东责任在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可以通过履行股东责任提升企业价值;股东责任在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调节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秦磊 《经营管理者》2012,(5X):254-254
企业资产重组问题处理,如果不能例行相关法规文献上的条例内容进行规范化会计实务处理、资产评估,就必然会影响到中小股东及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权益问题,并对国有资产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以企业重组过程中的资产评估问题作为切入视角,对相关资产评估问题展开了研究分析,以期望企业重组能够规范、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产权市场的出现,美国财务管理学者率先提出了企业价值这个概念。企业价值评估是指由评估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特定的目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定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在某一个确定的时点,对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或权益资本价值作出判断及评价,并且把最终的评价结果以特定货币数值来表示。由于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是由多个或者单项资产组合的资产综合体,所以企业价值评估跟一般的资产评估相比,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