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国际分工生产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重庆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顺利承接制造业由东向西的转移,对重庆乃至全国完成制造业的产业升级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研究重庆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重庆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发生了重大转变。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更多地体现为全球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而非传统的最终产品优势。在这种新的经济模式中,产业升级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升级的问题,根据该价值链条的增值路径来安排未来产业发展战略,以实现国家的战略利益。(一)产品内价值链分工的界定及其基本内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业生产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国际分工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及产品内分工转化。产业间分…  相似文献   

3.
黄慧 《经营管理者》2009,(18):145-145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经演化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界,企业与国家互相渗透。本文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二维评价,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并结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中国制鞋业的现状,相应的提出中国制鞋业的多通路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4.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表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测算对比了各主要经济体从中、美两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中获取的实际经济利益和为此承担的隐含碳排放。测算结果表明,在过去十余年间,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原材料生产转移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将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元器件生产留在本国内部,在从电子信息产业全球贸易中获得绝大部分经济利益的同时,将大量污染留给了中国。从全球价值链角度来看,虽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产值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我国只是较多的参与了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劳动密集型的环节而已,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并不高,仍需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产业组织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来自奶业的例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出发,定义了将质量安全按经济学特征差异划分为"品质"和"安全"两个方面的"全面质量安全观",并从生产和交易两个维度构建了产业组织模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奶业抽样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尽管生产模式和交易模式对食品品质和安全都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生产模式更为显著地影响了品质,而交易模式更为显著地影响了安全。这为解释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有效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际产业模式经历了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再到温特尔主义的变迁,其背后折射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兴衰交替。对于经济的后起之秀中国而言,在崛起的年代,赶上了温特尔主义在全球大行其道的时候,有必要把握温特尔主义的内涵和影响。而从参与温特尔模式分工的先行者台湾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对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的中国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国际化的方式和特点,可以看到产业集群国际化是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为了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就要加快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程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并力争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附加值较高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中小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而这些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内在地需要不断提升集群创新能力,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优势和实现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态模式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已成为世界微波炉第一品牌的格兰仕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特点与条件,通过国际化经营在激烈的全球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市场领导者.其品牌国际化的模式值得人们深思.本文首先介绍品牌国际化的相关理论,然后展示格兰仕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最后对格兰仕品牌国际化提出一些可选择的路径,以期为我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经营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双迁模式:武汉城市国一体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尊文 《决策》2007,(2):42-43
"双迁模式"这种互动双赢的融城模式,正在促进武汉与周边城市垂直分工,避免和减少水平竞争而带来的过度竞争,进而优化武汉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并拓展各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加快武汉城市圈紧密层的形成和巩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至今尚未形成,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虽然近年来装备制造企业竞相扩大规模、增加产量,但还是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未能解决,如专业化分工有待深化,由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还未实现,通过协作导致的社会生产的有机整体还未形成等。  相似文献   

13.
李妍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297-29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它是以全球市场经济的形戍为前提,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发挥着强大的引擎作用,而且世界贸易的不断扩展也一直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驱动力量。产业竞争力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技术和经济交流、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所能获得的利益最终取决于该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4.
浙江从过去以简单加工技术为导向的传统产业,到目前生产技术水平已大幅度提升的大型企业,一直采纳贴牌生产(OEM)模式,基本没有自己的品牌,这是浙江目前众多民营制造企业和部分高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在浙江贴牌生产企业中,63.7%将技术外包,61.2%感到技术创新乏力。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使得“浙江制造”屈居国际垂直分工的末端,大量低层次的出口产品处于不利的国际贸易地位,只能分得国际市场最单薄的利润份额,并且频频遭遇种种非关税壁垒限制和反倾销指控。同样是在国际化产业分工中,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欧洲高端品牌的工作车间;我国台湾成为跨国…  相似文献   

15.
在发达国家,集群经济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和亮点,如荷兰的花卉产业群,日本的办公设备产业群,美国的硅谷IT产业群等。我国的集群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目前产业集群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蔚然成风,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产业集群的极强生命力第一,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产业集群形成的专业化可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整个集群致力于同一产业,第二个层次是集群企业基于生产链的不同环节而分工生产。这种专业化分工生产不但可以铸就某一区域、某一产品的品牌价值,而且有利于不同区域、不…  相似文献   

16.
<正>四种正面趋势全球经济仍处于黄金增长期,南方国家迅速崛起。到2020年,南方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的60%以上,出口总量占世界的近70%,全球经济仍处于黄金增长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仍是世界经济发展主流,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层次更深,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格局,这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全球性的跨境投资、跨国兼并、跨国技术扩散、  相似文献   

17.
李瑞 《经营与管理》2010,(6):99-100
组织结构扁平化,是指为适应现代竞争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分工原理和跨度理论,使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模式转向扁平化模式的过程。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是市场竞争的要求,是现代分工的要求,也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的结果。它强调两点:一是重新界定分工原理。现代社会已形成了买方市场,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和多元化经营虽已成为生产经营发展的趋势,但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同规模与经济效益相矛盾。事实上,分工越细、协作越精密,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边际分析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考察了劳动分工、交易效率与产业集群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学习费用降低、交易效率提高的折衷过程,分工的网络效应不断促使迂回生产经济的扩大、新技术的涌现;对杨小凯基于专业化经济的劳动分工模型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以便对产业集群的演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当前政府更为紧迫的是要注重产业集群软环境的建设,以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世界的经济发展向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迈进,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全球各产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各国产业的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这就使得政府不得不把产业安全视为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为本国产业创造一个安全、公平的国际市场环境,维护好本国的产业安全,才能保证其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本国现阶段的产业安全状况,如何发现和解决产业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怎样实施和执行有效的策略,都成为了政府在发挥其职能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强国,二者的制造业关系牵动制造业研究者的神经。次贷危机后,中美制造业关系已表现出由众学者所认同的按"微笑曲线"划分的产业互补分工转为"逆全球化"的产业间竞争性关系。本文将梳理总结中美制造业关系相关论点及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