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伯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2):189-196
齐鲁为中国学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发源地。各代齐鲁以儒家文学观为依归的文学批评,都曾影响当代的文风。齐鲁故地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诗人辈出,代有名家。齐鲁诗人的诗歌创作,为中国诗歌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成为中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鲁诗歌是齐鲁文化最直接、最生动的反映,应该引起有关研究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席军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本文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庙会的产生、发展及其现状的分析,揭示了神与庙会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历史分野的原因和特点。同时对现实中的庙会现象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世军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5-28
庙会文化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国民间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神信仰的主要途径,其文化是中国底层人民重要的精神寄托方式。同时,庙会文化又是中国民间民俗习惯的表现方式,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民间人民朴实地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俗的方式和方法。另外,庙会文化是中国民间艺术得以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其与地方经济也息息相关,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庙会文化的正向影响。此外,庙会文化还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系,社会民众通过庙会文化来表达内心的恐惧与不满,喜悦与幸福,从而实现内心的平和,这对社会稳定与和谐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总之,庙会文化具有记录、认知、教化、变革和融合等多种功能,对于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九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67-70
宋代继承了隋唐以来的义仓制度,并有所发展。义仓与常平仓、社仓并称为三大骨干仓储,在宋代的救荒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救灾安民、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在历经了宋太祖、宋仁宗、宋神宗三朝的几个时期的反复置废之后,义仓在宋哲宗时固定下来,并且持续到南宋末年,在宋代存在约200余年。宋代制定了义仓的征收和支用等一系列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法规,旨在保证义仓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李秋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1):67-70
庙会是我国传统的民众节日形式之一。本文以河南周口地区的庙会为例,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了河南庙会的文化变迁。文章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庙会的活动内容已从传统的以祀神、娱神为主发展为以娱人、经贸为主,实现了从传统到当代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6.
李莉思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65-167
玉林地区的庙会保留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玉林文化。在历史上,玉林曾是西瓯、骆越部族先民的聚居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秦代又有大量的中原汉人迁入,促进了玉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玉林地区的庙会作为一个载体保存延续着玉林地区的文化,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健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21-24
颜文姜以德报怨,以孝道侍公婆而演化为神的故事在博山代代相传,妇孺皆知。每年博山区都会举行热闹的庙会来纪念颜文姜。从颜文姜身上所体现的孝与善催生出了博山特有的乐善好施,崇尚孝道的淳朴民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地域性优秀的民俗受到破坏。颜文姜民俗的代代传承给我们带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6-20
清代至民国时期,汾河中游地区庙会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在庙会举办期间,祭祀演戏,酬神娱人,商品贸易,走亲访友,这些活动对民众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大量传统庙会得到恢复,但现代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导致庙会的文化和市场交易功能都在弱化,社会交往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取决于更加复杂的社会因素。在当前的节假日旅游新常态下,如果地方政府致力于整合社会力量,优化生态环境,庙会一定能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9.
邱广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5):8-10
哈达、叶赫、辉发、乌拉为明代后期海西女真著名的部落,又被称为扈伦四部。它们形成于16世纪中期左右,大致分布于辽河上游和松花江之间。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四部之间形成了既依赖又冲突、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削弱了四部力量的同时,也为建州女真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并最终打破了明朝在东北推行的"藉女直制北虏"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0.
11.
辛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9-51
天水伏羲庙会始于金代,兴盛于明代,至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太昊伏羲祭典庄严肃穆,有迎水、迎神、领牲、献热血等仪式,具有祭祖、祈福、迎春和娱乐等显著的社会功能,已成为甘肃省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建设的重要内容,所有“龙的传人”共同的盛会,更成为联系海内外华夏儿女的文化纽带和精神基因。 相似文献
12.
明清陕西庙会经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明清以来陕西庙会活动的内容变化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陕西庙会从原先酬神报赛的民俗文化活动转变为沟通城乡物质交流、调剂余缺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农业资源配置日益发挥基础性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疆吉木萨尔县千佛寺庙会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鹏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75-8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有一座佛教寺庙——千佛寺。围绕千佛寺举行的农历六月六庙会出现于乾隆晚期,兴于晚清,盛于民国,历时久远,香火兴盛,传承至今,与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密切的联系,对地方社会的生存、稳定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GAO Ping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庙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庙宇分布、宗教仪式、精神信仰、民间文艺和商业贸易五方面对甘肃环县兴隆山庙会的状况做了介绍。庙会内容丰富,形式古敦,是了解和研究环县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相似文献
15.
孙丽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3):12-16
祖庙庙会是佛山有史以来最大的综合性庙会,它最兴盛的时期在明清,民国停办。2005年恢复举办。复兴的庙会既继承了传统庙会的内涵,也注入了新的文化气息,形成了新的仪式内容和特点。虽然复兴的祖庙庙会仍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其文化性、民俗性的特点明显加强了。复兴的祖庙庙会也会一如既往地在佛山社会文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红梅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3):1-4
1980年以来,海盐文化研究已经从原来的盐业经济史研究角度向文化史研究的方向转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海盐文化的研究存在区域性研究成果多寡不均、研究内容碎片化、研究队伍分散等不足,还有待改善,需要研究者凝聚力量,做好长远规划,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将海盐文化的研究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17.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性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泽文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2):68-72
政府自利性问题是政府管理与政府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本文拟就国内研究者关于我国政府自利性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政府自利性的内涵、政府自利性的结构与特征、政府自利性的影响、政府自利性扩张的原因、遏制政府自利性扩张的对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18.
黄岭峻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730-734
二战以后,一些美国学者开始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一个中性词,并承认其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行为主义的盛行,一些美国学者开始考察意识形态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直到1980年代,美国学术界仍习惯从个案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这些做法对中国学术界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耀廷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1):33-37,44
从北京不同的区域来看,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个区域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异,于是人们将其分为不同的文化圈,比如“宣南文化圈”、“运河文化圈”、“永定河文化圈”、“长城文化圈”等。从明清以来,处于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成为连结皇宫与天坛、先农坛的天街,并逐步形成了以祭天文化为核心,以商业文化、会馆文化、梨园戏曲文化、工艺美术文化为特色的繁华的街区文化。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天坛文化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立强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9(2):1-4
近年,从整体性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传统马克思主义三分法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三分法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识的代表性观点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及其相关问题的阐述,以期使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研究继续走向深入,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