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5年11月《北京纪事》刊登了《摄影亡命徒卢广》的故事。他不顾生命危险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他的故事让无数人感动,他的为人被无数人所钦佩。在《北京纪事》10周年之际,卢广接受了我们的独家回访。  相似文献   

2.
变则变矣,不变的还是《北京纪事》的中心宗旨。北京依然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北京纪事》也依然是一个坐标。10年的热血沸腾已然过去,现在我们只是以更踏实的心态,更精准的眼光,为您叙写您所关心的"北京人、北京事"。  相似文献   

3.
1996年7月我在《北京纪事》上留下篇“潇洒飞扬不留京“的文章(后被编辑改为《北京留不住人》发表)就信心百倍踌躇满志地打包南下了。其实那会儿讲的都是那些没有选择留在北京的同学的故事,实际上毅然决然、斩钉截铁、毫不犹豫、费尽心机、甚至死  相似文献   

4.
1995年2月,《北京纪事》刊登的一篇《北京人圆一回轿车梦》在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而时至今日,北京人拥有轿车已经不再是梦,这一点从每天早上的车流中你就可以看出来,各式各样的轿车充斥着北京的大街小巷,以至于北京人现在关心的不再是轿车,而是交通。  相似文献   

5.
编读互动     
《北京纪事》编辑部: 您好!首先谢谢你们把《北京纪事》这么好的杂志带给大家,让我们感受到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气象万千的变化。作为一个年轻的北京人,我深深地为它古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同时也为现代化下的变异感到无奈。 在7月号的《北京纪事》上,我看到一篇介绍一个白  相似文献   

6.
《北京纪事》从来没有忘记首都人的责任和使命,从来都看重首都人的荣誉和骄傲。但 1993年9月期的《北京人距文明有多远》却充满忧郁地数落了北京人一顿。星移斗转, 文明的脚步在向前,今天的坎坷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正1994年4月,《北国风》改刊更名为《北京纪事》。从此《北京纪事》走上了京城社会文化生活的舞台。作为唯一一本以京味文化为载体,宣传北京城市文化发展、叙述老北京故事的纪实月刊,20年来,《北京纪事》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办刊方针,记录了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现代化都市的发展与变迁,记录了生活在北京城的人们的真实情感、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8.
易明 《北京纪事》2010,(12):94-94
朋友提起要开一家涮肉馆,引来一番感慨。年近半百,领略人生的酸甜和沧桑,对餐饮一行,是爱之而不敢亲历亲为。当年一位刘氏朋友,北京最早的个体户群体的一员,人好,爱文学,《北京纪事》的作者。  相似文献   

9.
1994年岁末,解放军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由中国军事博物馆编著的《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1893—1976)。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毛泽东军事活动的编年体著作。《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以下简称《纪事》)共70多万字。此书以其特有的编年体形式和融史料性、学术性为一炉的内容编撰。  相似文献   

10.
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北京精神”,1月11日,北京纪事杂志社召开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北京纪事》“北京精神”专栏宣讲会。  相似文献   

1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回顾北京在建国后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和宣传北京这个城市,还有北京人在这60年中的生活故事。北京纪事杂志社举办"纪实北京"照片征集和《北京我的家》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回顾北京在建国后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和宣传北京这个城市,还有北京人在这60年中的生活故事。北京纪事杂志社举办"纪实北京"照片征集和《北京我的家》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文联、北京作家协会、北京纪事杂志社于2004年12月21日在北京国际艺苑皇冠假日酒店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庆祝《北京纪事》创刊10周年并宣布2005"'北京新移民'有奖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4.
编读互动     
《北京纪事》编辑部: 在贵刊第八期读到《影响北京历史的德国人》一文,非常喜爱。这是一篇美文,不仅内容详实,资料充分,语言生动,而且图片也十分珍贵,是网上及其他媒体中所不曾见。尤其是关于建筑师库尔克·罗克格的部分,让人惊讶这样一位为箭楼配上过欧式阶梯和白色装饰线并险些在北京建成国会大厦的德国人,几乎为我们北京人所不知。 但是此文有一点遗憾之处,使我不得不提笔给你们写这封信。这是因为文章不该忘记提及汤若望之墓地所在。汤公墓就  相似文献   

15.
1994年6月,《北京纪事》杂志的一篇文章《家庭电脑雪崩还未来临》中提到:90年代家庭三大件是电话、空调和电脑,可以看出在那时电脑进入家庭是非常时尚的一件事情,是北京人的新时尚。然而,电脑对于所有中国家庭来说,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愿望,那么时隔10年,这个愿望不仅已经实现,而且电脑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必要产品……  相似文献   

16.
清代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一百卷 ,是继厉鹗《宋诗纪事》之后研究宋代诗歌、考订宋代诗人的一部重要资料。该书虽在引用厉氏未见书及大量方志、地区性总集上颇为丰富 ,但存在不少失误 ,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序中批评的 :“错误百出” ;又如钱先生在其《宋诗纪事补正》(即将出版 )序中所说的“更不精审”。现就读此书时发现的失误 ,举例如下 :一、不当补而误补 :卷七七的“罗浮人” ,《纪事》卷九十明有 ,作“罗浮山中客” ,却补入 ;又如卷八五“汤益”及其诗 ,《纪事》卷八一有 ,作“汤仲友” ,亦误补入。二、重出 :如卷三八韩元…  相似文献   

17.
宋代诗歌是很丰富的,无论诗人的数量和留存至今的作品都较唐为多。由于宋诗受到后人(主要是明清)的鄙薄和冷落,迄今为止还没有象《全唐诗》这样较完备的总集,不过我们仅从清人辑录的《宋诗纪事》即可窥探一些消息。历鹗说:“宋承五季哀敝之后,大兴文教,雅道克振。其诗与唐在合离间,而诗人之盛,视唐且过之。”(《宋诗纪事》序)《宋诗纪事》收集了3812位诗人的作品,就比《全唐诗》辑录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纪事》2014,(4):4-8
《北京纪事》到今年已经创刊20年了,20年能让一个孩子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年,能让一个青年成长为老成稳重的中年,能……作为《北京纪事》的第一任社长、主编陈世崇老师,给我们讲创刊之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野史集成》收录《明史纪事》时,编者把该书作者定为蒋。我们将《明史纪事》与《明史纪事本末》的“评论”进行比较,认为两书实为同一部书。《明史纪事》是传抄《明史纪事本末》的“评论”后,为蒋收藏,《明史纪事》的作者并非蒋,而是谷应泰  相似文献   

20.
1994年4月份,《北京纪事》刊载了一篇《啼笑皆非话电话》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在北京打电话难,打公用电话尤其难。但是从今天的情形来看,这个问题似乎已经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