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敬军 《理论界》2004,(6):172-172
大众文化,它应该是一种独立于它种文化的一种文化,作为独立于它种文化的一种文化应该有它自身的规定性。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构成人的精神再生产的母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进行自我抚慰的文化形态;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是对受众实施持续影响的技术性文化,大众文化和现代技术合谋,使大众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文化研究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 ,它以双重理论范式把握和切入大众文化的双重结构 ,即积极性的大众文化理论和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这两种理论范式对以往经典的单一性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既有继承更有超越。它对大众文化理论的探索和建构 ,使大众文化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范式之一的批判性的大众媒介理论 ,从批判的视角审视和分析当下社会和大众媒介 ,指出大众媒介已演化为当代社会文化景观的新宠乃至符号暴力 ,对大众媒介的霸道与僭越进行了批判 ,主张建构公共空间 ,以抵制和制约媒介的霸权 ,充分体现了文化研究的反霸权本色。  相似文献   

3.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一种新兴知识分子文化观念之产物,它充分地体现了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是文化发展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鼓励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利用大众文化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媒介文化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众媒介的基本含义入手,首先分析了凯尔纳所谓的媒介文化,认为他以媒介文化取代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一方面在于承认西方社会已经出现的文化现实,另一方面也试图以此调和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之间的理论矛盾.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学者使用媒介文化的基本语境,认为把媒介文化等同于大众文化的做法失之简单.因为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介的出现,种种文化现象已无法用大众文化的理论框架做出很好解释,这就为媒介文化的诞生奠定了现实基础.而文化研究的盛行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媒介文化概念的流行和媒介文化研究的展开.媒介是大众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所出现的文化形式,它既是一种全面抹平的文化,也是一种杂交文化,同时还是一种不断生成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杜展屏 《南方论刊》2011,(11):33-35
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它的兴起较晚,但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大众文化的发展繁荣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现象,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规范大众文化市场,优化其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凭借文化的多元化,促进文化资源的多元整合,大力发展社会文化产业,拉动大众文化消费,消解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间的隔膜,重视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刘柏清 《北方论丛》2010,(3):133-135
学术界对大众文化及其批判的研究经久不衰。然而,对大众文化的批判,除了学理阐释、认知之外,还应通过这种批判促进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大众文化批判不仅应关注解构层面,关注建构层面的创新也是大众文化批判的应有之义。大众文化发展至今需要发展和创新。对大众文化的超越、增强文化的批判功能、增进大众文化的文化自觉与自律等是实现大众文化的创新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伴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并行的三大文化形态之一,成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观塑造的新场域.大众文化以其强有力的方式侵染和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地位的弱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的角度看“图像”,它不是简单的图画、图形和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共在的“存在者”,它是“语言”的始祖,并与语言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它就是人类的文化.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是图像文化深厚的社会基础.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人们所消费的已经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转为一种符号价值,一种身份的自我肯定,商品的消费也成为一种符号的吸收过程.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图像的使用成为最大的消费对象,同时图像文化也正是借助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使自己得以传播和发展.在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中,大众渴望信息、渴望娱乐、渴望时尚、渴望成为消费的主体,图像文化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超越文化这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文化批评领域被忽视或被粗暴地排斥在批评的视野之外.论文从文化的延伸迁移、大众文化对高雅文化的整合和大众文化转化经典艺术范型等三个方面探讨大众文化的超越文化特征;同时,对大众文化超越文化在批评中被排斥的现象作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美国大众文化全球化.面对文化全球化的严峻形势和发展趋势,我国如何利用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积极倡导国际文化保护和协调,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全球化的大众文化中展现自己是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文化心理学研究对动画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玲 《社会科学》2006,(9):140-145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往偏向于物质层次“硬”需求的中国人,现在对于情感和精神等文化层面的“软”需求日益突现出来,文化经济学、文化心理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中,文化心理学对动画文化发展所形成的深刻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当代西方文化的研究理论中,对大众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转向。在这种语境中所理解的“大众文化”,主要是从它生产的条件和消费群体及其消费方式着眼的。它的生产条件包括3点: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文化产品被快速地复制;二是文化生产的主体掌握和利用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工作;三是人们观念的改变为大众文化的生产提供了必备的心理基础。它的消费群体是“大众”,大众消费文化的方式,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满足精神需要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有意义的生产。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及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大众文化是商品化的通俗文化,通俗文化是工业社会中的大众文化,文化产业则是当代社会生产和消费通俗文化的产业化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化工业理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生产的一种批判,它的典型语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和美国。离开这两个典型语境,一切批判或将是无的放矢。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等一系列质疑,中间或有精英主义意识作祟,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在警示文化产品本能快感和艺术快感之间的分野。比较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术语来看,文化工业理论应是把意义的生产定位在编码一端,反之伯明翰学派则是将之移位到了受众解码一端。文化工业理论应是低估了大众媒体受众的主体意识,虽然,判定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已是明日黄花,也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4.
苗伟 《新疆社会科学》2012,(1):99-104,142
文化是一个矛盾体,文化自身的矛盾性就充斥在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之中。从文化的演化方向角度看,文化发展既有进化,也有退化;从文化的空间展现角度看,文化通常表现为优化和劣化两种趋向;从文化进化论的立场看,文化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从文化的价值评析角度看,文化的代价与效益并存。文化绝不是一种和谐的自我封闭的整体,而是充满了最为激烈的内部矛盾。人类只有在承认文化自身矛盾性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和正确解决文化矛盾,才能自觉地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15.
文化全球化焦点问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香 《社会科学》2007,4(5):139-146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文化全球化是各文化体在全球范围广泛而快速地联系、交融,致使每个文化体的发展、变迁都与全球整个文化体密切相关的进程与趋势;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交织并进的过程;文化全球化一经产生就将伴随人类长久存在。  相似文献   

16.
树立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 ,世界已发展到全球化阶段 ,当代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已不可能离开“全球化”的总体国际背景。全球化进程呼唤文化自觉 ,新的文化论争需要文化上的自知之明。在并非由我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树立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 ,不是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 ,而只能是开放的文化天下主义 ;它既不自卑 ,也不自大 ;既有忧患意识 ,又有文化自信。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胡键 《社会科学》2012,(2):4-15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绝非单纯从文化角度来考虑文化问题,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并不天然就是文化软实力大国。资源要成为实力,还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和国家的转化能力。长期以来,中国缺乏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的能力,这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瓶颈性因素。解决这一瓶颈的关键,是要克服文化自负导致的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自卑导致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为此,当今中国仍然需要重新整理国故,然后才能传承国粹,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时代化的创新。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塑造国家品格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分析形式,其目标是寻求建立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在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化与政治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大众文化具有政治性,政治也具有文化性,这与马克思政治观和文化观是一致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不论从其研究主题来说,还是从其发展史来说,都体现了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辩证法,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辩证法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线.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为研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维度,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发展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面临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机遇与挑战。以技术领先的现代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文化生态环境及维系民族生存的文化基础构成严重威胁与破坏,因此文化回归倍受期盼。特色文献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维系民族生存、加强民族团结、保障文化传承、保证文化安全与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