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文敏 《南都学坛》2008,28(4):153-155
一、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 自古以来南阳音乐活动就比较繁荣,尤其是春秋时期的楚文化和秦汉时期汉文化的相互交汇,对南阳的音乐发展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979年,南阳考古工作者在淅川下寺的春秋楚墓中发掘出保存完好的石排箫、编钟、编磬等古代乐器.这些乐器制作精美、音律准确、音质清晰、种类繁多,足以反映几千年前这里的音乐、歌舞之盛行,也由此可以想象楚音乐文化对南阳音乐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都学坛》2017,(3):27-3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楚文化日益成为一门显学。因在楚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且考古发现众多,南阳楚文化也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关于南阳楚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主要集中在考古资料研究和文献资料(传世文献资料、铭文资料、竹简资料)研究两大方面。考古资料研究主要包括:断代及分期研究、楚国物质文明研究、楚国精神文明研究、楚文化地域划分研究四个方面;文献资料研究主要包括:方国历史地理研究、楚国政治生活研究、楚文化精神研究、铭文研究、相关竹简资料研究四个方面。南阳楚文化的学术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当前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重微观而轻宏观;对南阳楚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缺乏对其进行全面梳理及明确界定;已有研究冷热不均;重复性研究太多;侧重于考古学方面的研究,对南阳楚文化的现实遗存关注较少,对其所能推广、开发的现代价值也挖掘不够;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重新回顾南阳地区已经发现的考古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南阳楚文化相关问题的再认识,从而将楚文化的研究推向纵深处。  相似文献   

3.
薄清江 《南都学坛》2008,28(4):35-36
数以千计的南阳汉画像石(南阳汉画)是中华远古本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形象载体,也是汉代社会生活的曲折展示。它是佛教全面影响中国之前的比较纯净的中国本土文化的形象展现。它上承浪漫、强悍的楚秦文化,下启魏晋佛教造像艺术。又处在黄河长江之间文化交汇的中原腹地,在汉代被称做"帝乡",是"商遍天下"富庶的人群聚集地。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构筑了以画像石刻为载体的南阳远古文化的厚重和丰富。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5,(5):7-12
对于里耶秦简"户籍简"所涉及的南阳里户口,有些学者主张他们是从南阳郡来的迁徙民,甚至觉得作为里名的"南阳"就是从郡名"南阳"而来的,但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到,所谓"南阳"并非属于楚地,而且在此地居住的人们并不都是楚人。况且,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的时候,楚"南阳"地区已被秦统治七十多年,那里的居民都变为"秦民",所以在"户籍简"里将南阳户人称为"荆",意味着他们不是从南阳郡来的迁徙民,而是过去在"荆地(楚地)"居住的遗民。这样的推论还可以从"荆新地"及"故荆"的地理界限来证明,即秦王政二十五年时候的南阳郡与南郡一样,已不属于楚地,此时所有的"荆"称呼应指楚灭亡(前223)前后新占领的楚地或其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以陇山为中心的甘、宁两省区古代戎族社会区域内,发掘清理出了文化内涵相似,具有鲜明区域特征的青铜文化地点.这种文化不同于"北方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鄂尔多斯青铜文化,透过这些文化可看出当时戎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青铜器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的见证,每一件器物都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春秋楚国的青铜文化相当发达。楚铜器以其富丽繁缛、曲中有直的造型使其在青铜器历史上独树一帜。所以本论文选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这个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能够表现春秋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历史国度进行研究,并针对蟠绕龙纹这一纹样,进行深入探讨,使得所研究的内容更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7.
楚文化在南阳的积淀非常丰厚,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南阳汉画像的构图、题材、风格、线条等各方面。南阳汉画像保留了楚人的原始宗教思维形式,缺少了北方文化的周礼约束,其艺术表现形式更为大胆、自由。本文通过对楚文化对南阳汉画像艺术形式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文化传承是其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可为现代艺术创作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为中心,对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进行考察。泰国东北青铜时代遗址所体现的"稻作文化""镯文化""非兵器文化""象文化""贝文化"表明,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和周边的中国西南青铜文化、越南的东山文化属于全然不同的文化类型,为孟高棉语民族先民独立创造的文化。在西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与泰国中部湄南河平原青铜文化汇合后,对暹罗湾附近地区的青铜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东南方向,泰国东北青铜文化通过泰柬边境进入柬埔寨洞里萨湖地区,对该地区的三隆盛文化产生了影响,继而波及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泰国东北青铜文化对其西北、正北、正东方向其他地区青铜文化的影响不大。种种迹象表明,孟高棉语民族在多点起源、平行发展、密切联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现代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吴、楚是长江中下地区的两个强大诸侯国家。两国间的连年争霸战争,为吴、楚人才与文化交流开拓了渠道。吴国任用楚人伍子胥为相,攻破郢都,大败楚国。楚国学习吴越先进铸剑技术,在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吴国仿造楚式青铜青器,吸纳楚民土坑墓葬俗;楚人则效法吴之坟丘,吴、楚文化得到进一步交融。楚灭吴越统一长江下游后,成为"东楚"富饶地区。  相似文献   

10.
江富建 《南都学坛》2010,30(2):20-23
南阳汉代出土的玉器较丰,且以西汉玉器为主,共分为葬玉、礼器、装饰品、浮雕和圆雕美术品等四大类,玉质以和田玉为主。南阳汉代玉文化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传承性和创新性并存、儒道文化内涵和吉祥文化主题。研究表明,南阳汉代在玉石开采、玉雕加工、琢玉技艺和玉器应用等方面兴旺发达,成为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南都学坛》2016,(3):119-121
协同创新是当前南阳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南阳文化资源条件及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南阳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资源协同发展,形成文化特色,提高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增值;二是解放思想,树立开放意识和协同创新观念,凝聚文化、科技、信息、金融、人才等要素的力量,促进文化与产业各个要素之间的深度融合;三是破除行业之间的壁垒,促进文化与产业之间的行业组织协同发展,拓宽文化产业之间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2.
对两晋南朝南阳范氏家族的发展历程进行整体考察,明晰该家族总体发展脉络;论述了南阳范氏家族是两晋南朝时期名门士族之一,其势力一度达到顶峰,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人才辈出,影响深远。指出其发展历程虽然起起伏伏、潮起潮落,但俊杰辈出,并留名史册;从“亲近皇室,审时度势”“尊崇儒学并与时俱进”及“尚文多才,成就博杂”三方面分析了南阳范氏家族的家风家学,提出南阳范氏家族在政治、文化上的的杰出表现,与他们的家风家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人们已习惯将先秦三代北方的青铜文化看成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摇蓝,这种正统的历史的中原本位观念,反映在图案艺术研究中就是对北方图案的倍加重视。有关它的论文不少。比较而言,对南方图案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欠缺甚至可以说还未完全展开。虽说近年来研究楚文化日趋热烈,但立足楚图案的专门研究文章似不多见,我认为,要想正确把握中国图案的原初风格及发展演变的历史,对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的楚图案不作深入的研究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南阳经济繁荣的地理因素分析李瑞,谷保俊据考古,远在四、五十万年前,南阳就有原始人类的活动,奴隶社会阶段,南阳为“夏人之居”,周分封天下,南阳有申、吕两国,春秋时南阳为楚国所有.公元前401年,楚制“宛郡”,南阳巳成为楚国北方重镇.战国时,许多...  相似文献   

15.
楚漆器作为历史上辉煌一时的楚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以其精良的制作、繁多的种类为世人所瞩目.文章主要论述楚地巫文化在漆器中的表现,并从楚漆器的造型和"崇凤主题"两方面来论证巫文化对楚漆器艺术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发展的圈层性质对我国商代青铜文化符号之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青铜文化符号是沿着器物层、制度(社会)层、精神(观念)层这三个层面的演变及发展,逐步形成了我国商代所特有的青铜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南阳玉雕造型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美术。随着玉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南阳玉雕造型形成了南阳独有的特征,但总体来讲仍是在传统造型风格基础上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以求发展的问题。因此,玉雕造型作品可从植入南阳地域文化特征、借鉴雕塑的造型与技法、运用油画的构图与用色、加入平面设计艺术元素等方面入手使独山玉造型艺术始终保持艺术活力。  相似文献   

18.
南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呈现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南阳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南阳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知府衙门和内乡县衙,合理利用这些衙署标本,打造南阳精品衙署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是进一步彰显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需要,也是加快南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现代转型、建设文化新南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姜长宝 《南都学坛》2007,27(6):108-109
品牌文化是一个城市、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巨大且持久的推动力量。南阳"四圣"品牌文化是南阳独有的、特色最突出的龙头品牌文化,它对于城市的发展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主要表现在:"四圣"品牌文化的凝聚力、竞争力、形象力、可持续发展力。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品牌文化优势,对推动南阳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是楚艺术的重要形式特征。就线条类型而言,有平面展开的线和立体构成的线。前者主要以漆画、丝绸图案和帛画为代表;后者则体现在各种雕刻(青铜雕刻、木雕和角雕等)艺术样式上。形成楚艺术线性特征的文化基因在于:楚国特殊的社会形态以及由此决定的尚巫好祀的风俗;楚人的民族性格;老、庄“道”学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线性造型是楚艺术的地域特色和民族色彩的体现,它确立了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的传统和主要艺术语言,并作为一种民族特色与西方绘画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