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教育本体价值追寻与高等教育思想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学思想由自由教育向通才教育再向文化素质教育转变的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以高等教育本体价值为"轴心"。当下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对高等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本末倒置、体用不分的反向思维结果,并认为,"人本化"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是当今高等教育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2.
浅论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是其大学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17年间,他大力倡导并努力实践通才教育思想,创造出清华校史上的"黄金时代".撂寻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取向,能使我们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梅胎琦通才教育思想的精神和实质,为教育思想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提出高校中通才教育的必要性、通才教育的现状、实施途径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通才教育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理想。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也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大学通才教育的产生正是为了调和两者的矛盾。通才教育模式在美国大学历史演进中的复归表明,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受教育者在社会中的选择越来越复杂、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通才教育是值得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大学教育理念的模式是"通才教育,精英培养",闻一多大学教育理念的精髓是"求真务实",闻一多大学教育理念的关键是"具体落实"。闻一多的大学教育思想对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梅贻琦和赫钦斯在不同社会时代背景下提出通才教育的思想,其实施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却都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最终目的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求,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成为一所人才辈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秉持并实践了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严格的教学制度,自由的学术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为西南联大成功实施通才教育提供了制度、思想、师资方面的保障。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在实施通才教育上,面临着理念认识不全面,师资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通才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学本科通才教育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等多种原因,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通才教育热潮,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这种世界性趋势,我国的大学本科应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及广泛适应性的“通才”。  相似文献   

9.
西南联大主张自由探讨之风气,兼容并包,百花齐放,学术自由广阔;主张大师之谓,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精神;主张从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上实践通专兼顾、重心所寄通才教育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的科学教育经历了由“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再到“通才教育”转变的过程。“通才教育”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人才培养功能,但 IT(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科学教育中所形成的特定“电子场景”使得科学教育致力于追求普遍显性知识的“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缺失了隐性意会知识的养成,而后者是现代“通才教育”所必需的。现代科学教育应该重塑“通才教育”,其本质是一种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的 STS 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博通"与"专精"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是高等学校制订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从分析一般教育目标出发,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剖析了实际教育目标时而偏向"博通"、时而偏向"专精"的历史渊源,指出总的趋势倾向于培养"专才"。文章还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的角度讨论了"博通"与"专精"的关系;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两种带有不同偏向的人才的特点,从而认为社会一般也更垂青于专门人才。根据对高等教育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创新要求的分析,文章得到了关于理解"博通"与"专精"关系的七点结论。鉴于"通才教育"概念容易引起歧义,建议在今后高等教育讨论中不用"通才教育"这一名词。最后,文章提出了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学校处理"博通"与"专精"关系的四条原则,特别指出学校定位与国情是具体处理"博通"与"专精"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办学实践,总结了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力求找出困扰各高等院校德育的关键所在。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本文重点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中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设计以及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具体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发展模式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11年至1949年,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是在初期的社团、师范学堂、私立、公立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后期的国统区与延安鲁艺的美术教育,教育理念借鉴与效法"新式"、"兼容并包"、"通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潘懋元教授有关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论述业已成为其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强调以战略眼光,全面统筹、协调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潘懋元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不仅体现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而且对实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TO的教育承诺对建设类高等教育带来积极的影响与挑战 ,针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人才流动全球化和人才标准国际化的时代要求 ,我国建设类高校要认清形势 ,解放思想 ,将国际合作交流作为高校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积极同国际各种注册师制度接轨 ,推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思路与措施的完善与落实。  相似文献   

17.
客观分析中日高等教育目标思想形成的特殊性(基本指导思想、本科培养目标、国际化教育等)。提出并阐释中日高等教育目标的双向性趋势,讨论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思想与定位。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的“做人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其精髓是自学自励教育;其重点是养成教育;其内核是人生观教育;其主体是公民教育;其归宿和指向是造就健全公民。这就像是一根红线,贯穿在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全部论述和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等教育观念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必须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高新技术的集散地与先进思想的发源地,才能满足“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要求。中国高等教育为此须进行观念创新:树立终身学习、科学思维、科学工作方法、科学精神等科学观念;树立正确政治方向与科学人文精神、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传递与创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互统一的现代教育理念;树立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的观念,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特色化教育通俗性地称为高校办学特色,即办学的个性化。高校扩招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的实践走向深入,特色化教育将成为现存、新办的各类别高等教育办学实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特色化教育的内涵、功能及其在国内外名牌院校的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促使这一教育理念日益为社会所认识、所重视,并发展为众多高校的办学方针、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