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宋叶梦得在其《避暑录话》卷下记载柳永因谱写慢词而终生不遇事,曾慨然论之曰:“永亦善他文辞,而偶先以是得名,始悔为已累。后改名三变,而终不能救。择术不可不慎。”叶嘉莹女士论柳永词时也提到:“在历代词人里边,把自己的一生与歌词结合了如此密切之关系的,只有柳永。”(《诗馨篇·不减唐人高处在潇潇暮雨洒江天》)诚然,分析《乐章集》,可以看出柳永的浪漫天性及其词作与其所赖于生存的社会环境之间,尤其是与其用世之意、追求功名之间纠结缠绕的矛盾,也可以看到柳永在这贯穿了他毕生的矛盾情结中痛苦的挣扎和无可奈何的人…  相似文献   

2.
谢桃坊《柳永》一书中说:“福建建宁府(治所在今福建省建瓯县)所属松溪县(今福建省松溪县)有著名的中峰山,‘一峰奇秀,特出众山之表’。中峰寺,‘在中峰山之麓,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建。’(《嘉靖建宁府志》卷三、卷十九)柳永曾作有《题建宁中峰寺》诗:‘攀萝蹑石落崔嵬,千万峰中梵室开。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猿偷晓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鉴来。旬月经游殊不厌,欲归回首更迟回。’”(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页3)他在《柳永事迹考述》再次肯定柳永“家乡附近的松溪县中峰山和崇安县境内的武夷山,柳永都去游玩过,还作有《题建宁中峰寺》诗和《巫山一段云》词。”(载1987年巴蜀书社出版的《柳永词赏析集》附录页262) 柳永诗中的中峰寺是否在松溪县呢?我的意  相似文献   

3.
近代俗文化的先声—柳永词论□王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柳永代表作《雨霖铃》中的名句。它不仅典型地表现了柳永慢词的铺叙技艺,有情有景,有点有染,而且凸现出了柳永其词中所表现出的近代文化的精神。如果柳永的这句词能代表柳永词的本质精神,可...  相似文献   

4.
柳永风流俊迈,以歌词闻天下。不仅“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①,而且上层社会也盛行柳永词。②北宋词坛的歌词作者,或模拟、仿效,或将其当作词坛(?)敌,都想与之较量一番。王安石是一位政治改革家,但对于歌词创作,仍甚守旧。他主张按照“歌永言,声依永”的传统进行创作,反对“先撰腔子后填词”③,目的就在于抵制乐坛“新声”,主要是郑卫之声。即使如此,在他为数不多的歌词作品中,仍留下了明显的柳词痕迹。例如他的《雨霖铃》“孜孜矻矻”。这首词模拟柳永而又大大不及柳永。《雨霖铃》是个“颇极哀怨”的调子,柳永以之道别言情,哀伤之中并带怨恨,声情并称;王安石以之说禅理,不伦  相似文献   

5.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浪子词人柳永与正统君臣审美意识的冲突张海鸥柳永被时人和后人视为浪子词人,是因为其人其词涉及了许多风流浪荡之事。其实,他在少年时代并非浪子,而是很勤勉的书生。他的故乡建州(今福建崇安一带)在当时是人才辈出的“文献名邦”,“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罗忼烈教授在《话柳永》(《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一文中说:“两个月前,偶然看到梁丽芬女士所著《柳永及其词之研究》,发现了宋元间著名学者王应麟《镇江府志》中关于柳永墓的材料。”罗先生把明万历《镇江府志》的修撰者说成是“宋元间著名学者”,是不确的。宋朝的王应麟《宋史》有传,是浙江庆元人,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举进士,官至  相似文献   

7.
宋词中也有“江西一派”之说。晏殊不讳言自己写情词,但以为其词情与柳永有品位雅俗的区别。晏几道为《小山词》撰序,是宋代词人第一篇为自己词集作的序言。序中主张词要抒写个人的感情,与宋德“文以载道”之说以及宋诗中说理之风迥异其趣。欧阳修自称“情痴”,蕴有探讨人性根本的哲学意义,闪烁着批判禁锢主义的思想光芒。黄庭坚词论突出晏几道的“痴”,更是欧阳修“情痴”的扩大,表现出一种违抗“道”、“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著名词人中,柳永是一个争论较大的作家。自有宋一代始,世人对他的评价就毁誉不一,有的称颂他为“名宦”,有的却斥骂他为“无行”文人;有的说他“傲睨王侯”,“厌薄宦情”,有的却说他“薄于操行”……这种争论历经千年,一直延续至今。建国以后,随着理论界政治气候的变化,对他的毁誉也是时起时落,或上或下,这种起落上下大大影响了对柳永研究的深入,也影响到对他的词作出正确的评价。评论一个作家,首先必须了解他的时代和他的思想,否则,我们就很难对他的作品作出比较准确的评价。长期以来,对柳永的评价褒贬不一,对柳永词的研究很少开拓,我们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他的时代特征,对他的思想缺乏正确的理解。为了正确评价柳永和他的词,本文想结合宋代的社会风尚,对柳永思想评价中的两个流行的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并对柳永的思想作一个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学史上称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但他的词风却大异于苏轼,而以婉约著称。黄升《花庵词选》记载,苏轼言秦少游学柳永作词,并戏之曰:“‘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可见秦柳词风很相近。下边我们从《满庭芳》、《雨霖铃》来管窥同属婉约派的秦柳词风之异同(词作略)。 秦观的《满庭芳》写的是与情人离别之绪。开篇三句写别时所见所闻,点出了时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2017,(3)
王国维《人间词话》开辟了诗词评论另一种格局,其观点之新颖、精辟、凝练,诗学思想之深刻,对后世学者、文学爱好者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间词话》作为王国维早期文学批评代表作品,必然带有王国维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烙印:第一,在评论诗词时,带有自身对词和词人的个人理解甚至是好恶。第二,其诗学思想必然会受到时代因素影响,包括他所采用的文体、对个别群体的集体无意识甚至是他的性格。故此,他对贺铸、柳永等词家的评价就显得有一定偏颇。  相似文献   

11.
夏令伟 《理论界》2006,(9):192-193
话本《翫江楼》对柳永其人其词的接受基本代表了元代市民阶层对柳永其人其词的接受。从《翫江楼》的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诗词的选用上来看,这种接受既有传统性,又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2.
三、反思:红学为何反《红楼梦》?综述20世纪“红学”的历史分歧,可以看到一个特别令人寻味的现象,即“红学”就其总倾向而言,是反120回的《红楼梦》,而支持80回的《石头记》的。首先提出这一命题的是俞平伯。他写于1978—1979年间的《乐知儿语说红楼》一组文章中提出:“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俞平伯所指的“红学”,包括他本人的红学著作。他对于自己亲身参加这一场反对《红楼梦》的论争所取的立足点,深感悲愧与忏悔。早期的俞平伯继承胡适的观点,并为之发扬,他在《红楼梦研究》里曾经认定,后40回是高鹗的“狗尾续貂…  相似文献   

13.
石人先生是香港极负盛誉的专栏作家。据他自己曾报导:“……那知我却还是个‘卖文一怪’,从严肃的社论,写到怪论,写到言情小说……‘同时见报’,最多时共有‘廿一块(专栏),你说是不是奇人?那里去找?”①在石人先生的众多专栏之中,最受人称赞的据说要算《星岛晚报》的《岛居闲笔》专栏了.我从来极少看他的专栏或任何文字,不能人云亦云的随便“褒”或“贬”。可是忽然有一天,送派报纸的工友却“额外”地送上石人先生的一篇鸿文《疵求》②。工友似乎是奉命转交给我的“挑战书”!因为,刚好我几天前在《星岛日报》开设《谬趣集》…  相似文献   

14.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卷二十一载柳永撰《乐章集》九卷,同书载北宋其余名家诸集一卷左右。盖词为消遣娱乐之道,诸家用力皆不勤勉,惟《乐章集》煌煌九卷,是证柳永以作词为平生事业。然《四库提要》(卷一百九十八)仍称“宋词之传于今者,惟此集最为残阙。”残阙的原因,不可具知,但有一点可以窥见,即一方面“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一方面文人士大夫以“其词格固不高”(《直斋书录解题》),自始至终鄙弃之。细绎宋人评柳词之语,毁者多讥其“浅近卑俗”(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这…  相似文献   

15.
话柳永(二)     
(四)柳词家法柳永词自宋以来论者或褒或贬,或既褒且贬,赞赏的人称他善于描绘升平繁华景象,工于羁旅行役之言,写景抒情,“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或称道对慢词的贡献,指责的人几乎大家都认为柳永词俚俗尘下,淫荡狎亵。许多评论,虽从文人士大夫的立场出发,却也片面地指出了  相似文献   

16.
张亚权 《人文杂志》2003,(5):103-105
柳永的一生仕途不畅 ,“未名未禄” ,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去“奔名竞利” ,但柳永作为一个文化人 ,他的方式就是用媚俗的方式迎合大众趣味 ,以反映大众生活的词来换取自己的生活资本。这种以媚俗为特征 ,以求名求利为目的的文学 ,是商业性文学。柳永的叛逆精神和创作实践不仅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且他还是第一个将商业性文学引入文学殿堂使之“大得声称于时”的人 ,他对商业性文学的发展以及以后的俗文学与雅文学分庭抗礼之势的形成是功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17.
东坡词输入了强烈的主观生命意识,显示了他独特的个性风貌。这也是他不同于晏殊、柳永、欧阳修的地方:他在词中充分塑造了属于他的“自我形象”,而这也是最关键的。  相似文献   

18.
我丈人家里”,这种轻薄无状的胡言乱语招致独自被户主陶家翁拒之门外的惩罚。不料,当夜该户女儿陶幼芳错把他当成与自己相约私奔的王郎。此时,震卿却不露声色地将错就错,不仅趁机掠走了女子随身携带的钱物,而且还劫住她逼为己有,意外地应验了他那句不着边际的戏言。这种“片言得妇”的角色扮演,不仅与礼俗提倡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格格不入,而且也有悖于正统文人光明磊落的角色规范。更有甚者,许多文士还直接投身于市井里巷去扮演风流倜傥的世俗角色。无论是《喻世明言》卷十二《众名妓春风吊柳七》中的词人柳永,还是《警世通言》卷二十…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不仅是伟大的作家,而且是杰出的美学理论家。虽然他没有专门的美学著作传世,但是,他却有意识地通过他的《红楼梦》来展示了他的非常丰富卓越的美学思想。如果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再再强调、反复论述,并在《红楼梦》的创作实践中始终贯彻如一的“真”、“假”观念是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的话,那么,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作为全书“立意本旨”来加以强调的“色”、“空”观念,则是作为他的美学思想的“真”、“假”观念的具体发挥。  相似文献   

20.
最早提出《韩非子》一书中的《解老》、《喻老》两篇不出自韩非手的是容肇祖先生。他引《五蠹》篇反对“微妙之言”的议论以后说:“《解老》、《喻老》是解释微妙之言。韩非一人不应思想这样的冲突,可证非彼所作。”意即不出自韩非之手。他又引《解老》篇与《淮南子·原道训》两书思想类似的段落以后,推定《解老》、《喻老》篇出自西汉道家田生之手,郭老不完全同意这种意见,但在他的《十批判书》中也说:“《解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