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路 《江汉论坛》2003,(6):67-71
辛亥革命肇始于台湾被割让日本之际,初期台湾曾被作为民主革命的基地之一,而且辛亥革命领导人一直注重动员台湾民众投入到争取国家民主、祖国统一的革命运动之中,视台湾的抗日复国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正是牵动两岸民众共同期盼的辛亥革命,使台湾虽孤悬海外仍生发着与大陆民众一致的政治向往和信念,使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民众始终保持着与大陆人民的同胞之情与民族认同。当今,辛亥革命史学术交流又在两岸走向统一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49年以来大陆官方对辛亥革命的高规格纪念,作为一种政治仪式,既是出于现实政治需要,也是延续纪念传统,弘扬辛亥志士的精神,表明中共是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及传承辛亥革命历史记忆的需要。通过辛亥革命的国家纪念,诠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表达、宣传了政府及各党派的主张,弘扬了辛亥革命的精神,构筑了两岸交流的平台,保存和传播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3.
张永 《河北学刊》2012,32(3):255
辛亥革命时期,作为整个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辛亥河北革命虽然因种种原因最终均告失败,但河北革命党人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斗争对于辛亥革命的整体进展起了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复兴与发展、深化,辛亥河北革命史逐渐纳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很快步入正轨,且得到不断发展和繁荣.这一时期,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资料挖掘的日益全面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且还出版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4.
在辛亥百年到来之际,从纪念与研究等方面对百年辛亥进行回顾、思考与展望,可以获取许多新的认识。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经历了相似但又不同的发展历程,现今却出现了对某些重大问题如辛亥革命性质,由分歧走向趋同的现象。对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注重整体性、综合性探讨,强调上下延伸和横向贯通,已成为史学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台湾与大陆一水之隔,海峡两岸的贸易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1949年国民党政权去台以前两岸贸易的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 清统一台湾以前,(二)清治台期间,(三) 日据期间,(四) 光复初期,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60年来,海峡两岸在争取华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资源,从各自立场赋予辛亥革命以新的时代意涵和政治寓意.两岸围绕着谁是革命正统的继承者、中国如何走向统一等问题展开论争,利用辛亥纪念仪式来扩大外交或团结侨众,同时以辛亥革命为基点调整各自的侨务政策.华侨在双方的宣传攻势下,总体上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着较为客观、相对准确的判断,最终促进两岸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祖国繁荣成为绝大多数人的政治取向.百年问辛亥革命作为国人共同的历史记忆被不断诠释,其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诠释本身是否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是否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面临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如何适应形式,抓住大好机遇,把云南的经济建设搞上去,不但是云南人民关心的问题,而且已成为海内外关心云南发展的各界人士议论的话题.本文打算从对外开放角度,对云南与台湾的经济合作问题作一点粗浅分析.一、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及云南所处的地位80年代以来,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台湾海峡政治局势的逐步缓和,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开始发展.1987年,台湾当局正式开放两岸民间交流后,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更为迅速.其表现是:第一,海峡两岸的民间贸易不断扩大.由于台湾当局禁止台商与大陆进行直接贸易,大陆与台湾的民间贸易都是通过香港转口进行的.1979年,中国大陆刚刚开始实行对外开放.这一年,海峡两岸通过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额仅为7000多万美元.1987年,海峡两岸的转口贸易就达15亿美元,1990年又增至40亿美元,据报道,1991年这种转口贸易已达58亿美元.在1990年海峡两岸的转口贸易中,台湾对大陆的出口达32.78亿美元,占台湾当年出口额的4.8%,大陆对台湾出口达7.65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1.3%,大陆实际上已成为台湾的第5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8.
在辛亥革命系列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清史工程、西方分析框架的"中国化"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2000-2009年间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在史实考订、文献整理与编辑出版、研究范式与辛亥革命评价标准、辛亥革命性质、清末新政等诸方面均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史与社会史互动研究;探究各地革命之间的共性与独特性,合理解释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多维视角诠释辛亥革命史,打破惯有思维定势,从而拓宽视域,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吴宗慈是江西辛亥革命史上比较关键的人物;他具有新学思想;曾致力于新闻事业,为辛亥革命大造舆论;参加护法运动,出使滇州,奔走四方;编撰《中华民国宪法史》;从事史学研究工作,为江西辛亥革命史和江西地方史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0.
历史资源是一个政权实施统治的重要合法性来源.国民党在争取执政党地位过程中及成为执政党后,一直都非常重视对自身历史的纂与述.为此,专门建立中央党史陈列馆作为党史叙述与展览的空间,以服务于强化统治合法性的政治需要.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的建立过程,恰能解析其如何利用近代新型公共空间形式——党史陈列馆的展览,将官修辛亥革命史叙述推向社会各界,以实现其宣传党化教育的目的.辛亥革命史叙述的转化,最能体现国民党利用历史资源进行政治合法性的塑造,折射出党史陈列馆的政治功能.特别选取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与辛亥革命史叙述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整个国民党党史叙述,是期待更加深入地解读政党、国家权力在展览政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指出目前广州大型体育场馆英文标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和提高广州大型体育场馆英文标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敬畏感是人们对某种力量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敬畏感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生活在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其敬畏感来自上帝。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其敬畏感则来自"天命"。而从深层心理来分析,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着对信仰对象拥有不同的敬畏感。西方人执着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爱"变通"的民族性格及其在敬畏感上的鲜明特点表现着各自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3.
臧知非 《文史哲》2006,(4):65-72
秦律赀甲、赀盾之制起码起源于春秋,所收为实物而非货币;体现了商鞅变法以后秦以军事立国的政治特点,与秦重农重牧的经济传统相一致,统一以后依然如故。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表明,汉律对秦律因革并举,将秦律赀甲、赀盾全部改为罚金,同时扩大了赎刑的施用范围,体现了秦汉由尚武到尚“文”的政治转折,在促进了经济复苏、减轻刑罚的同时,也进一步导致司法不公,弱化了法律惩罚和制止犯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界一般以"理性主义"来概括启蒙思想,并据此得出启蒙运动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相对立的结论。本文先分析启蒙思想在英国的代表洛克的"经验主义"、在法国的代表卢梭的"情感主义"、在德国的代表康德对理性的批判,揭示这三大思想家对基督宗教的正面态度;再分析伏尔泰等抨击教会的法国思想家对人文精神和基督信仰的态度;最后对比了启蒙思想的实践者即美国国父们与法国革命领导人对基督宗教的态度之不同,及其对两国革命与后果的影响之不同。文章反驳了上述流行结论,指出基督宗教不但为人文主义提供了神圣的核准,而且提供了必须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6,19(3):83-88
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西部地区面临着许多瓶颈因素的制约,只有通过产业链整合,促进工业内部二元结构的转化;加快制度创新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升技术能力,促进二元产业层次的融合;发展循环经济,构筑生态工业模式;推进信息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措施,才能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曾耀农 《天府新论》2005,(4):127-131
新历史主义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新历史主义对西方、乃至中国影视文本的影响是普遍的。新历史主义特征的影视常常将古代生存的丰富性简化为一个个亦喜亦乐的情节化故事,将历史上多元的权力关系简化为一次次爱情的游戏,将无情的历史真实简化为善恶分明的道德寓言,企图调和空间距离与时间进程的分离,为观众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狂欢场景,从而满足他们实现社会认同或本能欲望的白日梦。20世纪90年代之后,许多学者对西方新历史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影视的影响表现了一定的担忧。其实,尽管新历史主义影视编导采用了游戏历史和消费历史的策略,使时间与空间产生了错乱,但我们在评价此类影视文本时,仍然要有历史尺度:我们在欣赏此类影视时,应考察它们是否能将历史进行重现,并以历史主人翁的身份回顾历史和改造现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贫富差距与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刘志英 《江汉论坛》2004,(3):126-128
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相互作用,使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本应缓解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但是,我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和“三元”人口结构不一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或使我国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只有为我国“三元”人口各自建立合适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解决农民生活普遍贫困的现状。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任士英 《河北学刊》2003,23(1):152-156
流外官在隋唐时期属于国家职官系列,是“官”身,但其中也包含着“吏”的成分。这一成分到赵宋时期逐渐加大,降至明清,则形成了所谓“未入流”的“吏员”阶层,他们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政治地位与作用具有共同性。这一阶层自隋唐以后到明清时期的嬗递与演变,蕴涵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深刻内涵,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研究隋唐时期流外官及其相关制度时,既应该注意考察其与吏员之间在政治身份上的渊源,又不能不加区别地把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保险共赢中的矛盾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银行保险已成为我国寿险三大支柱业务之一。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银行保险已达到金融一体化的第三、第四阶段相比,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分销协议”这一初级阶段。在对我国法规政策、税收等市场环境的具体分析之后,根据对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研究,给出了我国银行保险共赢中的矛盾的理论解释,并提出解决矛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国平 《江汉论坛》2007,(12):114-115
本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应对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沟通障碍提出鲻了自己的思路,即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建立相互尊重的合作原则;加强员工跨文化培训;进行文化整合,创新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